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丹

作品数:9 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天文地球

主题

  • 8篇盆地
  • 8篇海盆
  • 8篇海盆地
  • 8篇北黄海盆地
  • 5篇侏罗纪
  • 2篇中生界
  • 2篇侏罗统
  • 2篇白垩纪
  • 1篇地球化
  • 1篇地球化学
  • 1篇东部凹陷
  • 1篇岩矿
  • 1篇岩矿特征
  • 1篇岩屑
  • 1篇油气
  • 1篇油气勘探
  • 1篇元素地球化学
  • 1篇源区
  • 1篇早白垩世
  • 1篇砂岩

机构

  • 9篇吉林大学
  • 6篇广州海洋地质...

作者

  • 9篇程日辉
  • 9篇高丹
  • 5篇沈艳杰
  • 3篇王嘹亮
  • 3篇胡小强
  • 2篇许中杰
  • 1篇王改云
  • 1篇宋雪

传媒

  • 4篇世界地质
  • 1篇地球科学(中...
  • 1篇地球科学
  • 1篇中国矿物岩石...
  • 1篇第五届全国应...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18
  • 1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北黄海盆地东部坳陷侏罗纪-白垩纪的物源-沉积体系
海盆地东部坳陷是目前油气勘探的主要区域,主要的目的层位是中—上侏罗统和下白垩统.东部坳陷是个转换伸展的断陷,在侏罗纪—白垩纪期间堆积了大套的碎屑岩夹碳酸盐岩沉积.根据岩心资料和地震反射前积结构,可以识别出北部物源-沉积体...
高丹程日辉沈艳杰宋雪王嘹亮胡小强
关键词:油气勘探北黄海盆地物源体系侏罗纪白垩纪
北黄海盆地东部坳陷侏罗纪西南物源-沉积体系与源区构造背景被引量:14
2016年
物源-沉积体系是原始储层物性的主要影响因素,与源区构造背景的综合分析是油气勘探工作的基础.北黄海盆地是位于苏鲁造山带-临津江造山带北侧中朝板块上中-新生代转换伸展断陷盆地.地震和钻井资料证实东部坳陷西南部有中-上侏罗统三角洲砂体发育.岩心和测井上可识别的沉积类型包括分流河道、决口扇、河口坝和远砂坝等,地震反射结构显示出来自西南方向的沉积物进积.砂岩样品的岩矿组成显示,碎屑中存在花岗质成分和酸性火山岩成分.泥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其物质成分以长英质为主,推测源区为克拉通或再旋回造山带.砂岩Dickinson图解表明,不仅存在来自克拉通或再旋回造山带的成分,而且存在火山弧造山带的成分.综合分析认为,北黄海盆地东部坳陷西南物源区为再旋回造山带,花岗质成分来自西南盆缘的基底花岗质岩石的风化,而火山岩成分可能是同期火山喷发的产物,也可能是先前火山岩的风化产物.
高丹程日辉沈艳杰王嘹亮胡小强
关键词:北黄海盆地沉积学
北黄海盆地东部坳陷侏罗纪—白垩纪的物源-沉积体系
<正>北黄海盆地东部坳陷是目前油气勘探的主要区域,主要的目的层位是中—上侏罗统和下白垩统。东部坳陷是个转换伸展的断陷,在侏罗纪—白垩纪期间堆积了大套的碎屑岩夹碳酸盐岩沉积。根据岩心资料和地震反射前积结构,可以识别出北部物...
高丹程日辉沈艳杰宋雪王嘹亮胡小强
文献传递
北黄海盆地中侏罗世-早白垩世构造体制转换期的古气候演化及元素地球化学响应被引量:1
2021年
中侏罗世-早白垩世华北地台东部的北黄海盆地受古亚洲构造体制向滨太平洋构造体制转换的影响,其构造演化经历了伸展-反转挤压-伸展的转变.构造体制的差异不但表现在大地构造性质及其产生的地质效应上,也表现在盆地沉积特征、古生物及古气候等方面.本文以北黄海盆地东部坳陷X1井中侏罗统至下白垩统为研究对象,利用泥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对古气候的指示,结合盆地沉积特征及古生物资料,对古气候演化展开研究.研究显示,中侏罗世-早白垩世X1井泥岩样品的Sr/Cu比值(2.12~34.10)、Sr/Ba比值(0.16~1.60)、Rb/Sr比值(0.13~1.23)、Fe2O3/FeO比值(0.22~11.10)、V/Cr比值(0.91~1.78)、V/Sc比值(4.89~8.33)、Ni/Co比值(1.14~3.85)、δU比值(0.50~0.84)和U/Th比值(0.11~0.24)的纵向变化反映古气候经历了温湿→整体湿润、短暂干热→干热的演化.沉积物经历了暗色细粒沉积物为主→灰色、灰色夹灰绿色、灰色与红褐色互层细粒沉积物为主→灰色粗粒沉积物和红褐色、灰黄色细粒沉积物为主的变化.古生物经历了喜湿植物丰富→喜热植物出现→喜热植物丰富的过程.结果表明,受古亚洲构造体制和滨太平洋构造体制的影响,华北地台向北漂移,北黄海盆地古气候经历了由中侏罗世-晚侏罗世早期以温湿气候为主,至晚侏罗世晚期-早白垩世早期整体相对湿润,出现短暂干热气候,到早白垩世中期-早白垩世晚期为干热气候的演化.北黄海盆地中侏罗世-早白垩世古气候由温湿向干热的转变正是对华北地台东部晚中生代两大构造体制转换的响应.
