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
- 作品数:33 被引量:125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 果园鸟害防治被引量:12
- 2012年
- 近年来鸟类对果园的危害日益加剧,影响了水果的产量和质量,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现介绍了果园中害鸟的种类以及为害方式,并根据国内外相关研究较完整地阐述了果园害鸟的防治方法,如声音驱鸟法、视觉驱鸟法、设网保护法等物理防治方法和以氨茴酸甲酯为药剂的化学防治方法,为果农进行害鸟防治提供了综合参考。
- 李燕万津瑜徐环李
- 关键词:果园鸟害物理防治化学防治
- 芽孢杆菌防治草莓灰霉病的防效测定及机制初探
- 灰霉病是草莓上重要的果实病害,是造成草莓烂果的主要原因,严重时可减产50%以上,其病原菌为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是十大重要真菌病原物之一。传统的灰霉病防治主要依赖于化学药剂,而生物防治由于对环境和...
- 李巍梁正雅晋玉洁李燕
- 关键词:芽孢杆菌草莓灰霉病防效测定挥发性物质
- 南方葡萄病害调查及绿色防控试验与炭疽病生防菌的筛选
- 葡萄生产中化肥、农药的不合理施用,给安全和生态问题带来了巨大挑战,导致产量和品质下降,病原菌产生抗药性、病害猖獗、有益微生物群落失衡。因此,笔者在南方地区开展了葡萄病害调查、病原菌分离鉴定、葡萄炭疽病生防菌筛选以及开展绿...
- 卯明成赵羽付学池李燕王琦
- 关键词:生防菌筛选
- 人工合成品种(微-植SOD研发)简介
- 2012年
- 陈延熙(1914-1990)教授于1978年提出“植物生态系”一词,1980年提出“植物体自然生态系”概念,1982年提出“植物生态病理学”理论,后来称之“植物生态工程学”,
- 梅宁李燕张静王琦梅汝鸿
- 关键词:SOD生态工程学植物体植物生态
- 微卫星标记分析中国梨木虱种群的遗传多样性被引量:17
- 2011年
- 中国梨木虱Cacopsylla chinensis(YangetLi)是梨树主要害虫之一。为了从分子水平评估中国梨木虱种群内的遗传变异和种群间的遗传分化,本文应用7对微卫星DNA引物对中国16个地区中国梨木虱种群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各位点有效等位基因为2.2927~10.0610,多态信息含量(PIC)值在0.5073~0.8735之间。16个种群的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7876,遗传距离在0.0951~1.0139之间,Nei氏期望杂合度为0.4771~0.7892,Shannon信息指数在0.8396~1.9989之间,群体分化率FST为11.61%,基因流平均值为2.2236。结果表明,7个微卫星位点均具有较高的多态性,各种群间的遗传分化水平较低,基因交流程度较高,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种群内的个体间。研究结果为制定针对中国梨木虱的有效防治策略提供部分分子生物学的基础资料。
- 孙洁茹李燕闫硕张青文徐环李
- 关键词:中国梨木虱微卫星标记地理种群基因流
- 防病枯草芽孢杆菌GLB191中c-di-GMP对生物膜的影响
- 环二鸟苷单磷酸(cyclic diguanylate,c-di-GMP)是细菌中普遍存在的第二信使信号分子,参与调控细菌运动性、生物膜形成等多种生理功能。细菌中c-di-GMP浓度是由含有GGDEF结构域的合成酶(DGC...
- 杨攀雷段雍明龚慧玲赵羽王琦李燕
- 关键词:C-DI-GMP生物膜
- PlcR-PapR群体感应对Bacillus cereus 905在小麦根部定殖的作用分析
- 生防菌发挥作用的前提是能繁殖达到一定种群密度,并且在寄主植物根围及其他生境稳定定殖。其定殖能力涉及生防菌本身的遗传学特性,如游动性、趋化性、生物膜形成、表面活性物质的产生等,还受包括植物和土著微生物种类及土壤环境等因素的...
- 丁海霞曾庆超王震铄李燕高坦坦张珣范海燕王琦
- 关键词:蜡样芽孢杆菌定殖
- 文献传递
- 枯草芽胞杆菌9407pnpA调控生物膜形成及其生防作用的研究
- 枯草芽胞杆菌9407是一株从苹果植株中分离到的生防菌,对苹果轮纹病和甜瓜果斑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通过对已构建的枯草芽胞杆菌9407 TnYLB-1转座子突变体库的筛选,我们获得一株生物膜形成能力显著下降的突变体。经So...
- 顾小飞韩敏范海燕李燕王琦
- 关键词:枯草芽胞杆菌生物膜定殖生物防治
- 文献传递
- 马铃薯晚疫病生防木霉菌的筛选及鉴定被引量:8
- 2014年
- 采用马铃薯活体筛选法从268株木霉菌中筛选获得两株对致病疫霉有较强抑菌活性的木霉菌株R‐5和T‐15。这两株木霉菌代谢液可抑制病原菌生长及孢子囊萌发。温室防病试验发现,接种两株木霉菌可以减轻晚疫病的发生。田间试验进一步证明,两株木霉菌对晚疫病具有良好的田间防治效果,防效分别达到了72.4%和70.0%。经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两株木霉菌分别为拟康氏木霉和棘孢木霉。实验构建的以活体筛选为基础的生防木霉菌筛选方法是一种可行高效的生防木霉菌筛选方式。
- 曲远航王琦姚彦坡黄振霖李燕
- 关键词:马铃薯晚疫病生物防治木霉菌
- 黄萎病侵染后棉花根部内生真菌群落结构分析被引量:5
- 2016年
- 为研究黄萎病菌侵染对棉花根部内生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采用PCR-DGGE技术分析黄萎病侵染后苗期、蕾期、花期、铃期健康棉株和发病棉株内生真菌群落组成。结果显示,在棉花生长中后期,发病棉株样品中各指数均高于健康棉株,说明黄萎病菌侵染可提高内生真菌群落结构的多样性;在DGGE电泳图谱中,对差异明显的17个条带进行切胶回收、克隆测序,发现有7个条带分布在半知菌亚门,占41.18%,4个条带分布在子囊菌亚门,占23.53%,其他条带分别为fungal endophyt、uncultured fungus、Dothideomycete和Acremonium cellulolyticus。说明:黄萎病菌侵染能明显改变内生真菌群落结构多样性。
- 刘政李燕孙艳张学坤陈兵王琦
- 关键词:棉花黄萎病内生真菌PCR-DGGE群落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