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正勋 作品数:22 被引量:14 H指数:2 供职机构: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政治法律 更多>>
关节镜下复位内固定治疗5例距骨颈骨折临床分析 被引量:2 2021年 距骨骨折常由高能量损伤(如交通事故伤、高空坠落伤)引起。距骨骨折约占足踝部骨折的3%~5%[1]。根据距骨的解剖部位,距骨骨折又分为距骨头、距骨颈、距骨体骨折[1],其中距骨颈骨折占所有距骨骨折的50%~80%[2-3]。传统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距骨颈骨折因破坏距骨血运而有预后差和并发症发生率高等缺点[4-8]。 徐文鹏 李秀存 张宁 程瑞林 黄政 胡勇 李正勋关键词:关节镜 距骨颈骨折 复位 内固定 推挤螺钉复位技术——一种跟骨骨折复位的新方法 2024年 目的设计一种用于辅助SandersⅡ、Ⅲ型跟骨关节内骨折内侧壁复位的推挤螺钉复位技术,并探讨此方法的疗效。方法自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山东大学第二医院使用推挤螺钉复位技术辅助复位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12例,记录手术时间,对术前、术后即刻、术后6个月的跟骨宽度、Böhler角和Gissane角进行比较,应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后足评分评价术后疗效,评估手术相关的并发症。结果手术时间40~50 min,平均(45.0±3.4)min。12例患者术后均获得12个月以上随访,切口均一期愈合,无切口皮缘坏死和感染、腓骨长短肌肌腱炎,未出现骨折移位、内固定失败或畸形愈合等情况,均有一定程度的距下关节僵硬。与术前相比,术后即刻和术后6个月随访时跟骨宽度显著降低,Böhler角和Gissane角显著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与对侧比较,跟骨长度、宽度及Böhler角和Gissane角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后即刻相比,术后6个月随访时跟骨宽度、Böhler角和Gissane角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随访,AOFAS评分较术前显著改善。结论推挤螺钉复位跟骨骨折的技术是一种用于辅助跟骨关节内骨折内侧壁复位的有效方法,有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角度改善显著等优势。 史元祯 王一帆 李正勋 刘仲论 张煜康 刘恒志 张宁 胡勇关键词:跟骨 骨折 骨折内固定术 经腓骨截骨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粉碎骨折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经腓骨截骨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粉碎骨折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自2013年6月至2015年8月,收治合并有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患者共14例,男10例,女4例;年龄20岁~76岁,平均38.9岁. 李正勋趾腓侧皮瓣在前足微小创面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前足软组织缺损在临床修复中一直是一个重要的挑战。虽然很多作者提出了多种皮瓣,但是受区感觉和供区损伤的恢复都不是很满意。作者应用了趾腓侧皮瓣修复前足缺损可以同时解决这两个问题,是一种可行的方法。方法本研究分为两个部分:解剖研究和临床实施。在解剖研究中20具尸体40例足部明胶氧化铅灌注标本后,解剖出趾的血管走行。临床实施,我们应用趾腓侧皮瓣修复了43例不同的前足软组织缺损。结果解剖学研究显示趾腓侧皮瓣是第1趾动脉供血皮瓣内带有趾底固有神经,第1趾底动脉自第1趾蹼处起源于第1跖背动脉或第1跖底动脉。血管起源和走行恒定,蒂部有一定的可旋转范围。在实际临床中,所有皮瓣均成活,受区感觉恢复佳。结论趾腓侧动脉岛状皮瓣顺行转移修复前足微小面积皮肤缺损,皮瓣耐磨、有神经支配、解剖位置恒定,供区隐蔽,是修复足趾及前足跖底负重区微小面积皮肤缺损的好方法。 胡勇 王增涛 汪洋 李正勋 黄政 程瑞林 徐文鹏关键词:前足 皮瓣 显微外科手术 关节镜技术在足踝部疾病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关节镜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膝髋关节,并在处理髋膝关节疾病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关节镜技术在踝关节疾病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多,本研究重点探讨踝关节镜技术在足踝常见疾病治疗中的价值。