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红霞
- 作品数:3 被引量:96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居家盆底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对尿失禁患者盆底功能持续改善的作用被引量:20
- 2015年
- 目的评估经过在院短期盆底电生理治疗后,居家继续盆底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对尿失禁患者盆底功能持续改善的作用。方法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60例临床诊断为压力性尿失禁的妇女入选本随机对照临床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只接受为期4周的在院盆底电生理治疗;观察组30例,在完成与对照组相同的在院短期治疗后,在医师指导下,应用便携式神经和肌肉刺激仪,居家继续进行12周的盆底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治疗后6、9个月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1h尿垫试验检测漏尿量,并检测盆底电生理参数,应用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简表(ICI-Q—sv)评估患者尿失禁症状的主观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9个月随访,对照组和观察组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漏尿量的平均降幅分别为(75±24)%、(99±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盆底I类肌纤维肌力(4.4±0.7)、Ⅱ类肌纤维肌力(4.8±0.4)和阴道动态压力[(96±12)emil20,1emil:0=0.098kPa]均优于对照组[分别为3.2±1.0、4.3±0.9、(86±10)emil:01,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9个月,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尿失禁主观症状ICI-Q-SF评分[分别为(1.8±1.7)和(6.5±2.9)分]均有明显改善,观察组改善更加显著,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过在院短期盆底电生理治疗后,居家盆底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对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盆底功能有持续改善作用。
- 孙智晶朱兰郎景和王巍史宏晖庞红霞史欣文
- 关键词:尿失禁压力性电刺激疗法骨盆底
- 手法按摩结合生物反馈治疗盆底肌筋膜痛综合征17例疗效分析被引量:33
- 2018年
- 目的探讨盆底筋膜痛综合征的临床评估体系,以及手法按摩结合生物反馈治疗盆底筋膜痛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前瞻性分析2015年12月至2017年7月在北京协和医院诊断盆底肌筋膜痛综合征的17例患者,对比该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观疼痛的视觉模拟评分(VAS)、盆底肌肉压痛VAS评分以及盆底表面肌电测量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17例患者中位年龄51岁(24~65岁),病程时间2年(8个月至6年)。治疗前后疼痛感觉的VAS评分分别为(7.9±1.5)分和(3.6±1.6)分,治疗前后盆底肌筋膜压痛VAS评分分别为(8.2±1.7)分和(3.8±2.0)分,均有明显下降(P<0.05)。配对样本t检验提示治疗后静息电位值明显下降,前、后静息电位差值分别为(5.45,95%CI 3.04~7.86,P<0.01)和(3.94,95%CI 1.43~6.46,P=0.004)。结论手法按摩结合生物反馈技术是治疗盆底肌筋膜痛的有效方法。
- 陈娟朱兰庞红霞范国荣史宏晖郎景和
- 关键词:手法按摩生物反馈治疗表面肌电
- 延续性护理模式在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盆底肌康复居家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44
- 2017年
- 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模式对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盆底肌康复居家治疗的影响.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北京协和医院盆底治疗门诊接受4周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后,仍需进行12周盆底肌康复居家治疗的尿失禁患者共60例,将研究对象按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12周延续性护理干预.干预结束时评价盆底肌功能锻炼依从性,干预后3个月和6个月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1 h尿垫试验检测漏尿量,应用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简表(ICI-Q-SF)评估患者尿失禁症状的主观改善情况.结果 干预结束时,观察组盆底肌功能锻炼依从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3个月和6个月,两组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漏尿量较干预前均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尿失禁主观症状ICI-Q-SF评分均有明显改善,观察组改善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压力性尿失禁患者行盆底肌康复居家治疗过程中实施有计划的延续性护理,可以提高尿失禁患者盆底肌功能锻炼的依从性,并保持和强化尿失禁的临床治疗效果.
- 薄海欣陈洁范国荣孙智晶庞红霞史欣文
- 关键词:电刺激盆底肌功能锻炼延续性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