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志林

作品数:7 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扇贝
  • 4篇栉孔扇贝
  • 3篇毒性
  • 3篇消油剂
  • 2篇溢油
  • 2篇中肋骨条藻
  • 2篇尿素
  • 2篇急性毒性
  • 2篇
  • 2篇柴油
  • 1篇毒性效应
  • 1篇毒性研究
  • 1篇蓄积
  • 1篇乳化液
  • 1篇生物富集
  • 1篇石油
  • 1篇石油烃
  • 1篇石油烃类
  • 1篇石油烃类污染...
  • 1篇烃类污染

机构

  • 7篇中国海洋大学
  • 7篇国家海洋局

作者

  • 7篇石晓勇
  • 7篇李志林
  • 4篇张传松
  • 3篇韩秀荣
  • 2篇林雨霏
  • 1篇苏荣国
  • 1篇林雨霏
  • 1篇王雪景
  • 1篇周艳蕾
  • 1篇张海波
  • 1篇周媛媛

传媒

  • 3篇海洋环境科学
  • 1篇生态学报
  • 1篇环境科学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生态毒理学报

年份

  • 3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春季黄渤海海水中尿素分布特征及溶解态氮的组成被引量:7
2015年
2014年4~5月对黄渤海海域进行了一次大面现场调查,分别采用二乙酰一肟-盐酸氨基脲法和分光光度法测定了调查水样中尿素及各形态氮的浓度,分析了该海域尿素的浓度状况、分布特征以及溶解态氮的基本组成,并分析了该海域尿素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春季黄海渤海海域尿素的浓度范围是0.21~2.17μmol·L-1,平均浓度为(0.84±0.20)μmol·L-1.各调查海区中,北黄海海域尿素平均浓度最高,南黄海浓度最低.同时结果表明尿素是调查海域中溶解有机氮(DON)的重要组成部分,占DON的7.90%.在黄海海域尿素浓度由近岸到远海逐渐降低,高值区主要位于大连、青岛等人口密度较高且离岸较近城市的外海海域.渤海海域尿素浓度呈现由近岸到远海依次增加的趋势,说明河流输入不是渤海尿素的主要来源,同时也可能存在着河口附近泥沙对有机氮的吸附作用.
李志林石晓勇张传松
关键词:尿素
四种石油分散液对栉孔扇贝和刺参的急性毒性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选择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和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作为受试生物,采用半静态试验法测定了原油、燃料油分散液(WAF)以及添加消油剂后的乳化液(DWAF)对两种生物的毒性效应。采用概率单位算法并利用SPSS 13.0进行数据处理,计算出96h-LC_(50)。结果表明,4种石油烃对栉孔扇贝和刺参的96h-LC_(50)为:DWAF_(燃料油)(1.14 mg/L,0.16 mg/L)>DWAF_(原油)(1.39 mg/L,0.74 mg/L)>WAF_(燃料油)(1.80 mg/L,4.10 mg/L)>WAF_(原油)(3.40 mg/L,6.44 mg/L)。4种石油分散液对两种生物均有明显致毒效应;轻质油(燃料油)的毒性效应较重质油(原油)大;加入消油剂后石油烃毒性增强,并且对刺参的毒性增强更明显,建议使用栉孔扇贝和刺参共同评估海洋溢油生态损害。
周媛媛周媛媛林雨霏石晓勇韩秀荣李志林
关键词:石油消油剂栉孔扇贝刺参
溢油污染物在栉孔扇贝不同组织的富集特异性及生物放大效应的初步研究
2019年
本文采用半静态暴露实验法,研究了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的不同组织对船舶常用燃料油0#柴油分散液和乳化液的富集及其在食物链传递过程中的生物放大效应。结果表明:(1)在不同浓度柴油分散液和柴油乳化液中,扇贝暴露8d后不同软组织对柴油的生物富集系数BCF均表现为鳃(889.40~127.92mL·g^-1、830.80~123.43mL·g^-1)>内脏团(293.80~58.46mL·g^-1、184.00~130.53mL·g^-1)>肌肉(147.60~39.68mL·g^-1、149.80~62.40mL·g^-1),腮和内脏对石油的富集能力强于肌肉,各组织对柴油分散液的富集能力强于柴油乳化液;(2)用石油烃(TPH)浓度分别为1.74×10^-10mg·cell^-1、4.44×10^-10mg·cell^-1的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 Bohlin)喂养扇贝后,扇贝体内石油烃(TPH)浓度随时间的延长和藻体浓度的上升都表现出增加的趋势,到第8天实验结束时扇贝体内TPH浓度达到7.79mg·kg^-1和9.61mg·kg^-1,表明TPH通过浮游植物的摄食在扇贝体内造成累积,通过食物链进行了传递。
景玉婷李志林张传松石晓勇张海波
关键词:柴油消油剂栉孔扇贝毒性生物富集