方法自2014年6月017年1月以来... 李正勋 张宁 胡勇关键词:足踝关节 骨病 关节镜 微创 文献传递 关节镜植骨联合尺骨短斜形截骨治疗腕骨假性骨囊肿 曹松华 胡勇 李正勋 汪洋 程瑞林距骨颈入路病灶清理植骨治疗距骨囊肿 目的:探讨应用距骨颈入路病灶刮除植骨治疗距骨囊肿的手术方法,并评价其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5年2月至2016年6月应用距骨颈入路病灶刮除植骨手术治疗的9例距骨囊肿病例.年龄11~47岁,平均30.6岁,全部为距... 徐文鹏 胡勇 李正勋 张宁 程瑞林关键词:距骨颈 植骨 入路 关节镜下治疗踝关节源性拇趾腱鞘囊肿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踝关节源性拇趾腱鞘囊肿的发病机制和行关节镜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3月于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手足外科行关节镜手术治疗的21例踝关节源性拇趾腱鞘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5例,女性6例,年龄(52.6±8.2)岁(范围:42~70岁);初次手术患者9例,外院术后复发患者12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踝关节造影及MRI检查,术中在踝关节镜下行踝关节滑膜清理、踝管处长屈肌腱腱鞘切除术。术后1年复查MRI,记录术后并发症及复发情况,临床效果评估采用美国足踝骨科学会(AOFAS)前足功能评分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数据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2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可见患者踝关节后关节囊破裂,踝关节内炎性滑膜增生明显,踝后关节囊破裂口与长屈肌腱腱鞘交通。患者术后均未出现切口感染、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术后随访(15.0±2.2)个月(范围:12~18个月),随访期间患者趾体外观及术后MRI均无复发表现。末次随访时,AOFAS评分为(90.8±4.3)分,较术前的(72.8±6.3)分明显增加(t=-10.810,P<0.01);VAS为[M(IQR)]1.0(1.0)分,较术前的3.0(0.5)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081,P<0.01)。结论:踝关节源性拇趾腱鞘囊肿的发生机制可能为踝关节后方关节囊破裂并与长屈肌腱腱鞘在踝管处交通,关节内滑液通过随长屈肌腱在腱鞘囊滑动产生的唧筒效应,沿着长屈肌腱腱鞘向拇趾趾端聚集,从而出现拇趾腱鞘囊肿。通过踝关节镜下行踝关节滑膜清理、踝管处长屈肌腱腱鞘切除治疗,创伤小、疗效确切。 张清林 陈磊 韩明通 徐宝强 胡勇 李正勋关键词:踝关节 关节镜 腱鞘囊肿 踝关节镜 拇趾 第1跖骨基底开放式截骨在重度外翻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第1跖骨基底开放式截骨治疗重度外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所有在山东大学第二医院行第1跖骨基底开放性截骨治疗重度外翻的患者(共18例,26足)术前、术后随访时均拍摄患足负重正侧位X片,询问症状改善情况,分别测量比较外翻角和第1、2跖骨间角,同时进行美国骨科足踝外科协会(the 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评分,综合评估手术疗效。结果本组患者18例(26足),随访时间5~38个月,平均17.6个月;外翻角由术前(57.27±15.29)°减少到术后(12.73±7.39)°(P〈0.05),第1、2跖骨间角由术前(23.06±7.85)°减少到术后(4.49±3.80)°(P〈0.05),AOFAS评分由术前(67.1±11.3)分增加到术后(88.3±5.7)分(P〈0.05)。结论第1跖骨基底开放性截骨治疗重度外翻畸形的临床疗效良好,但同时有手术复杂、下地时间较晚、跖趾关节活动度差等缺点。 程瑞林 李正勋 曹松华 汪洋 黄政 徐文鹏 张宁 张佳东 胡勇关键词:外翻 足踝部外伤皮肤缺损常用带蒂皮瓣的选择 目的 总结足踝部外伤术后皮肤缺损常用带蒂皮瓣修复方法并对不同部位皮肤缺损供区的选择提供建议和参考。方法 病例选择:肌腱、神经、血管及骨外露,无法通过植皮修复的患者。根据足踝部皮肤缺损的部位面积和受伤情况选择不同的带蒂皮瓣... 胡勇 李正勋 汪洋 黄政 徐文鹏 程瑞林关键词:足踝 骨折 皮瓣 显微外科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