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志强

作品数:2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中国矿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建筑科学

主题

  • 1篇载力
  • 1篇装配式
  • 1篇螺旋箍
  • 1篇螺旋箍筋
  • 1篇锚板
  • 1篇锚固
  • 1篇抗剪
  • 1篇抗剪承载力
  • 1篇抗剪性
  • 1篇抗剪性能
  • 1篇后锚固
  • 1篇剪承载力
  • 1篇箍筋
  • 1篇RC梁
  • 1篇承载力
  • 1篇纯弯

机构

  • 2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淮安市城市建...

作者

  • 2篇龙帮云
  • 2篇刘志强
  • 2篇张恒
  • 1篇郑周

传媒

  • 2篇混凝土与水泥...

年份

  • 2篇201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装配式矩形螺旋箍筋RC梁抗剪承载力试验研究
2017年
为研究装配式矩形螺旋箍筋RC梁的抗剪性能,设计并制作了3根配置矩形螺旋箍筋RC梁和3根配置普通分离式箍筋RC梁,研究了剪跨比、配箍率等因素对构件的抗剪承载力、整体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配置普通分离式箍筋RC梁相比,当剪跨比为1.51、2.03时,装配式矩形螺旋箍筋对RC梁的斜截面承载力有所提高;当剪跨比为2.5时,斜截面承载力略有降低;装配式矩形螺旋箍筋对RC梁的挠度无明显影响,但可以增强混凝土梁的整体性;配置矩形螺旋箍筋RC梁可以节约18%的箍筋用量。
龙帮云谷文汉郑周刘志强张恒
关键词:装配式抗剪性能
后锚固体系纯弯锚板刚性研究
2017年
为探究后锚固群锚试件在纯弯作用下锚板刚性性能的发挥,设计并制作了9个不同锚板厚度与锚栓间距的后锚固试件,主要研究了试件的破坏形态、极限承载力、锚栓应变、锚板应变和位移。结果表明,当锚板厚度大于18mm和锚栓间距小于10倍锚板厚度时,锚板的强度利用率较高,能达到70%左右。锚栓间距的增加或锚板厚度的增加,都会使后锚固试件的极限荷载得到提高,且锚板厚度的影响更为明显。锚板厚度过小或锚栓间距过大时,锚板应变发展迅速,锚板刚性性能较差。
龙帮云张恒杨慧邦谷文汉刘志强
关键词:后锚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