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建飞

作品数:2 被引量:5H指数:2
供职机构:石嘴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单抗
  • 1篇视网膜
  • 1篇视网膜静脉
  • 1篇视网膜静脉阻...
  • 1篇术式
  • 1篇水肿
  • 1篇外伤性
  • 1篇外伤性泪小管...
  • 1篇网膜
  • 1篇小管
  • 1篇联合激光
  • 1篇联合激光治疗
  • 1篇静脉阻塞
  • 1篇泪道
  • 1篇泪小管
  • 1篇泪小管断裂
  • 1篇黄斑
  • 1篇黄斑水肿
  • 1篇激光
  • 1篇激光治疗

机构

  • 2篇石嘴山市第二...

作者

  • 2篇李诚
  • 2篇姜红霞
  • 2篇刘建飞
  • 1篇鹿小刚

传媒

  • 2篇宁夏医学杂志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改良硅胶管泪道环形支撑内置缝线固定成形术治疗外伤性泪小管断裂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经改良硅胶管泪道环形支撑内置缝线固定成形术治疗外伤性泪小管断裂患者的临床治愈率,减少泪小点撕裂并减轻眼部刺激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3例(83眼)外伤性泪小管断裂患者,分别采用改良法与传统法治疗,2组均2~3个月后拔管。术后随访0.5~1年,对术后2组患者临床治愈率、泪小点有无撕裂情况、眼部刺激症状评分进行对比。结果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改良组治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176,P<0.05);改良组术后泪小点有无撕裂情况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429,P<0.05)。改良组术后眼部刺激症状评分也较对照组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363,P<0.05)。结论改良硅胶管泪道环形支撑内置缝线固定成形术治疗外伤性泪小管断裂,术后临床治愈率高、泪小点撕裂并发症少、眼部刺激症状小,值得推广应用。
姜红霞李诚刘建飞马云霄全贝子孙文柯
关键词:泪小管断裂改良术式
雷珠单抗联合激光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黄斑区格栅样光凝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RVO)继发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经眼科常规检查,眼底荧光造影(FFA)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确诊60例65眼的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患者,玻璃体腔雷珠单抗0.05 m L(0.5 mg),注射雷珠单抗2周后行视网膜光凝(GLP)治疗,随访6个月,观察最佳矫正视力、非接触压平眼压检查结果、OCT检查黄斑中心凹厚度(CMT)及FFA的变化。结果治疗后随访1、2、4、6周及6个月,患者治疗前最佳矫正视力平均为0.1±0.05,治疗后平均为0.77±0.32,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提高(P<0.05);FFA显示大部分患者黄斑区渗漏减少或消失,全部患者均未出现眼内压升高、玻璃体积血、视网膜脱离、眼内炎和医源性外伤性白内障等并发症。结论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黄斑区格栅样光凝治疗RVO继发黄斑水肿安全有效。
姜红霞李诚刘建飞鹿小刚
关键词:激光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