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灿灿

作品数:6 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2篇建筑科学

主题

  • 5篇心肌
  • 5篇心肌梗死
  • 5篇梗死
  • 4篇聚体
  • 4篇二聚体
  • 4篇D-二聚体
  • 3篇短期预后
  • 3篇型心
  • 3篇预后
  • 3篇急性ST段抬...
  • 3篇冠脉
  • 3篇LVEF
  • 2篇血浆
  • 2篇利钠
  • 2篇利钠肽
  • 2篇冠脉病变
  • 2篇冠脉病变程度
  • 2篇N末端
  • 2篇B型利钠肽
  • 2篇病变

机构

  • 6篇吉林大学第一...
  • 1篇徐州市中心医...

作者

  • 6篇刘灿灿
  • 4篇姜雅秋
  • 2篇李鑫
  • 1篇张成双
  • 1篇刘鹏云

传媒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中国循环杂志

年份

  • 5篇2016
  • 1篇201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D-二聚体联合NT-proBNP、LVEF评估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冠脉病变程度及短期预后
刘灿灿姜雅秋
D-二聚体联合N末端B型利钠肽原、LVEF评估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冠状动脉血管病变程度及短期预后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D-二聚体联合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LVEF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冠状动脉(冠脉)病变程度及近期预后的评估价值。
刘灿灿
冠状动脉瘤样扩张并发反复心肌梗死1例被引量:5
2016年
1病例资料 患者,男,61岁,既往高血压病病史30年,血压最高达180/100mmHg(1mmHg=0.133kPa),现规律应用替米沙坦80mg、琥珀酸美托洛尔23.75mg,1次/d,血压可控制在130/80 mmHg;吸烟史40余年,20支/d,已戒3个月;血脂异常病史10余年,现血脂水平正常。患者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突发心前区剧烈闷痛,伴后背部及左臂放散痛,伴大汗,持续10h不缓解就诊于我院。
刘灿灿姜雅秋李鑫杜啸宇董自双李秀明
关键词:冠状动脉瘤样扩张心肌梗死
D-二聚体联合N末端B型利钠肽原、LVEF评估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冠状动脉血管病变程度及短期预后
刘灿灿
血浆D-二聚体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相关性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其临床相关性。方法前瞻性研究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就诊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心血管疾病诊治中心患者196例,其中ACS组133例,对照组63例,ACS组又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P)41例、急性心肌梗死组(AMI)92例。各组均记录入院时血浆D-二聚体、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水平,其中AMI组还分别记录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血栓积分(TS)及住院期间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情况,分析血浆D-二聚体与ACS相关性研究。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MI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CK-MB与肌钙蛋白I水平均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UAP组CK-MB与肌钙蛋白I水平升高,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浆D-二聚体水平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中TMP 0~1级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TMP 2~3级(P〈0.05),TS≥2分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TS〈2分者(P〈0.05),出现MACE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未发生者(P〈0.05)。结论血浆D-二聚体可作为诊断早期ACS的参考指标;AMI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升高高度提示血运重建后心肌组织灌注不佳及冠脉血管血栓高负荷,MACE发生可能性越大。
刘灿灿姜雅秋李鑫邵望舒刘鹏云冀宏婷张成双
关键词:D-二聚体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性心肌梗死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s-CRP、IL-10与冠心病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被引量:17
2015年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IL)-10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2013年6月至2014年2月就诊于该院心内科的156例患者,男82例,女74例,年龄30~72岁〔平均(55.28±8.91)〕岁,均行冠脉造影检查,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将患者分为非冠心病组、1支、2支和3支血管病变,通过记录各组患者血浆Hcy、hs-CRP、IL-10水平,分析Hcy、hs-CRP、IL-10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结果冠心病(CHD)组Hcy、hs-CRP、IL-10水平显著高于非CHD组(P<0.05),且三者的血浆水平随着冠脉血管病变支数的增加而升高(P<0.05)。结论 Hcy、hs-CRP、IL-10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存在相关性,可作为评价冠脉病变程度的重要指标。
董自双刘灿灿姜雅秋
关键词:同型半胱氨酸高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10冠脉病变程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