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莉莉

作品数:10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大庆油田总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病理
  • 4篇临床病理
  • 3篇胃癌
  • 3篇临床病理特征
  • 3篇病理特征
  • 2篇蛋白
  • 2篇早期胃癌
  • 2篇腺癌
  • 2篇淋巴
  • 2篇淋巴结
  • 2篇淋巴结转移
  • 2篇宫颈
  • 2篇宫颈癌
  • 2篇表达及临床意...
  • 1篇新辅助化疗
  • 1篇一致性
  • 1篇乳腺
  • 1篇乳腺癌
  • 1篇乳腺癌新辅助...
  • 1篇术后

机构

  • 9篇大庆油田总医...

作者

  • 9篇宋莉莉
  • 6篇许凯
  • 5篇何苗
  • 5篇孙宇
  • 4篇范桂莲
  • 3篇卢红明
  • 1篇王东
  • 1篇付彧
  • 1篇刘冬洁

传媒

  • 4篇中外女性健康...
  • 1篇诊断病理学杂...
  • 1篇中外医疗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中国卫生标准...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年份

  • 3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探讨胃镜活检与外科病理检查对早期胃癌诊断的一致性
2021年
目的:探讨分析对早期胃癌患者采用外科病理检查与胃镜活检诊断的一致性。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自本院2017年9月至2019年5月收治后被确诊的早期胃癌患者,共计60例。对患者分别采用外科病理检查与胃镜活检进行诊断,并将诊断结果与手术确诊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确认两种诊断方法的准确性。结果:胃镜活检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外科病理检查(P<0.05)。结论:根据本次研究的结果可以确认,对早期胃癌患者采用胃镜活检诊断,有着更高的准确性,具有在临床上应用的价值。
范桂莲何苗孙宇宋莉莉
关键词:早期胃癌胃镜活检一致性
探究胃癌中葡萄糖转运蛋白1、缺氧诱导因子-1α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基因产物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 Vision TM二步法检测120例胃癌和50例癌旁正常胃组织(距癌灶>5 cm)中Glut1、HIF-1α的表达。结果 50例癌旁组织HIF-1α阳性8例,阳性率为16%,Glut1阳性9例,阳性率为18%;120例胃癌组织HIF-1α阳性84例,阳性率为70%,Glut1阳性83例,阳性率为69%;HIF-1α蛋白表达在胞质或胞核,Glut1蛋白表达在胞质和/或胞膜,HIF-1α、Glut1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胃癌组织中,HIF-1α的阳性表达与胃癌的临床分期、组织分型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Glut1的阳性表达与胃癌的临床分期、组织分型、组织学分级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HIF-1α与Glut1表达呈正相关(r=0.62,P<0.01)。结论 HIF-1α、Glut1的阳性表达水平可以作为胃癌侵袭转移潜能能力的重要细胞因子生物学指标,且这些指标的表达对于临床早期干预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许凯宋莉莉卢红明范桂莲孙宇
关键词:胃癌缺氧诱导因子-1葡萄糖转运蛋白1免疫组织化学
分析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与盆腔淋巴结转移之间的相关性
2021年
目的:探讨宫颈临床病理特征与盆腔淋巴结转移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本院接收的100例宫颈癌患者,时间选自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对所有患者盆腔淋巴转移状况、肿瘤病理分型、肿瘤组织学类型和生长类型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0例患者中,盆腔淋巴结转移30例,转移率是30.00%;未发生盆腔淋巴结转移70例,未转移率是70.00%。HPV感染、肿瘤大小、临床分期、生长类型方面,转移患者与未转移患者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绝经期和病理分型方面,转移患者与未转移患者之间未见显著差异(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发生与临床分期、高危HPV感染、肿瘤大小、生长类型等存在紧密联系,所以应加强对各项指标的关注,以便及早诊治患者,确保良好的治疗效果。
许凯何苗宋莉莉孙宇
关键词:盆腔淋巴结转移临床病理宫颈癌
探讨根治性前列腺癌病理分期及pT2病理亚分期的意义
2018年
目的对根治性前列腺癌患者的病例分期和p T2病理亚分期进行探讨分析,给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对前列腺癌患者50例开展了分析研究,依照2002/2010年TNM分期系统分期,并对患者电话随访。结果经过分期,有25例p T2患者,15例p T3a期患者,10例p T3b期患者;p T2期患者有3例属于p T2a期,22例属于p T2c期。结论对根治性前列腺癌患者进行病理分期和p T2病理亚分期能够对患者的前列腺状态给予反映,临床中诊断和治疗的价值比较高,p T2病理亚分期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宋莉莉
关键词:根治性前列腺癌病理分期
甲状腺肿瘤冰冻切片在良恶性肿瘤鉴别中的价值分析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分析甲状腺肿瘤冰冻切片在良恶性肿瘤病理检查中的应用价值,以为甲状腺肿瘤临床诊治提供参照凭据。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进行甲状腺肿瘤冰冻切片80份临床资料,以探究甲状腺肿瘤切除术时对肿瘤进行病理诊断的准确方法。结果参与本次研究的80例患者中,64例病理组织中被诊断存在良性病变,13例病理组织被诊断为有恶性甲状腺肿瘤病变,推迟诊断3例。而采用石蜡切片检查后发现良性病变62例,恶性肿瘤14例,其中冰冻漏诊5例,假阴性诊断率为6.25%。病理切片病理组织学类型以甲状腺肿瘤为主,其次为乳头状癌。结论采用冰冻切片手段诊断甲状腺肿瘤良恶性,准确率相对较高,应加强对正确取材方法的应用,进一步提升该方法在甲状腺肿瘤临床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许凯卢红明范桂莲宋莉莉孙宇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良恶性病理检查冰冻切片
