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薇

作品数:7 被引量:15H指数:1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糖尿
  • 4篇糖尿病
  • 4篇2型糖尿
  • 4篇2型糖尿病
  • 2篇神经病
  • 2篇神经病变
  • 2篇周围神经
  • 2篇周围神经病
  • 2篇周围神经病变
  • 2篇癫痫
  • 2篇颞叶
  • 2篇颞叶癫痫
  • 2篇维生素D
  • 2篇小鼠
  • 2篇病变
  • 1篇递质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病变
  • 1篇心病
  • 1篇心血管

机构

  • 7篇广西医科大学

作者

  • 7篇张薇
  • 3篇苏宏业
  • 3篇蒋飞霞
  • 2篇王娟
  • 2篇谭国鹤
  • 2篇蓝玲
  • 2篇夏爽
  • 2篇莫非
  • 2篇刘夕霞
  • 1篇唐华民

传媒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解剖学杂志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卫生产业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维生素D调控小鼠颞叶癫痫发生的作用研究
癫痫是一种常见的难治性神经系统疾病,目前其神经调节机制仍不清楚。有研究发现维生素D受体和参与维生素D活性形式1,25-二羟基维生素D合成与分解的酶在脑内广泛存在,且维生素D可通过调控神经递质表达变化,从而影响脑内神经元的...
王娟程静汪洋夏爽刘夕霞莫非张薇臧一阳唐梅蓝玲谭国鹤
内分泌临床见习教学应用探讨被引量:1
2022年
临床见习是医学生实现基础理论知识向临床实践过渡的桥梁,是将医学理论知识融合到临床实践中来的关键时期。内分泌系统疾病具有病种多、病例疑难、与许多学科之间联系密切等特点,如何提高内分泌见习课的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见习效果,是值得内分泌见习带教老师不断思索、总结、提高的问题。从课前充分准备,到课堂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再到课后测试等多个环节,环环相扣,与时俱进,在传统医学教学模式基础上,做出多元化的探索和实践,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培养符合新时代需求的综合型医学人才。
张薇
关键词:内分泌临床见习教学
格列美脲对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目的作为新一代的磺脲类降糖药物,格列美脲的降糖效果已得到临床的普遍认同,但其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安全性仍然颇具争议,缺乏充分的循证医学证据。本系统评价通过对所纳入的关于格列美脲心血管安全性的前瞻性队列研究进行统计分析...
张薇
关键词:2型糖尿病格列美脲心血管事件
文献传递
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与胰岛β细胞功能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与胰岛β细胞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12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298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周围神经病变将其分为周围神经病变组(n=178)和无周围神经病变组(n=120)。采用二两馒头餐后30min净增C肽与葡萄糖比值(ΔC肽30/ΔG30)和30min净增胰岛素与葡萄糖比值(Δ胰岛素30/ΔG30)评估早期阶段胰岛分泌功能;采用二两馒头餐后120min血糖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校正后的C肽和胰岛素AUC(C肽_(AUC)/G_(AUC)、胰岛素_(AUC)/G_(AUC))评估总的β细胞分泌功能。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2型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的危险因素。结果周围神经病变组患者的餐后60min C肽、120min C肽、ΔC肽30/ΔG30、C肽_(AUC)/G_(AUC)均显著低于无周围神经病变组(P<0.05)。ΔC肽30/ΔG30和C肽_(AUC)/G_(AUC)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呈负相关,与体质量指数、尿酸均呈正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空腹血糖升高、C肽_(AUC)/G_(AUC)降低均是糖尿病患者发生周围神经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下降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积极保护胰岛β细胞功能以延缓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
蒋飞霞黄炫赓黄济华张薇李郭乔宁候发余博先苏宏业
关键词:2型糖尿病Β细胞功能周围神经病变
2型糖尿病合并DPN与糖尿病肾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症的相关性
2024年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与糖尿病肾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12月在该院内分泌科住院的T2DM患者298例,根据患者是否合并DPN分为DPN组(178例)和非DPN组(120例)。比较2组随机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空腹血糖(FBS)、餐后2 h C肽(2 h CP)水平及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症、糖尿病肾病发生率等指标,同时分析DPN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2组年龄、性别、病程及随机UACR、FBS、2 h C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余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症及糖尿病肾病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症、糖尿病肾病是DPN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DPN与糖尿病肾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症显著相关。
蒋飞霞黄炫赓黄济华张薇李郭乔宁候发余博先苏宏业
关键词: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下肢动脉病变糖尿病肾病
维生素D调控小鼠颞叶癫痫发生的作用研究
2021年
癫痫是一种常见的难治性神经系统疾病,目前其神经调节机制仍不清楚。有研究发现维生素D受体和参与维生素D活性形式1,25二羟基维生素D3合成与分解的酶在脑内广泛存在,且维生素D可通过调控神经递质表达变化,从而影响脑内神经元的兴奋性。
王娟程静汪洋夏爽刘夕霞莫非张薇臧一阳唐梅蓝玲谭国鹤
关键词:维生素D受体神经系统疾病颞叶癫痫神经递质
2型糖尿病长期治疗后合并冠心病及脑梗死的多因素分析被引量:12
2018年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长期治疗后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脑梗死病变的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前后两次住院时间间隔4~12年的2型糖尿病患者185例。第一次住院185例为A组,前后两次住院时间间隔5年左右(4~7年)的85例为B组,前后两次住院时间间隔10年左右(8~12年)的100例为C组。收集所有研究对象前后两次住院的临床资料,包括血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心肌酶学、心电图、冠状动脉造影、头颅CT或MRI检查。比较冠心病及脑梗死的患病率,对冠心病及脑梗死与各危险因子做回归分析。结果患者第一次住院与5~10年左右再次住院比较,收缩压(DBP)、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2h)、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较第一次住院时有所下降,冠心病及脑梗死患病率随着病程延长而增高。10年左右后返回住院,冠心病患者中的脑梗死患病率比无冠心病患者中的脑梗死患病率显著增高(P<0.05)。分别以冠心病和脑梗死为因变量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DBP和FBG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年龄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HDL-C是冠心病的保护性因素。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的冠心病和脑梗死患病率随着病程的延长而增高,治疗10年左右冠心病与脑梗死患病率呈现出显著相关性。
蒋飞霞苏宏业唐华民朱晓玲黄炫赓黄济华张薇
关键词:糖尿病冠心病脑梗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