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疗效
  • 3篇结肠
  • 3篇混合痔
  • 2篇曲张
  • 2篇注射
  • 2篇下肢
  • 2篇下肢静脉
  • 2篇下肢静脉曲张
  • 2篇消痔
  • 2篇消痔灵
  • 2篇静脉
  • 2篇静脉曲张
  • 2篇并发
  • 2篇并发症
  • 1篇大隐静脉
  • 1篇大隐静脉曲张
  • 1篇单纯性
  • 1篇单纯性肛瘘
  • 1篇蛋白
  • 1篇低亲和力

机构

  • 14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作者

  • 14篇王伟伟
  • 12篇张建生
  • 8篇何志国
  • 6篇吴会国
  • 6篇吴岭
  • 5篇韩恩崑
  • 3篇杜海鹏
  • 3篇陈大明
  • 1篇白景珍
  • 1篇戚峰
  • 1篇吕海涛
  • 1篇吴岭

传媒

  • 4篇中国肛肠病杂...
  • 2篇中华普通外科...
  • 2篇中国老年保健...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吉林医学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4篇2018
  • 1篇2015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巨噬细胞表面低亲和力免疫球蛋白γFc区Ⅱ-B介导作用研究进展
2024年
巨噬细胞表面低亲和力免疫球蛋白γFc区受体Ⅱ-B(FcγRⅡB)的表达与炎症、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器官移植等疾病存在相关性, FcγRⅡB激活可抵消激活型受体FcγRs与抗原-抗体复合物结合所诱导的广泛的免疫学反应, 通过调控巨噬细胞FcγRⅡB的表达可达到减轻或治疗炎症、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器官移植排斥反应等疾病。
王伟伟纪文斌张建生戚峰
地尔硫卓软膏在混合痔术后镇痛的研究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地尔硫卓软膏在混合痔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混合痔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术中及术后3次/d肛缘外涂地尔硫卓软膏;对照组30例术中及术后3次/d肛缘外涂凡士林软膏。观察术后24 h、48 h、72 h患者括约肌痉挛次数及术后疼痛程度。结果:治疗组术后括约肌痉挛次数减少及术后疼痛减轻。结论:地尔硫卓软膏可减少混合痔术后括约肌痉挛次数从而减轻术后疼痛,镇痛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王伟伟韩恩崑张建生吴会国吴岭
关键词:混合痔镇痛
伴发疾病对原发性胃癌腹腔镜手术患者腹部并发症发病率的影响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探究伴发疾病对原发性胃癌腹腔镜手术患者腹部并发症发病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月该院收治的138例行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治疗后发生腹部并发症的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2例患者存在术前伴发疾病为伴发组,其余76例患者术前无伴发疾病为非伴发组。分析伴发疾病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腹部并发症发病情况和短期生存状况。结果 62例患者中1例伴发3种疾病,9例伴发2种疾病,以轻度贫血、高血压、低蛋白血症和中度贫血为常见伴发疾病。伴发组患者的腹腔出血、吻合口出血、腹腔感染、吻合口瘘和切口感染发生率均高于非伴发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的胰瘘、十二指肠残端瘘、肠梗阻、乳糜漏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伴发组和非伴发组患者术后3、6和12个月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微创手术患者腹部伴发疾病以贫血、高血压、低蛋白血症为主,患者术后腹部并发症发生率升高,但不会影响短期生存状况。
王伟伟张建生吴会国何志国
关键词:胃癌微创手术伴发疾病腹部并发症
医源性结肠镜肠穿孔16例诊治分析
2020年
为探讨医源性结肠镜肠穿孔(ICP)好发部位及治疗方式,回顾性分析本院16例ICP患者病例资料及治疗方式。结果显示,诊断性结肠镜肠穿孔7例,其中4例在乙状结肠;治疗性结肠镜肠穿孔9例,其中6例在右半结肠。16例肠穿孔中术中诊断5例,6h内诊断2例,均行结肠镜下治疗痊愈。结果表明,诊断性结肠镜肠穿孔好发部位在乙状结肠,治疗性结肠镜肠穿孔好发部位在右半结肠。术中诊断ICP或6h内诊断ICP,行结肠镜下金属夹缝合术,可避免中转手术带来的二次创伤。
王伟伟韩恩崑张建生吴会国何志国冯福梅吕海涛
关键词:病例分析
成人Currarino综合征一例
2018年
忠背女,31岁,因“发现盆腔肿物6个月,肛门下坠、排便不净感1个月”入院。杏体:腹部和盆腔未触及包块。肛缘可见直肠黏膜。直肠指诊检查:直肠括约肌松弛,直肠后壁可触及1个质韧有弹性肿物,表面光滑,边界清楚,活动度差,下板距肛门口约5cm,上极未触及。
王伟伟张建生韩恩崑吴会国冯福梅何志国
关键词:CURRARINO综合征成人盆腔肿物肛门下坠直肠指诊肌松弛
消痔灵内口注射联合瘘道搔刮治疗低位单纯性肛瘘3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为探讨消痔灵内口注射联合瘘道搔刮治疗低位单纯性肛瘘的临床效果,将60例低位单纯性肛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消痔灵内口注射联合瘘道搔刮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肛瘘切除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临床疗效、并发症、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复发率等。结果显示,两组术后均全部治愈,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24h疼痛评分、尿潴留发生率、出血发生率、肛门感觉性失禁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愈合时间及住院费用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消痔灵内口注射联合瘘道搔刮治疗低位单纯性肛瘘疗效确切,手术时间短、术后疼痛轻,创口愈合快,尿潴留及出血发生率低,术后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王伟伟吴岭
