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研究根尖周炎患牙感染根管内牙龈卟啉单胞菌(P.gingivalis)不同fimA基因型的分布情况。方法收集200例感染根管内样本,经DNA抽提后使用16S r DNA PCR方法检测P.gingivalis。在P.gingivalis检出阳性样本中,根据各fimA基因型的特异引物,采用PCR检测不同fimA基因型菌株的分布,并通过Pearsonχ2检验对不同fimA基因型与临床症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感染根管中P.gingivalis的检出率为48%,其中79例样本只检测到1种fimA基因型P.gingivalis菌株(82.3%);12例样本检测到2种或2种以上fimA基因型P.gingivalis(12.5%)。各fimA基因型P.gingivalis的检出情况:Ⅰ型29.2%、Ⅰb型8.3%、Ⅱ型37.5%、Ⅲ型14.6%、Ⅳ型19.8%。各型fimA基因与临床症状之间无统计学相关性(P<0.05)。结论感染根管内P.gingivalis的fimA基因存在基因多态性,其中以fimAⅡ型P.gingivalis菌株检出率最高,其次为Ⅰ型和Ⅳ型。
目的:利用实时定量PCR结合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DGGE)检测慢性牙周炎患者不同生境中牙龈卟啉单胞菌、齿垢密螺旋体。方法:选取30名慢性牙周炎志愿者,分别采集龈上菌斑、龈下菌斑及唾液样本,运用DGGE技术比较分析各组样本微生物群落结构。通过偏最小二乘法(partial least squares,PLS)分析,得出不同生境相关优势条带,并对其进行克隆、测序分析,确定相应最近邻居。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对龈下菌斑与龈上菌斑、龈下菌斑与唾液中牙龈卟啉单胞菌及齿垢密螺旋体进行定量检测分析。结果:实时定量PCR定量检测结果显示,龈下菌斑中牙龈卟啉单胞菌及齿垢密螺旋体含量高于龈上菌斑和唾液。结论:实时定量PCR技术结合DGGE技术能更好的诠释微生物群落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