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畅

作品数:5 被引量:25H指数:4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单胞菌
  • 3篇牙龈
  • 3篇牙龈卟啉单胞...
  • 3篇卟啉单胞菌
  • 3篇根管
  • 2篇多态
  • 2篇多态性
  • 2篇牙周
  • 2篇基因
  • 2篇基因多态性
  • 2篇DGGE
  • 1篇多态性研究
  • 1篇牙周健康
  • 1篇牙周炎
  • 1篇牙周炎患者
  • 1篇原发性
  • 1篇生境
  • 1篇实时定量PC...
  • 1篇紫单胞菌
  • 1篇瘘管

机构

  • 5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上海市口腔医...
  • 1篇同济大学

作者

  • 5篇唐子圣
  • 5篇漆正楠
  • 5篇王畅
  • 2篇邹岩
  • 1篇刘莹
  • 1篇刘莹
  • 1篇尹君
  • 1篇吴明桃
  • 1篇陈慧
  • 1篇何智妍
  • 1篇朱彩莲
  • 1篇何剑亮
  • 1篇黄正蔚

传媒

  • 1篇中华口腔医学...
  • 1篇口腔医学
  • 1篇临床口腔医学...
  • 1篇牙体牙髓牙周...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3
  • 1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原发性根尖周炎感染根管内牙龈卟啉单胞菌fimA与kgp基因型组合的研究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 探寻原发性根尖周炎感染根管内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 fimA与kgp基因多态性分布及常见的基因型组合,为筛选Pg毒力株提供依据.方法 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牙体牙髓科2013年6月至2015年9月间采集的原发性根尖周炎感染根管样本中筛选34例Pg阳性样本,利用专性引物进行fimA基因扩增分型,同时采用MseⅠ内切酶进行kgp酶切分型.统计fimA与kgp各基因型检出率与常见基因型组合,并通过Pearson χ2检验法分析基因型组合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运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比较携带不同基因型组合的Pg生物膜结构差异.结果34例Pg阳性样本中,fimAⅡ型检出率最高[47%(16/34)],其次为fimAⅠ型[26%(9/34)], fimAⅤ型仅检出1例,kgpⅠ型的检出率[56%(19/34)]略高于Ⅱ型[44%(15/34)].其中,fimAⅡ型+kgpⅠ型和fimAⅡ型+kgpⅡ型是最常见的2种基因型组合,检出率均为24%(8/34).特定基因型组合的检出与牙龈肿胀、牙源性窦道无显著相关性(P>0.05).从样本中分离获得3株携带不同基因型组合的Pg,其分离株A(fimAⅠ型+kgpⅠ型)形成的生物膜最致密,分离株C(fimAⅤ型+kgpⅠ型)形成的生物膜较疏松,分离株B(fimAⅢ型+kgpⅡ型)介于两者之间.结论 原发性根尖周炎感染根管内Pg以fimAⅡ型为主,kgpⅠ型略多于kgpⅡ型,fimAⅡ型+kgpⅠ型与fimAⅡ型+kgpⅡ型是常见的两种基因型组合;不同基因型组合可能导致Pg生物膜结构存在差异.
漆正楠沈妙莲唐子圣王畅毛骁俊诸晓丹
关键词:紫单胞菌根尖周炎基因多态性
感染根管中牙龈卟啉单胞菌fimA基因多态性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研究根尖周炎患牙感染根管内牙龈卟啉单胞菌(P.gingivalis)不同fimA基因型的分布情况。方法收集200例感染根管内样本,经DNA抽提后使用16S r DNA PCR方法检测P.gingivalis。在P.gingivalis检出阳性样本中,根据各fimA基因型的特异引物,采用PCR检测不同fimA基因型菌株的分布,并通过Pearsonχ2检验对不同fimA基因型与临床症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感染根管中P.gingivalis的检出率为48%,其中79例样本只检测到1种fimA基因型P.gingivalis菌株(82.3%);12例样本检测到2种或2种以上fimA基因型P.gingivalis(12.5%)。各fimA基因型P.gingivalis的检出情况:Ⅰ型29.2%、Ⅰb型8.3%、Ⅱ型37.5%、Ⅲ型14.6%、Ⅳ型19.8%。各型fimA基因与临床症状之间无统计学相关性(P<0.05)。结论感染根管内P.gingivalis的fimA基因存在基因多态性,其中以fimAⅡ型P.gingivalis菌株检出率最高,其次为Ⅰ型和Ⅳ型。
王畅唐子圣漆正楠毛骁俊何剑亮诸晓丹邹岩黄正蔚何智妍朱彩莲
关键词:感染根管牙龈卟啉单胞菌基因多态性
实时定量PCR结合DGGE检测慢性牙周炎患者不同生境中的牙龈卟啉单胞菌和齿垢密螺旋体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利用实时定量PCR结合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DGGE)检测慢性牙周炎患者不同生境中牙龈卟啉单胞菌、齿垢密螺旋体。方法:选取30名慢性牙周炎志愿者,分别采集龈上菌斑、龈下菌斑及唾液样本,运用DGGE技术比较分析各组样本微生物群落结构。通过偏最小二乘法(partial least squares,PLS)分析,得出不同生境相关优势条带,并对其进行克隆、测序分析,确定相应最近邻居。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对龈下菌斑与龈上菌斑、龈下菌斑与唾液中牙龈卟啉单胞菌及齿垢密螺旋体进行定量检测分析。结果:实时定量PCR定量检测结果显示,龈下菌斑中牙龈卟啉单胞菌及齿垢密螺旋体含量高于龈上菌斑和唾液。结论:实时定量PCR技术结合DGGE技术能更好的诠释微生物群落信息。
邹岩刘莹刘莹漆正楠唐子圣漆正楠吴明桃
关键词:实时定量PCR牙周炎牙龈卟啉单胞菌齿垢密螺旋体
右上第一磨牙人造腭根管引发瘘管1例
<正>女性,44岁,因右上后牙肿痛半年来我院就诊。半年前在美国行右上后牙根管治疗与冠修复后自觉肿痛,3个月前牙龈出现脓肿,原美国医生重新打开患牙,封药后症状未缓解。检查:16金属冠面暂封,叩诊不适,无松动,腭侧牙龈瘘管伴...
唐子圣漆正楠王畅
文献传递
牙周健康者龈上菌斑与唾液微生物群落分析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分析牙周健康者龈上菌斑与唾液微生物群落的结构。方法:选取30名牙周健康志愿者,分别采集龈上菌斑及唾液样本,经DNA抽提与PCR扩增细菌16Sr RNA V3区后,运用DGGE技术分析各组样本微生物群落结构;并采用主成分分析(PCA)、聚类分析(CA)及偏最小二乘法(PLS)分析两组间检出水平存在明显差异的条带,通过割胶测序确定与区别条带最相近的微生物。结果:PCA、CA、PLS结果均显示,牙周健康者龈上菌斑与唾液微生物组成存在一定差异(P<0.05);测序结果提示,黄褐二氧化碳噬纤维菌、长奈瑟球菌和微黄奈瑟球菌在龈上菌斑内为优势菌群,而澳大利亚链球菌、谭氏普氏菌和黏滑罗斯菌在唾液内为优势菌群。结论:牙周健康者龈上菌斑与唾液微生物群落存在生物多样性及差异。
王畅刘莹漆正楠陈慧唐子圣
关键词:DGGE牙周健康唾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