0#柴油分散液和乳化液对栉孔扇贝的急性毒性效应及富集差异性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本文以我国船舶常用燃料油0#柴油作为实验油品,以常用作海洋污染物指示的栉孔扇贝为受试生物,采用半静态暴毒实验法分别开展了栉孔扇贝对0#柴油分散液和柴油乳化液的急性毒性效应、富集与释放特征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石油烃对栉孔扇贝具有较强的毒性效应,栉孔扇贝在柴油分散液中的96 h-LC50为2.68 mg/L,在柴油乳化液中的96 h-LC50为1.74 mg/L,二者均为高毒物质,消油剂的使用增加了柴油对扇贝的毒性;(2)栉孔扇贝在柴油乳化液中的稳态生物富集系数BCF1为404.6~91.75 mg/L,动力学生物富集系数BCF2为1973.80~327.06 mL/g,动力学吸收速率常数ku为8.89~0.71 mL/(g·h),均大于同浓度下在柴油分散液中BCF(292.2~49.6 mL/g、1412.4~106.5 mL/g)和ku(6.92~0.48 mL/(g·h)),表明栉孔扇贝对柴油乳化液有更强的富集能力与富集速率。
景玉婷李志林张传松石晓勇
关键词:柴油消油剂栉孔扇贝毒性效应
尿素对中肋骨条藻与米氏凯伦藻生长的影响被引量:4
2017年
采用实验室一次性培养,研究了尿素对我国东海赤潮优势藻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和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中肋骨条藻和米氏凯伦藻均能在不同比例尿素的条件下较好地生长。随着培养液中尿素比例的增大,中肋骨条藻细胞生长速率(0.91—0.82/d)逐渐减小,平台期最大生物量(2.0×10~5—1.2×10~5个/m L)也逐渐减小,而米氏凯伦藻细胞的生长速率(0.36—0.51/d)逐渐增大,最大生物量基本不变(约1.1×10~4个/m L)。在平台期中肋骨条藻培养液中氮盐浓度最低下降到2.5μmol/L左右维持不变,而米氏凯伦藻氮盐浓度最低下降到1.0μmol/L左右。在指数生长期,随着细胞的生长溶解有机氮(DON,Dissolved Organic Nitrogen)含量迅速增加,中肋骨条藻介质中DON的浓度达到最大值(5—6μmol/L),然后浓度基本不变。米氏凯伦藻介质中DON在指数生长阶段达到最大值(2—3μmol/L)后开始下降。中肋骨条藻单细胞颗粒氮的含量(约为10^(-6)μmol,平台期约为10^(-7)μmol)要远远小于米氏凯伦藻(指数期约为10^(-4)μmol,平台期约为10^(-6)μmol)。研究表明,两种藻对尿素的吸收利用存在明显差异,在较低的溶解无机氮和较高的溶解有机氮环境中,甲藻有更好的适应性,该研究对于解释我国长江口春季硅藻和甲藻赤潮的演替有借鉴的意义。
李志林周艳蕾王雪景石晓勇张传松
关键词:尿素赤潮中肋骨条藻米氏凯伦藻
氟苯尼考浸泡栉孔扇贝后各组织中含量的测定被引量:2
2018年
以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为对象,研究了其不同组织对氟苯尼考的蓄积与消除规律。氟苯尼考对栉孔扇贝的96h半致死浓度LC50为213.1mg·L^(-1),安全浓度为21.3mg·L^(-1)。将栉孔扇贝分别暴露于氟苯尼考含量在安全浓度以上(40mg·L^(-1),A组)、安全浓度水平(20mg·L^(-1),B组)和安全浓度以下(10mg·L^(-1),C组)进行8天的蓄积实验,从第9天开始将栉孔扇贝转移至洁净的海水中进行5天的消除实验。研究表明:蓄积阶段,栉孔扇贝各组织中氟苯尼考含量随海水中氟苯尼考浓度的升高而增加;而同一时间的生物蓄积系数(BCF)则随海水中氟苯尼考浓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表明在低剂量浓度条件下,栉孔扇贝更容易对氟苯尼考产生富集作用。各组织中氟苯尼考浓度大小顺序为:内脏团>外套膜>闭壳肌,其中,内脏团与外套膜中氟苯尼考含量大约是闭壳肌的2~7倍,表明氟苯尼考主要富集在栉孔扇贝的内脏团及外套膜中,闭壳肌中含量较少。消除阶段,氟苯尼考的日均消除速率大小顺序为内脏团>外套膜>闭壳肌,且A组>B组>C组,说明作为主要食用部位的闭壳肌对氟苯尼考的消除速率相对较慢。在较高浓度氟苯尼考下,闭壳肌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净化才能使氟苯尼考含量降至低于0.1mg·kg-1以下。研究结果为在栉孔扇贝养殖中合理施用氟苯尼考提供参考。
周飞飞李志林苏荣国石晓勇韩秀荣
关键词:氟苯尼考栉孔扇贝蓄积
石油烃类污染物对中肋骨条藻和微型原甲藻的毒性效应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选择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微型原甲藻(Prorocentrum minimum)作为受试生物,测定了原油、燃料油分散液(WAF)以及添加溢油分散剂后的乳化液(DWAF)对两种微藻的毒性效应参数。结果表明:低浓度的原油WAF和DWAF以及燃料油DWAF均对中肋骨条藻的生长起促进作用,其中,当原油WAF浓度为0.3 mg/L时,促进作用最强;而原油DWAF浓度低于0.5 mg/L时,开始促进生长,当浓度低至0.1 mg/L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两种微藻在4种不同石油烃类污染物体系中的96 h-EC50差异较大,96 h-EC50值介于0.07~30.77 mg/L之间;其中燃料油DWAF毒性最强,对中肋骨条藻和微型原甲藻的96 h-EC50分别为0.45 mg/L和0.07 mg/L;而微型原甲藻对原油WAF毒性效应敏感性最低,其96 h-EC50高达30.77 mg/L。
高祥石晓勇韩秀荣林雨霏李志林林雨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