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电休克
  • 2篇电休克治疗
  • 2篇休克
  • 2篇无抽搐电休克
  • 2篇无抽搐电休克...
  • 2篇精神分裂症
  • 2篇分裂症
  • 2篇抽搐
  • 1篇抑郁
  • 1篇抑郁症
  • 1篇抑郁症患者
  • 1篇阴性
  • 1篇阴性症状
  • 1篇症状
  • 1篇沙龙
  • 1篇社会功能
  • 1篇文拉法辛
  • 1篇氯丙嗪
  • 1篇难治
  • 1篇难治性精神分...

机构

  • 5篇湖北医药学院
  • 1篇随州市中心医...

作者

  • 5篇王红梅
  • 2篇鲁晓波
  • 2篇陈红玉
  • 2篇赵勇
  • 1篇黄翠菊
  • 1篇金玉华
  • 1篇李世朝

传媒

  • 3篇当代护士(中...
  • 1篇贵阳医学院学...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临床路径在抑郁症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押郁症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本科收治的6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临床路径健康教育,即针对患者住院不同时间段(入院第1天、第2天、第3天、第4~7天、7d以后、出院时)制定标准化的健康教育内容,并按健康教育流程实施健康教育。采用自制的问卷表评价2组患者的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采用医院制定的满意度调查表评价患者的满意度,并统计患者的治愈率及住院时间。结果2纽患者健康教育知识达标率、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达标率、治愈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纽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与传统的健康教育方式相比,应用临床路径对抑郁症患者健康教育掌握得更好,治愈率高,住院时间短,对护理工作更加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王红梅金玉华
关键词:抑郁症健康教育
心灵石锚沙龙对精神疾病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2015年
目的探讨心灵石锚沙龙对精神疾病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20例精神疾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2组均给予常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常规护理联合心灵石锚沙龙活动,均干预3个月,比较干预后2组患者的SDSS评分、NOSIE评分。结果干预后研究组SDSS评分中除职业和工作、社会性退缩因子外其它因子得分均优于对照组,研究组NOSIE评分除抑郁因子外,其它因子得分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灵石锚沙龙活动可提高精神病患者的康复效果和促进患者的社会功能恢复。
王红梅鲁晓波
关键词:精神病社会功能
精神科限制区“男女搭配”的管理探讨
2015年
目的探讨精神病患者封闭式管理新模式。方法将1506例住院精神病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男女患者搭配管理,即病房分开病区不分开;对照组患者男女病区分开。研究组在常规精神病房管理基础上加强了性骚扰风险防范。结果研究组患者暴力行为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满意度及治愈好转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精神科限制区患者"男女搭配"的管理模式优于传统的男女病区分开管理模式,值得进一步探讨。
王红梅陈红玉
关键词:精神科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患者的疗效被引量:29
2016年
目的:探讨无抽搐电休克对精神分裂症阴性症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84例精神分裂症阴性症患者,随机均分为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组(A组)和文拉法辛与氯丙嗪联合治疗组(B组),分别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于治疗前、治疗4周、8周及12周时,采用PANSS症状量表评价两种治疗方法对精神症状的改善情况,采用韦氏记忆量表(WMS)评价患者的记忆能力;并于治疗后5月随访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A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B组为92.86%,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PANS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A组PANSS评分开始阴性症状出现变化,B组是从治疗8周开始出现变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在再认、图片与背数、联想4个项目的 WMS评分开始出现变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8周与12周,两组患者WMS评分开始恢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67%,B组为42.86%,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抽搐电休克较文拉法辛联合氯丙嗪治疗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安全性更高,见效更快,值得临床推广。
王红梅赵勇
关键词:无抽搐电休克氯丙嗪文拉法辛精神分裂症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对于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执行能力的影响被引量:14
2017年
目的 探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对于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执行能力的影响.方法 随机收集2014年1月1日至2015年1月1日于本院精神科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00例作为本次试验的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的精神病药物治疗,而试验组患者予以常规精神病药物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方法.分别测试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第4、8周的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评分、Stroop测验以及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 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第4和第6周的WCST评分和Stroop测验中的总反应时间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 ),而实验组患者较对照组改善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同时两组患者第4和第6周的PANSS评分结果较治疗前也有明显减小(P〈0.05 ),而实验组较治疗前减小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联合常规药物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可以大大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患者的执行能力有很大改善,值得在临床大力普及.
赵勇鲁晓波陈红玉王红梅黄翠菊李世朝
关键词:无抽搐电休克精神分裂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