于海田许中杰程日辉程日辉高丹王嘹亮高丹
关键词:中侏罗世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北黄海盆地古气候
北黄海盆地东部凹陷中生界侏罗系物源特征分析
北黄海盆地位于黄海海域的北部,为陆相含油气盆地,以中、新生代地层为主。北黄海盆地的东部凹陷面积约为2200km2,是目前研究认为油气勘探前景较好的区域,但由于缺少钻井资料,勘探程度一直较低。中生界的侏罗系和白垩系也被认为...
高丹程日辉沈艳杰
关键词:北黄海盆地侏罗统元素地球化学物源分析
北黄海盆地东部坳陷侏罗纪北部物源--沉积体系的岩矿特征被引量:5
2015年
以北黄海盆地东部坳陷北部侏罗系为目的层,探讨侏罗纪北部物源-沉积体系的岩矿特征、物源区构造背景和物源方向。研究区侏罗系是一套陆相碎屑岩沉积,主要岩石类型为岩屑石英砂岩和岩屑砂岩。通过对北黄海盆地东部坳陷侏罗系沉积序列的研究,识别出三角洲、扇三角洲和湖泊等3类沉积环境。根据碎屑组分和灰岩丰度可知,北部物源-沉积体系为风化物源,并存在附加的火山物源,物源区为再旋回造山带,沉积体系为自北向南方向的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对岩石样品进行微观特征及粒度特征研究,识别出沉积微相类型有扇三角洲前缘亚相的远砂坝、河口坝、水下河道和重力水下河道4种微相。
宋雪程日辉高丹沈艳杰王嘹亮
关键词:岩屑矿物成分侏罗纪北黄海盆地
北黄海盆地东部坳陷沉积层序充填与盆地演化被引量:9
2015年
北黄海盆地位于苏鲁造山带—临津江造山带与胶—辽隆起之间。盆地划分为一凹二隆三坳共6个二级构造单元,其中东部坳陷钻遇中生界中侏罗统—下白垩统地层,以陆相沉积为主。划分为8个三级层序,中侏罗统发育2个三级层序,为拉张构造背景下的向上变细沉积序列;上侏罗统发育2个三级层序,沉积序列为拉张--构造反转背景下的向上变细序列。在上侏罗统沉积期末,挤压构造导致部分地层遭受剥蚀。下白垩统发育4个三级层序,受挤压构造控制,沉积地层剥蚀严重,局部缺少层序。钻井B32与B21的测井资料分析,认为Th/U比值可以有效对比,这种对比从古水深和海平面变化方面佐证了盆地的拉张--挤压构造的演化特征。构造演化史剖面分析,说明北黄海盆地东部坳陷的沉积层序发育和分布受构造活动性质的影响,同时也说明了盆地转换伸展构造背景的演化特征。
胡小强沈艳杰高丹王改云程日辉
关键词:沉积层序中生界充填特征盆地演化北黄海盆地
北黄海盆地东部坳陷侏罗纪古地形与沉积体系分布被引量:2
2018年
北黄海盆地东部坳陷经历了多期复杂的构造演化,同沉积期盆地的古地形控制了物源区、沉积区及沉积物的搬运方向和方式。本文利用单井剥蚀量和原始沉积厚度计算、构造沉降量计算等方法,恢复了东部坳陷中侏罗世(J_2SQ1和J_2SQ2)和晚侏罗世(J_3SQ1和J_3SQ2)的古地形。J_2SQ1时期盆缘隆起连片,东部隆起已初具雏形,东部隆起两侧形成了两个凹陷区;J_2SQ2时期东部隆起扩大,成为坳中隆起,隆起两侧的凹陷区加深,北部的凹陷逐渐转变为主凹陷区;J_3SQ1时期东部隆起两侧凹陷继续加深;J_3SQ2凹陷区抬升,盆地整体沉积面积比前期略有减小。构造古地形控制了沉积物搬运和堆积。古隆起、古斜坡是沉积物通道,控制砂体的堆积和分布,其中陡坡带发育冲积扇和扇三角洲沉积,而缓坡带发育河流和三角洲沉积;古凹陷是沉积物的堆积场所,一般发育水下扇和湖泊沉积。东部隆起作为坳中隆起,不仅分隔了凹陷区,且成为重要的物源区。
邹爽许中杰程日辉高丹
关键词:北黄海盆地古地形构造沉降
北黄海盆地东部坳陷下白垩统砂岩成岩作用及其储层意义被引量:1
2018年
通过对取芯井砂岩镜下特征及孔隙度渗透率变化的分析,研究了北黄海盆地东部坳陷下白垩统砂岩的成岩作用及其储层意义。结果显示,储层砂岩类型以长石砂岩、长石石英砂岩和岩屑石英砂岩为主,处于中成岩作用阶段的A亚期末期至B亚期早期。主要的成岩作用类型有压实作用、压溶作用、胶结作用、交代作用、蚀变作用、溶蚀作用和重结晶作用,主要孔隙类型有粒间孔隙、粒内孔隙、填隙物内孔隙和次生裂缝。长石砂岩是主要储层。压实作用、压溶作用、胶结作用和重结晶作用使砂岩孔隙度减小,降低了储层物性,起到破坏性作用;交代作用、蚀变作用和溶蚀作用使砂岩孔隙度增大,改善了储层物性,起到建设性作用。孔隙度和渗透率整体上由浅变深而呈现由大到小趋势,在深度为3 000~3 020 m和3 140~3 250 m时出现异常高值,孔隙度与渗透率的异常高值带是次生孔隙发育带。
宫辰程日辉沈艳杰高丹
关键词:成岩作用北黄海盆地下白垩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