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钱蕊

作品数:30 被引量:54H指数:4
供职机构:辽宁省地震局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中国地震局地震科技星火计划地震科技星火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0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0篇地震
  • 8篇震前
  • 8篇震群
  • 7篇地震前
  • 5篇震源
  • 4篇地震活动
  • 3篇地震序列
  • 3篇震例
  • 3篇震源机制
  • 3篇双差
  • 3篇强震
  • 3篇热红外
  • 3篇海城地区
  • 3篇M
  • 2篇地磁
  • 2篇地壳
  • 2篇地震预测
  • 2篇形变
  • 2篇应力
  • 2篇震区

机构

  • 30篇辽宁省地震局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地震局
  • 1篇大连地震台

作者

  • 30篇钱蕊
  • 11篇张志宏
  • 10篇邵媛媛
  • 8篇王亮
  • 8篇张博
  • 8篇李梦莹
  • 6篇孔祥瑞
  • 5篇张丽
  • 4篇焦明若
  • 4篇王岩
  • 4篇付聪
  • 3篇翟丽娜
  • 3篇王喜龙
  • 3篇李彤霞
  • 2篇曹凤娟
  • 2篇孙素梅
  • 2篇张琪
  • 1篇王海燕
  • 1篇贾丽华
  • 1篇贾晓东

传媒

  • 12篇防灾减灾学报
  • 6篇地震地磁观测...
  • 3篇地震
  • 2篇地震工程学报
  • 1篇地震地质
  • 1篇地震研究
  • 1篇地震学报
  • 1篇中国地震
  • 1篇国际地震动态
  • 1篇大地测量与地...

