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毒性肝炎
  • 1篇新生儿
  • 1篇血清
  • 1篇血清瘦素
  • 1篇血清瘦素水平
  • 1篇婴儿
  • 1篇原体
  • 1篇粘性
  • 1篇生物膜
  • 1篇瘦素
  • 1篇瘦素水平
  • 1篇突变株
  • 1篇菌株
  • 1篇克雷伯菌
  • 1篇肺炎克雷伯
  • 1篇肺炎克雷伯菌
  • 1篇肝炎
  • 1篇肝炎相关性
  • 1篇META分析
  • 1篇丙型

机构

  • 3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3篇邱景富
  • 3篇徐萱
  • 2篇李迎丽
  • 2篇罗美
  • 1篇左国伟
  • 1篇黄娅铃
  • 1篇周锡鹏
  • 1篇薛健
  • 1篇卿颖
  • 1篇曾子耘

传媒

  • 1篇重庆医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中国循证医学...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肺炎克雷伯菌突变株ΔrcsB的构建及其菌株超粘性与生物膜表型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构建肺炎克雷伯菌rcs B基因缺失的无痕突变株和回补株,通过对突变株的超粘性和生物膜表型进行分析,探讨转录调控子Rcs B对细菌超粘性和生物膜形成能力的影响。方法首先构建突变株Δrcs B,PCR扩增rcs B基因上下游同源臂片段,克隆到质粒p KO3-Km上,将重组质粒导入肺炎克雷伯菌NTUH-K2044中,经同源重组后筛选得到无痕突变株。然后构建回补株,扩增rcs B基因片段,克隆到质粒p BAD33上,将重组质粒导入突变株Δrcs B中,得到回补株。测定野生株、突变株、回补株的超粘性和生物膜形成能力。结果成功构建rcs B基因缺失的无痕突变株Δrcs B和回补株C-Δrcs B。与野生株相比,突变株超粘性和生物膜形成能力均减弱,回补株介于野生株和突变株之间。结论转录调控子Rcs B对肺炎克雷伯菌超粘性和生物膜形成具有正向调控作用。
周锡鹏薛健杨弦弦罗美徐萱卿颖李迎丽邱景富
关键词:肺炎克雷伯菌生物膜
血清瘦素水平与丙型病毒性肝炎相关性的Meta分析
2018年
目的系统评价血清瘦素水平与丙型病毒性肝炎(HCV)的相关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ofScience、CNKI、CBM、VIP和WanFangData数据库,搜集有关血清瘦素水平与HCV相关的病例.对照研究,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17年7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1个研究,包括111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HCV组的血清瘦素水平高于健康人群组[SMD=0.68,95%CI(0.44,0.91),P〈0.00001]。亚组分析结果显示:检测方法采用RIA、人群为欧洲人群的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血清瘦素水平更高,且女性血清素水平高于男性(P〈0.00001)。结论血清瘦素水平与HCV相关,且女性血清瘦素水平高于男性。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的限制,上述结论仍需要开展更多高质量大样本研究来验证。
张琼元徐萱罗美左国伟薛建江邱景富
关键词:血清瘦素丙型病毒性肝炎META分析病例-对照研究
中国大陆地区新生儿院内感染病原体分布的系统评价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采用循证分析的方法系统评价我国大陆地区新生儿院内感染病原体分布情况,为临床控制新生儿医院感染提供更好的科学依据。方法全面系统检索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BM)、维普(VIP)、万方数据库(WanFang)及PubMed。对文献进行筛选,使用Excel软件提取数据,运用Comprehensive Meta Analysis软件进行率的合并计算,根据异质性检验结果选择合适模型。结果研究共纳入68篇合格文献,新生儿院内感染最常见病原体为葡萄球菌属[32%(95%CI:27%-37%)]、沙门菌属[32%(95%CI:0%-68%)]。亚组分析显示:三级和二级及以下等级医院新生儿院内感染最常见病原体均为葡萄球菌;专科医院最常见病原体为葡萄球菌属,综合性医院最常见病原体为沙门菌属;东部地区医院最常见病原体为沙门菌属,中部和西部地区医院最常见病原体均为葡萄球菌属;1985-1999年最常见病原体为葡萄球菌属,2000-2012年最常见病原体为病毒。结论新生儿院内感染最常见病原体为葡萄球菌属。
黄娅铃曾子耘徐萱李迎丽邱景富
关键词:病原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