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天宇

作品数:7 被引量:18H指数:3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政治法律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生态
  • 3篇生产力
  • 3篇产力
  • 1篇道德
  • 1篇道德沦丧
  • 1篇休斯
  • 1篇永恒
  • 1篇渊源
  • 1篇哲学
  • 1篇乳头
  • 1篇乳头状
  • 1篇乳头状癌
  • 1篇生命共同体
  • 1篇生态化
  • 1篇生态化发展
  • 1篇生态社会主义
  • 1篇生态生产
  • 1篇生态生产力
  • 1篇生态文明
  • 1篇生态性

机构

  • 7篇吉林大学

作者

  • 7篇于天宇
  • 2篇于天宇
  • 1篇李桂花

传媒

  • 2篇贵州社会科学
  • 1篇求是学刊
  • 1篇南京社会科学

年份

  • 2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4
  • 1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态性维护与生产力的生态化发展——乔纳森·休斯生态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研究
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面对当今日益严峻的生态问题时,英国学者乔纳森·休斯(Jonathan Hughes)通过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深入挖掘、梳理,以及对生态问题...
于天宇
关键词:生产力
文献传递
习近平关于“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重要论述研究:渊源、内涵及实践价值被引量:10
2019年
人与自然是和谐共生的生命共同体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重要论述萌芽于习近平的知青时代,在河北、福建工作时期得到进一步的丰富与发展,在主政浙江时期得到充分运用,并在实践中得到验证,走向成熟。党的十八大以后,这一论述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并在实践中得到全面检验,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重要论述不仅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关系思想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同时也是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及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理论的创造性发展;不仅为中国解决生态问题、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提供了现实可行的道路,而且也为世界解决环境和生态治理问题,提供了中国方案,贡献了中国智慧。
于天宇于天宇
关键词:生态生产力
永恒的生态限制——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加速的逻辑、困境、策略及本真面目被引量:4
2020年
面对有限的生态资源,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在加速过程中必将陷入一种生态困境,即无限的生产加速与有限的生态资源间的悖论。因而,资本主义试图通过一种急切的资源扩张策略,实现资源总量的增长。这种增长一方面来自于对内的策略,即通过科技的手段,提高现有资源的利用效率;另一方面来自于对外的策略,即通过掠夺的方式,占有其他空间的有效资源。使资源的消耗速度缓慢于资源的增长速度,从而延缓增长极限的到来。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这种策略,隐含在社会加速之下,使人们麻痹于不断发展进步的表面繁荣现象之中,逐渐忘却了终将到来的发展桎梏。
于天宇
关键词:生态资源
生产力“促动效应”视角下新时代美丽中国建设被引量:4
2018年
马克思生产力理论认为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生产力才可以破坏一个旧的社会形态,以及生产力必须达到一定的发展程度才有可能创造一个新的社会形态。英国分析马克思主义者乔纳森·休斯将此归结为生产力发展中的"破坏效应"与"促动效应",二者并称为"革命性效应"。在生产力以马克思生产力理论中的"一定程度"为指向的发展过程中,必须以生态关怀为前提,走既要"发展"又要"生态"的生态生产力发展道路。生产力发展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类需要,美好生活需要是新时代中国人民的真实需要,新时代美丽中国建设思想作为实现美好生活需要的前提,体现了"发展"与"生态"的共同需要,符合生态生产力的发展目的。建设美丽中国必须依靠发展生态生产力来实现,美丽中国建设是生态生产力发展的内生动力,二者同心合意、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于天宇
关键词:生产力
核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对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病变的诊断价值分析
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imaging, DWI)在国外悄然兴起,自1990年Mispec等人报道应用以来,随着十余年的研究进展,DWI技术逐渐成熟,其最初应用在中枢神经领域,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
于天宇
关键词:颈部淋巴结甲状腺乳头状癌扩散加权成像
文献传递
罗尔斯顿生态哲学思想研究
欧洲启蒙运动使人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解放,进而为欧洲生产力的解放提供了可能。虽然人类对自然的掠夺带来了人类科技和人类社会的发展,但是生态危机、环境破坏也随之产生。当生态危机已无法单纯依靠科技进步就能解决时,人们必定会陷入对...
于天宇
关键词:环境伦理生态哲学自然价值论
文献传递
“道德沦丧”与“道德希望”--萨拉·萨卡生态社会主义构想研究
2020年
萨拉·萨卡认为,生态社会主义不可能依靠资本主义自身的改良而实现,因为二者之间存在一种"无法调和的矛盾"。在对生态资本主义批判的同时,萨卡将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失败的原因归结为"增长极限"与"道德沦丧"。在对资本主义与现存社会主义极度失望的环境下,萨卡提出了自己的生态社会主义理论构想,并认为道德是通往生态社会主义的最后希望,必须通过道德提升,培育"新人",以此作为最终实现生态社会主义新社会的依据力量。萨卡对道德力量的期望过高,某种程度上错误认识了道德与制度的逻辑关系,但其许多思想仍值得我们借鉴与反思。与此相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注重思想道德培育,更具制度优势与全局视野。
于天宇
关键词:生态社会主义道德生态文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