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会明
- 作品数:8 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佳木斯医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政治法律更多>>
- 肥厚性心肌病猝死的法医病理分析
- 1994年
- 从尸体检例中选出肥厚性心肌病猝死9例进行法医病理学观察,结果:本病心脏体积增大,重量明显增加,平均重量为583g,室间隔增厚,平均厚度为2.3cm,室间隔厚度与左室后壁厚度的比值>1.5。心肌结构紊乱和心肌肥大,并对肥厚性心肌病的病理诊断标准,猝死的时限,猝死发生的诱因和发病机理进行讨论。
- 贾贵仁单永兴单永兴张志强李会明张宪有李会明
- 关键词:肥厚性心肌病猝死病理学
- P^(53)在直肠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
- 1994年
-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 P^(53)在23例直肠癌及癌旁组织的表达。结果直肠癌 P^(53)表达为11/23(47.8%)而癌旁组织仅为1//23(4.3%)。标记定位于肿瘤细胞核。阳性病例中,40%以上的细胞被标记。本组资料提示:直肠癌 P^(53)的过度表达与组织分化程度、Dukes 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无关。
- 孟丹方力李会明高祥庭郑永国金玉珍
- 关键词:免疫组织化学直肠肿瘤
- 9例脑血管畸形的病理分析
- 1994年
- 过去由于生前对脑血管畸形诊断比较困难,故多半于死后尸检中发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通过脑血管造影和 CT 扫描等临床可以确定诊断。尤其是年龄在40岁以下有突然自发颅内出血者应首先考虑本病。实际上在尸检中本病并非少见、合并脑出血者也是常见的。目前国内对本病的系统研究甚少,现将我们遇到的9例其中7例有脑出血进行病理分析。
- 单永兴贾贵仁高伟高聪倩王连志李会明张宪有张宪有金玉珍
- 关键词:脑血管畸形病理学
- 脂肪心猝死的法医病理学研究
- 1993年
- 作者从脂肪心的尸检例中选出生前既无心脏病临床表现又无其他致死因素的9例猝死病例,结果发现:右心室心肌约1/2脂肪化的2例,4例右心室心肌全层脂肪化,右心室及心尖部心肌脂肪化者3例。脂肪心病例的右心室肌脂肪含量测定增高平均值达44.8%,并对脂肪心的概念、发生机理和对人体的危害进行简要探讨。
- 郝万学舒春兰曹会峰李会琴李会明张宪有黄境墨马利飞
- 关键词:脂肪心猝死法医病理学
- 肿瘤医源性种植性扩散的影响因素
- 1994年
- 恶性肿瘤最主要的生物学特性之一,就是扩散,扩散包括直接浸润和远处转移,浸润可破坏原发瘤周围的组织或器官,转移则可破坏远隔转移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因此恶性肿瘤死因约有1/2是因为扩散造成的,所以有效地防止癌瘤转移是目前癌症的关键。但是,在诊治肿瘤的过程中,有时却忽略了和转移有关的肿瘤医源性扩散的因素。对于这些因素给予必要的注意,一定会提高癌瘤的防治效果,减少转移的机遇。
- 郑永国李会明孟丹张学军陈淑艳
- 关键词:肿瘤医源性
- 增生性肌炎的病理观察
- 1994年
- 本文对3例增生性肌炎进行观察,光镜下以增生活跃的梭形细胞和神经节样细胞为病变特征。其中1例免疫组化显示 Vimenton 阳性,Desmin、Kp_1、S-100和 Cytokeration阳性。同时就增生性肌炎的鉴别诊断及组织来源方面进行讨论。
- 孟丹李会明金玉珍郑永国曲效荣王新允
- 关键词:肌炎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
- 应用乳杆菌溶液治疗特异性、非特异性阴道炎
- 1993年
- 阴道炎并非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多种特异性和非特异性炎症的总称。妇女在一生中未曾患过阴道炎者极少,甚至有少数恶者炎症反复发作。阴道内固有菌一般是不致病的,但是阴道手术,局部创伤,分娩、流严、以及应用大量免疫抑制剂或抗生素的情况下,可转化为致病菌,这些致病菌,往往是盆腔感染的最常见病原。乳杆菌是阴道生理性细菌,是良好的生物屏障,我们应用乳杆菌溶液在一年半时间内,对50例非特异性阴道炎、50例滴虫性阴道炎、50例霉菌性阴道炎进行了治疗,并同时进行了菌群分析,结果表明,这三组阴道炎病人的阴道中,乳杆菌的平均浓度明显低于正常值,而肠杆菌、葡萄球菌和类杆菌明显增高,因此,阴道炎是由于菌群失调而引起的。乳杆菌是阴道中正常优势菌,对致病菌有抵抗作用对维持阴道微生态环境,保持健康状态是非常重要的。
- 李丽秋马树霞韩秀坤卓越吕密凯李会明刘富荣徐晓梅王忠英李瑞昌
- 关键词:乳杆菌阴道炎菌群失调
- 回春生制剂对肺心病病人的治疗作用
- 1994年
- 本文证明长期应用抗生素的肺心病病人,极易造成菌群失调,而双歧杆菌活茵制剂——回春生对此有较为明显的调节作用,同时对肺心病病人的肝功能及免疫功能也有一定程度的改善。
- 吕密凯王秀国于祥辉孙志广鲍文华李秀芝李会明李瑞冒李丽秋
- 关键词:回春生菌群失调抗菌素肺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