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建军
- 作品数:32 被引量:105H指数:6
- 供职机构: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航空宇航科学技术理学更多>>
- 一种有机/无机酚醛树脂杂化气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无机酚醛树脂杂化气凝胶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多孔杂化酚醛树脂气凝胶及其制备方法,主要用于轻质防热/隔热热防护系统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杂化气凝胶以廉价易得的商品化酚醛树脂和正硅酸四乙酯为原料,通过温和...
- 师建军冯志海左小彪孔磊余瑞莲严蛟
- 文献传递
- 一种吸波气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吸波气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功能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将纳米吸波填料分散在醇类溶剂中,得到纳米吸波填料液体浆料;将所述纳米吸波填料液体浆料、催化剂与酚醛溶液搅拌混合,得到悬浊液,其中,所述的...
- 师建军冯志海左小彪孔磊严蛟刘登瑶
- 文献传递
- 纱线连接的间隔织物三维几何模型的建立
- 2022年
- 分析了三维间隔织物的性能和结构特点,设计了纱线连接的间隔织物具体的建模思路和方法,并运用软件建立了其三维几何模型。分别建立下表面经纱、上表面经纱、间隔丝结构和纬纱结构的几何模型,再将其合并成完整的织物模型。模型设计与建模过程考虑了纱线的弯曲和交织关系等因素。模型具有纱线连接的三维间隔织物的结构特征,与真实织物相比具有很高的还原度。在该模型中改变部分参数可用于构建新的结构。模型可用于该类织物力学、热学及电磁等性能的仿真,还可用于优化三维间隔织物的结构。
- 杨铁鑫杨浩伟师建军李纪康王伟郑振荣
- 关键词:复合材料三维建模仿真
- 一种低密度难熔抗氧化碳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密度难熔抗氧化碳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该低密度碳陶复合材料由高孔隙率的轻质碳纤维质隔热体和难熔抗氧化陶瓷复合而成,制备的关键在于将陶瓷相可控均匀地引入到碳纤维表面及隔热体孔隙中。陶瓷相的引入能够明显提高高...
- 师建军冯志海王筠张大海杨云华胡继东
- 文献传递
- 碳/碳多孔防热复合材料压缩性能研究被引量:2
- 2017年
- 常见高性能热防护材料的力学性能较为薄弱,这成为了飞行器热防护系统发展的瓶颈。因此,如何设计热防护材料,使其具有良好隔热效果同时兼具足够的承载能力,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本文针对碳/碳多孔防热复合材料进行了单轴压缩实验,获得了其压缩应力—应变曲线,研究了其压缩变形特征及相应的失效模式,并通过SEM观测变形前后的材料细观结构,分析了材料内部的细观变形机制,也为进一步建立表征材料内部细观结构特征的有限元模型和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奠定了实验基础。实验结果表明:材料内部纤维主要沿面内随机分布,呈现出明显的分层现象。受其结构的影响,该材料面内方向力学性能比厚度方向优越。
- 张尧卢子兴杨振宇张大海师建军
- 关键词:细观结构力学性能实验测试
- Sol-Gel法制备低密度C/SiOC陶瓷复合材料及其微观相结构
- 以硬质高孔隙率低密度短切碳纤维预成形体为增强骨架,小分子硅氧烷单体为溶胶-凝胶体系,通过浸渍-固化-裂解(PIP)工艺制备得到低密度C/SiOC陶瓷复合材料。经过三次PIP得到的C/SiOC陶瓷复合材料的密度为0.6g/...
- 师建军王筠杨云华冯志海孔磊余瑞莲左小彪
- 关键词:陶瓷复合材料PIP微观相结构
- 文献传递
- 基于普通酚醛树脂有机气凝胶的高效制备与研究被引量:10
- 2016年
- 基于普通线性酚醛树脂体系,采用溶胶-凝胶(sol-gel)法制备了酚醛树脂有机气凝胶.通过调节交联剂——六亚甲基四胺(HMTA)的浓度对酚醛树脂有机气凝胶的微观孔结构进行优化,减小溶剂在干燥过程中的毛细作用力,采用常压干燥的手段即可得到较小收缩率、较强骨架强度的有机气凝胶.详细研究了交联剂(HMTA)用量对有机气凝胶内部微观孔结构/形貌、表观密度、热稳定性、力学性能等方面的影响.孔结构与微观形态研究结果表明,随着HMTA浓度的减小,有机气凝胶平均孔径减小,比表面积增加,在较低交联剂浓度下,平均孔径达到100 nm,并且孔径分布均匀,内部聚合物有机骨架完好.纳米尺度的孔径和均匀的孔径分布能够显著提高有机气凝胶的骨架稳定性,与微米尺度孔径的气凝胶材料相比,压缩模量和压缩强度均有显著的提高.HMTA浓度的提高使酚醛树脂气凝胶体系中引入大量不稳定的N—CH2基团,造成气凝胶材料的热稳定性下降.
- 师建军严蛟孔磊杨云华左小彪冯志海余瑞莲
- 关键词:酚醛树脂溶胶-凝胶有机气凝胶孔结构热稳定性
- 柔性增强二氧化硅气凝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23年
- 传统二氧化硅气凝胶隔热性能优异、制备工艺成熟,但固有的脆性严重限制了其推广使用。阐述了近年来硅气凝胶柔性增强方面的研究进展,通过详细分析现有柔性增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组分增强时要通过适当选择硅烷前驱体,并将其与有机聚合物或纤维复合来构建柔性网络骨架,实现化学结构和网络骨架的调控;在工艺优化方面,详细介绍了仿生干燥技术和3D打印技术2种新工艺。最后,根据柔性气凝胶的未来发展方向,对突破常压干燥技术、开展聚合物交联或纳米纤维增强制备结构有序可控的柔性复合气凝胶进行了展望。
- 吕红丽罗丽娟师建军郑振荣李红晨
- 关键词:二氧化硅气凝胶隔热材料
- 一种用于轻质多孔复合材料拼接的胶黏填充剂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轻质多孔复合材料拼接的胶黏填充剂及其制备方法,通过以下方式获得:称量100质量份的端羟基聚硅氧烷,放入混合容器中;称量0~30质量份的白碳黑、10~40质量份的短切纤维、10~50质量份的空心小球、5...
- 师建军孔磊王伟李弘瑜杨云华李俊宁王金明刘登瑶孙福瑞
- PICA中的酚醛树脂热分解机理被引量:12
- 2016年
- 采用TG-FTIR和Py GC-MS联用仪对PICA中酚醛热分解过程和产物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PICA酚醛存在两个明显热失重阶段。第一阶段失重为酚醛小分子解吸附过程,主要为H2O、CO2和HOCH2CH2OH分子;第二阶段主要是由酚醛化学键断裂反应引起,为主要热分解阶段,产物主要为酚类、苯系物和稠环芳烃。经过高温热解后,酚醛基体与高孔隙率碳纤维增强体结合形成疏松多孔且具有一定强度的碳层结构。
- 柳云钊师建军王筠冯志海杨云华
- 关键词:PICA酚醛树脂热分解机理TG-FTIRPYG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