关键词:肛瘘疗效
保留齿线痔上动脉结扎内悬吊外切剥术治疗混合痔5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保留齿状线痔上动脉结扎内悬吊外切剥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采用保留齿线痔上动脉结扎内悬吊外切剥术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外剥内扎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疗效、术后并发症、术后肛门功能情况、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切口愈合时间。结果两组临床疗效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粪便淤滞、肛门溢液、术后疼痛、术后出血、尿潴留、住院天数、切口愈合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住院天数及切口愈合时间短。结论保留齿线痔上动脉结扎内悬吊外切剥术能有效治疗混合痔,并且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缩短切口愈合时间及住院天数,保护肛门功能,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适宜推广的治疗混合痔的新方法。
吴岭韩恩崑张建生吴会国王伟伟
关键词:混合痔齿线
回肠梅毒树胶肿致肠套叠一例
2020年
患者女,65岁,因"右下腹疼痛,伴恶心、呕吐9天"入院。查体:腹稍膨隆,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腹软,右下腹部压痛、反跳痛,无肌紧张,全腹未触及包块,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6次/min,可闻及高调肠鸣音及气过水声。结肠充气试验(+)。抗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1∶2560)。超声检查示:右下腹包块,大小约4 cm×4 cm×2 cm。腹部CT检查示:肠套叠(图1)。诊断:肠套叠伴肠梗阻。术中肠套叠复位困难,故行右半结肠切除术。剖开肠管见末端回肠回盲瓣处1个隆起型肿物,大小约3 cm×1.5 cm×1 cm(图2)。术后病理报告:梅毒性回肠炎、梅毒树胶肿形成(图3)。
王伟伟张建生何志国
关键词:末端回肠树胶肿蠕动波梅毒性胃肠型
美沙拉嗪联合康复新液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8
2019年
目的观察美沙拉嗪联合康复新液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对血清炎症因子及肠黏膜中环氧合酶-2(COX-2)和核转录因子-κB(NF-κB)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试验1组及试验2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美沙拉嗪,每次1.0 g,每天3次;试验1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2 mg,与生理盐水150 m L混匀,每晚1次,灌肠治疗,试验2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康复新液30 m L,与生理盐水150 m L混匀,每晚1次,灌肠治疗,3组均连续治疗1个月。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肠镜疗效,以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各组炎性因子水平,以免疫组化法检测结肠组织COX-2、NF-κB蛋白表达,统计3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试验1组及试验2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50.00%,75.00%及87.50%;肠镜评估总有效率分别为57.50%,77.50%及90.50%,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试验1组及试验2组血清TNF-α水平分别为(169.7±28.2),(153.2±23.1),(131.8±18.9)pg·m L^-1,IL-8分别为(199.9±26.4),(159.9±16.7),(129.1±10.5)pg·m L^-1,IL-17分别为(198.3±24.9),(152.4±13.4),(126.3±10.0)pg·m L^-1,IL-10分别为(110.5±11.9),(149.3±15.9),(160.0±24.2)pg·m L^-1,COX-2蛋白阳性细胞比例分别为(73.01±10.21)%,(52.43±8.49)%,(24.09±9.13)%,NF-κB蛋白阳性细胞比例分别为(54.17±8.93)%,(37.46±7.46)%,(18.76±6.53)%,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试验1组及试验2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7.50%,12.50%,5.00%,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沙拉嗪联合康复新液灌肠可有效抑制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炎性反应,提高其临床疗效,其作用机制与显著下调结肠黏膜组织COX-2、NF-κB表达相关。
何志国张建生王伟伟张磊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美沙拉嗪康复新液灌肠环氧合酶-2核转录因子-ΚB
CHIVA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关于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最佳方法,文献中有相当多的争论。CHIVA是一种在局部麻醉下对静脉曲张治疗的方法,治疗目的是矫正异常血流动力学,降低浅表静脉系统的跨壁压力,从而治疗静脉曲张。此方法学习曲线长并需超声精准判断静脉血流动力学变化,因此其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和安全性备受关注。本文对CHIVA的有效性、安全性以及保留下肢静脉的优势进行了总结。
何志国陈大明张建生杜海鹏王伟伟吴岭冯福梅张磊
关键词:大隐静脉曲张疗效安全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