年份

  • 2篇2023
  • 4篇2022
  • 5篇2021
  • 1篇2020
  • 8篇2019
  • 4篇2017
  • 5篇2016
  • 1篇2015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营口-海城地区地震序列谱振幅相关系数变化特征
2021年
1研究背景震群活动历来是辽宁地区震情研究的热点。1975年辽宁海城M_(s)7.3地震和1999年辽宁岫岩M_(s)5.4地震发生前均出现明显前震序列,陈颙等(2015)、崔子健等(2015)研究发现,主震前地震的震源机制一致性较强,谱振幅相关系数较高,而余震的震源机制一致性较差,谱振幅相关系数亦出现明显下降。
杨士超张博钱蕊邵媛媛
利用匹配滤波技术研究2013年灯塔M_(s)5.1地震序列迁移被引量:1
2021年
1研究背景地震序列活动的增强,尤其是震群活动或主震后的余震活动,短时间内区域地震台网会记录到大量波形资料,距震中稍远的台站常出现波形耦合现象,震级较小的地震波形常淹没在震级较大地震的尾波里,导致在地震编目中容易遗漏一定数量的地震,给利用余震序列研究发震构造带来不利影响,而且编目的完整性和震源参数的准确性对后续震情跟踪和相关研究结果的可靠性有重要影响(Woessner and Wiemer,2005;冯建刚等,2012)。
张博杨士超邵媛媛钱蕊
关键词:模板匹配方法
利用重复地震研究盖州震群地区介质变化被引量:1
2017年
盖州震群自2012年2月2日开始活动,截至2016年12月已活动了近5年的时间,其中持续活动的青石岭序列精定位后的空间展布在5km以内,深度也较为集中,可作为重复地震进行研究。通过计算盖州地区2012年2月—2016年12月M_L≥2.0重复地震序列经射线追踪法校正后的P波走时差,得到了盖州震群区域至岫岩台、辽阳台、高升台、瓦房店台四象限的介质变化情况,结果介质短期的变化受震群本身显著事件活动影响较为明显。中强地震前后周边地区介质变化显著。
李彤霞钱蕊付聪孔祥瑞李梦莹
关键词:重复地震射线追踪地壳介质变化
主成分分析法在2013年灯塔M_S 5.1地震预测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7年
以2013年1月23日灯塔M_S 5.1地震为研究对象,计算地震发生区域的地震频次N、b值、η值、A(b)值、M_f值、AC值、C值、D值、R_m值、能量E、响应比Y等11个地震活动性参数,并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参数约简和数据挖掘,得到综合参数W,发现W在灯塔地震发生前有明显异常变化,说明主成分分析法在地震活动性参数的信息再挖掘中可以发挥巨大作用。
王岩李彤霞钱蕊邵媛媛翟丽娜
关键词:地震活动性参数主成分分析
盖州震群重新定位及破裂过程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自2012年2月2日起辽宁省盖州地区发生了多次4级地震,地震活动呈现震群态势。至2016年8月,该震群已活动了4年多的时间,共发生ML≥4.0地震8次,地震空间分布呈现青石岭、西海域、熊岳盆地、营口海域4个地点相互交替活动的态势。盖州震群主要集中在金州断裂九寨—盖县北与盖县北—鞍山南段之间。为了深入研究盖州震群与金州断裂的关系及几个主要地震活动区域之间的相互联系,利用2012-2016年辽宁台网盖州地区的地震观测报告,采用双差定位的方法,得到这个地区的小震精定位结果,结果显示盖州震群几个区域的震群活动均沿北西向分布,其中青石岭震群存在先向西破裂然后向东的阶段性破裂过程,西海域震群存在持续的向两端破裂的过程,营口海域震群可能处于破裂的前期阶段。同时研究发现三个震群之间还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王亮邵媛媛钱蕊杨士超
关键词:双差定位
辽宁地区Lg波衰减与场地响应的分区特征
2022年
为探讨辽宁地区地质结构差异对Lg波衰减的影响,将辽宁地区分区为辽西隆起区、下辽河拗陷区、辽东隆起区3个构造单元,基于Lg波谱比法,利用2008—2017年辽宁数字地震台网记录到的308次M_(L)≥2.8~5.6地震的波形资料,在1~7 Hz频率范围内进行联合反演求解Lg波衰减参数与台站场地响应。结果表明:Lg波介质衰减特征分区差异明显,频率依赖指数η差异不大,东西、南北及垂直三分量的品质因子Q(f)在辽西隆起区为176.29~210.55、在下辽河拗陷区为75.18~141.81、在辽东隆起区为161.95~206.10,对应的η分别为0.39~0.9、0.55~0.73和0.50~0.69;各分区均为低Q_(0)、高η值,地震波衰减程度差异与区域地质构造特征一致;反演获得的台站场地响应幅值曲线较为平滑,下辽河拗陷地区的台站场地响应幅值大于辽西隆起区和辽东隆起区的场地响应幅值,说明辽宁地区Lg波介质衰减特征与区域浅层沉积层结构有关。
邵媛媛王岩郑勇郑勇钱蕊钱蕊
关键词:LG波联合反演
1999年11月29日岫岩5.4级地震回顾与思考
2019年
1999年11月29日12时10分,辽宁省鞍山市岫岩—海城交界地区(40°32′N,123°02′E)发生5.4级地震,震源深度10km,极震区烈度Ⅶ度。由于在震前作出了准确的临震预报,各级政府及时采取措施,有效减轻了灾害损失,使此次地震成为继1975年海城7.3级地震成功预报后的又一起典型成功预报案例。在通过回顾1999年岫岩5.4级地震成功预报过程,总结此次地震预报成功的经验,并作出理性评判,结合新时代下防震减灾新局面,展开深入思考。
王松阳王亮柯秋实钱蕊李梦莹
关键词:地震预报岫岩地震
营口—海城地区震群的震源机制一致性特征被引量:8
2016年
采用P波初动方法计算1999年以来营口—海城地区5次震群序列的中小地震震源机制解,并定义震源机制一致性参数θ为中小地震震源机制解3个正交的应力主轴与华北地区构造应力场3个应力主轴在三维空间的夹角之和。计算结果显示:营口—海城地区震群中较大地震发生前10天-2个月,θ都有一个持续低值的过程;1999年岫岩前震序列的θ变化幅度在20°-30°之间,且大部分小于65°。相比用震源机制P轴取向趋于一致来判定震源区应力状态,θ更有其优越性。
曹凤娟张博杨牧萍袁超邵媛媛钱蕊
关键词:P波震群应力
东北地区地磁LURR中强震指标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地磁LURR能够反映地壳介质电导率的变化,通过计算2008-2018年东北地区地磁LURR,归纳总结东北地区地磁LURR背景值及统计M≥4.9地震发生前6个月内地磁LURR特征,结果表明,假设东北地区地磁LURR≥3.06作为该地区的最佳阈值,异常台站多于两个时能够大幅度提高中短期预测的成功率。
张志宏李梦莹钱蕊黄明威
关键词:映震效能
利用背景噪声研究郯庐断裂带北段沈阳附近地区横波速度结构
2021年
郯庐断裂带是贯穿中国东部的一条巨型断裂带,总体呈NNE向延伸,总长度达2400 km,南起长江北岸湖北广济,经安徽庐江、江苏宿迁、山东郯城和渤海,过沈阳后分为西支的依兰-伊通断裂带和东支的密山-敦化断裂带。郯庐断裂带北段是中国大陆历史强震活跃区和现今地震重点危险区之一。前人从地震地质、地球物理及地震活动性等方面开展基础性研究工作,获得系列研究成果.
焦明若王亮钱蕊张志宏孙庆山李梦莹
关键词:S波速度结构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