不同年龄段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分析
2019年
目的:关于不同年龄段宫颈癌患者的病理特点分析。方法:选择本院在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250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发病年将所有患者分为青年组和中老年组,其中青年组122例,中老年组128例,对患者的特点和宫颈活检组织病理学特点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宫颈外观改变人数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青年组病理学检验腺癌发生率高于中老年组,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青年组的淋巴结转移率高于中老年组,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年轻的宫颈癌群体的病理表现主要为腺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相对较高,临床存活率较低。在治疗患者的过程中,应充分对不同年龄段的宫颈癌患者病理和临床特点进行区分,以便为防治宫颈癌提供可行的依据。
宋莉莉许凯何苗
关键词:不同年龄段宫颈癌病理特点
探讨伴有微乳头结构的早期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
2021年
目的对伴有微乳头结构的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详细的探讨和分析。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110例患有早期胃癌的患者中根据患者病理检查中的微乳头成分(5%的腺癌及以上)筛选出10例伴有微乳头结构的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研究组,剩余的10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相关数据及常规指标,探讨伴有微乳头结构的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年龄、肿瘤平均直径以及肿瘤位置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根据相关数据及指标表示研究组(伴有微乳头结构)的下层浸润率(100.00%)、脉管侵犯率(60.00%)、病理分期Ⅱ~Ⅲ期占比(60.00%)、淋巴结转移率(20.00%)相比对照组(无微乳头结构)的下层浸润率(60.00%)、脉管侵犯率(10.00%)、病理分期Ⅱ~Ⅲ期占比(13.00%)、淋巴结转移率(4.00%)均较高,两组相关数据对比,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无微乳头结构的早期胃癌患者,伴有微乳头结构的患者存在较高的淋巴结转移率、脉管侵犯率,同时患者的病理分期较晚,需要引起相关重视。
孙宇何苗范桂莲许凯卢红明宋莉莉
关键词:早期胃癌临床病理特征淋巴结转移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降期患者改良根治术后放射治疗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后降期且行改良根治术乳腺癌患者接受放射治疗的效果。方法方便选择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86例乳腺癌患者,结合患者是否接受放射治疗,分为甲、乙两组,其中甲组给予新辅助化疗+改良根治术,乙组在甲组治疗方案基础上联合放射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乙组Ki67表达的阳性率低于该组治疗前与同期甲组(P<0.05);乙组有效率、疾病控制率依次32.56%、90.70%,高于甲组的13.95%、60.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65、5.264,P=0.042、0.031<0.05);随访1年,两组患者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84,P=0.547>0.05),乙组WKOQOL-100评分高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54,P=0.471<0.05)。结论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降期患者改良根治手术给予放射治疗,疗效理想,值得推广。
肖月宋莉莉付彧刘冬洁王东
关键词: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改良根治术疗效分析
Fascin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分析Fascin蛋白在人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73例NSCLC手术后组织标本(NSCLC组)及30例癌旁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对两种组织标本进行染色和半定量检测,分析Fascin蛋白在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NSCLC组织中,Fascin蛋白16例强(+),17例(+),18例弱(+),22例(-),阳性率为69.9%;癌旁组26例(-),4例弱(+),阳性率13.3%;NSCLC组织中Fascin蛋白的阳性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显著(P<0.05)。NSCLC组织中的Fascin蛋白阳性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史、肿瘤最大径、组织学类型无关(P>0.05);与患者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化程度具有显著的关系(P<0.05)。结论 NSCLC组织中Fascin蛋白高表达,并且与NSCLC的分期、分化及淋巴结转移有关。
宋莉莉许凯何苗
关键词:FASCIN蛋白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病理特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