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强
- 作品数:40 被引量:9H指数:1
- 供职机构:北京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矿业工程一般工业技术电气工程更多>>
- 一种轴向球面纯电磁磁轴承
- 一种轴向球面纯电磁磁轴承主要由定子系统和转轴两部分组成,定子系统主要包括:上定子铁心、下定子铁心、激磁线圈。本发明采用上、下球面磁轴承,使转轴所受电磁力始终经过球心,当转轴球心与质心重合时,电磁力相对转轴产生的扭矩为零,...
- 缪存孝赵航韩天刘强张立元
- 1400MPa级低屈强比高延伸率冷轧超高强汽车用钢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提供一种1400MPa级低屈强比高延伸率冷轧超高强汽车用钢的制备方法,属于超高强冷轧汽车用钢技术领域。本发明钢的主要化学成分(wt%)为:C:0.14%~0.16%,Si:1.31%~1.51%,Mn:2.70%~...
- 赵征志佟婷婷尹鸿祥梁驹华赵爱民唐荻米振莉刘强李双娇尹衍军
- 一种煤矿井下防突的自压断锚杆及其使用方法
- 本发明在煤矿井下领域中,提供一种煤矿井下防突的自压断锚杆及其使用方法,包括:连接件、头部杆体、中端杆组和尾部杆体,中端杆组设置在头部杆体和尾部杆体中间,头部杆体、中端杆组和尾部杆体呈一字型连接;头部杆体的一端设置沿头部杆...
- 宋大钊杨港邱黎明何学秋刘强苟仁涛党锦涛
- 一种防水煤柱浸水范围确定方法
- 本发明公开一种防水煤柱浸水范围确定方法,包括以下内容:在现场采集防水煤柱煤样;在实验室中测定防水煤柱煤样的孔隙率,以及干燥试件电阻率和饱和水试件电阻率;确定煤样在浸水条件下的电阻率衰变率;基于确定的孔隙率和电阻率衰变率,...
- 邱黎明刘强朱开鹏王安虎刘英杰王振荣杨茂林殷山
- 一种深部难采煤层碳资源高效利用与二次封存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部难采煤层碳资源高效利用与二次封存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由地面向难开采煤层打深钻孔,同时对煤层进行取样;测试取样样品的透气性、瓦斯含量以及对二氧化碳和瓦斯吸附性的差异性,确定地面钻孔的位置、钻孔间距与钻孔...
- 邱黎明何学秋宋大钊李振雷朱熠田向辉刘强肖钰哲
- 基于直流电法探测的巷道松动圈范围无损测试方法及系统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直流电法探测的巷道松动圈范围无损测试方法及系统,该方法通过获取测试电极采集到的视电阻率,然后计算相邻测试电极对应的视电阻率的梯度,并将递减趋势梯度中梯度值位于设定范围的梯度确定为目标梯度,最后根据目标...
- 邱黎明宋大钊何学秋王公达刘强
- 基于差异网络的煤岩受载破坏前兆特征提取方法及系统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差异网络的煤岩受载破坏前兆特征提取方法及系统,包括:监测煤岩受载破坏过程中的声发射AE信号和电磁辐射EMR信号,AE和EMR传感器布置在试样不同空间位置;设置滑动步长s,时间窗长度l,将AE信号时间序...
- 宋大钊彭玉杰薛雅荣邱黎明刘强赵英杰童永军
- 一种强塑积≥40GPa·%的热轧低密度钢的制备方法
- 一种强塑积≥40GPa·%的热轧低密度钢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金属材料领域。本发明所述强塑积≥40GPa·%的热轧低密度钢的化学成分以质量百分比计为:0.6%~1.0%C、8%~12%Mn、7%~11%Al、0.01%~0....
- 赵征志袁洪涛周占明梁驹华梁江涛李枫康涛张才华何青唐荻刘强
- 板带钢轧制新技术及品种研发进展被引量:9
- 2012年
- 近年来,中国钢铁行业生产经营形势变得越来越严峻,面临着产能过剩、市场萎缩、产品价格下滑、原材料成本居高不下等种种困境。依靠技术设备升级降低生产成本,以及加强品种研发提高产品附加值,已成为钢铁企业一种必然的战略选择。介绍了几种有发展潜力的板带钢轧制新技术,包括无头轧制、异步轧制、薄带连铸和中厚板组织控制技术等,并以海洋工程用钢、能源用钢和现代交通运输用钢为重点介绍了目前钢铁材料品种研发的新进展,认为只有依靠技术进步才能推动钢铁行业继续向前发展。
- 唐荻赵爱民武会宾陈银莉赵征志刘强
- 关键词:板带钢无头轧制海洋用钢
- 复杂氧化物聚并行为分析及试验设计
- 2025年
- 现有高温接触角测量装置能够通过测量接触角获得其高温润湿行为,但现有装置仅配备了氧化铝/氧化镁等简单氧化物基片,无法实现复杂氧化物的高温行为研究,尤其是钢铁冶金领域氧化物聚并行为诱发的各类工艺问题。基于前期提出的高温熔体——复杂氧化物接触角测量方式,以Al-Si-Ca/Mg-O类复杂氧化物为例设计了一系列界面润湿特性试验,通过获取钢液——Al-Si-Ca/Mg-O类复杂氧化物接触角,进一步计算其聚并系数,评估其聚并行为,实现了设备功能的升级。结果表明,Al-Si-Ca-O类氧化物与钢液的接触角最小,基于此提出氧化物合并能力与钢液——氧化物界面性质的定量关系式,计算获得各氧化物的聚并系数,表现为:CaO·2Al_(2)O_(3)>Al_(2)O_(3)>MgO·Al_(2)O_(3)>2CaO·Al_(2)O_(3)·SiO_(2)>CaO·Al_(2)O_(3)·2SiO_(2),即Al-Si-Ca/Mg-O类氧化物较难聚集。该方法可进一步推广到其他类氧化物聚并行为的研究,助力解决钢液冶金领域脱氧时氧化物夹杂的团聚、大尺寸夹杂物形成或聚并而导致的钢表面和内部缺陷等难题。
- 刘强刘阳尹延斌高茗
- 关键词:接触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