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凌云 作品数:23 被引量:61 H指数:4 供职机构: 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贵阳市科学技术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46例恶性肿瘤贫血患者外周血象的检测与分析 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贫血患者外周血象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46例恶性肿瘤贫血患者,52例恶性肿瘤非贫血患者及50例健康人群的血常规指标。结果恶性肿瘤贫血患者表现为MCV正常/RDW升高,RDW明显高于恶性肿瘤非贫血组和正常对照组,MCV在正常范围,但低于恶性肿瘤非贫血组和正常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象表现以白细胞总数升高,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和淋巴细胞百分比降低多见,血小板总数、MPV、PDW比正常对照组高。结论外周血象的变化对恶性肿瘤患者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MCV/RDW的变化能较好地反映其贫血病因学的改变。 王凌云 刘小芳 杜涛 李茗关键词:恶性肿瘤 贫血 外周血象 恶性肿瘤血清叶酸、维生素B_(12)水平测定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2 2013年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血清叶酸(FA)、维生素B12(VitB12)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对23例恶性肿瘤无贫血患者进行了血清FA、VitB12水平检测,并与27例癌性贫血患者及20例正常对照组作比较。结果肿瘤患者血清F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VitB12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恶性肿瘤患者血清FA水平的变化对其病情和预后判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而VitB12的测定似乎临床价值不大。 王凌云 刘小芳 杜涛 刘蕾关键词:恶性肿瘤 叶酸 维生素B12 康复新联合蒙托石散对化疗性黏膜损害的防治作用 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了解康复新对化疗时患者消化道黏膜损害的防护作用。方法采用黏膜保护剂蒙托石散与康复新+蒙托石散分别用于两组化疗患者,比较两组黏膜损害的发生率及程度。结果康复新+蒙托石散组较单纯蒙托石散组黏膜损害发生率低(P<0.05),程度也较低。结论康复新可增加或协同常规黏膜保护的作用,价廉,有临床应用价值。 刘小芳 王凌云 梁愿关键词:康复新 化疗 黏膜损害 恶性肿瘤化疗性贫血51例临床分析 2010年 刘小芳 杜涛 王凌云关键词:恶性肿瘤 肿瘤放化疗 血液系统 46例恶性肿瘤贫血患者外周血象的检测与分析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贫血患者外周血象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用全自动血球分析仪检测46例恶性肿瘤贫血患者,52例恶性肿瘤非贫血患者及50例健康人群的血常规指标。结果:恶性肿瘤贫血患者表现为MCV正常/RDW↑,RDW明显高... 王凌云 刘小芳 杜涛 李茗关键词:恶性肿瘤 贫血 外周血象 文献传递 放疗在急性白血病合并髓外浸润的疗效和预后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合并髓外浸润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4年4月至2023年4月收治的47例急性白血病合并髓外浸润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根据接受的治疗将患者分为放疗组(n=23)与未放疗组(n=24);根据移植前是否有髓外浸润及移植后是否出现孤立髓外复发进行亚组分析,分为移植前放疗组与移植前未放疗组、移植后放疗组与移植后未放疗组;根据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患者治疗方法分为鞘内注射组(n=12)与鞘内注射联合放疗组(n=13)。比较放疗、化疗等方法治疗后患者的局部缓解情况、生存时间及毒副反应。结果急性白血病合并髓外浸润患者中放疗组总生存时间(OS)优于未放疗组(中位OS:706 d vs.151 d,P=0.015);亚组分析显示移植前放疗组OS优于移植前未放疗组(中位OS:592 d vs.386 d,P=0.035);CNSL鞘内注射联合放疗组OS优于鞘内注射组(中位OS:547 d vs.388 d,P=0.045)。放疗组无事件生存时间(EFS)优于未放疗组(中位EFS:175 d vs.50 d,P=0.005)。COX比例风险模型显示,放疗和未放疗对急性白血病合并髓外浸润患者的OS有明显影响,移植前未放疗组相比移植前放疗组死亡风险增加了2.231倍(HR=3.231,95%CI:1.021~10.227,P=0.046)。相比未放疗组,放疗组局部缓解率更高,且具有更低的血液学毒性反应、感染和出血风险。结论放射治疗可迅速缓解急性白血病合并髓外浸润的局部症状,延长这部分患者的生存时间,且血液学毒性反应、感染和出血风险较低。 雷文彬 刘麾 张燕 卢英豪 黄懿 陈莹 高睿 柴笑 詹云 熊杰 王凌云 刘蕾 王季石 赵鹏关键词:急性白血病 髓外浸润 血液学毒性 预后 咳嗽变异型哮喘54例临床分析 咳嗽变异型哮喘(CVA)是以慢性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哮喘的潜在形式.由于症状不典型,极易被误诊为急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而长期接受无效的抗生素治疗,不但使病情迁延,而且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经济负担.99%~100%... 王凌云 周影娜 闻心培关键词:咳嗽变异型哮喘 气道炎症 文献传递 成年人散发型伯基特淋巴瘤/白血病合并骨髓坏死一例并文献复习 2019年 目的探讨成年人散发型伯基特淋巴瘤/白血病合并骨髓坏死的临床和实验室特征。方法对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1例新诊断的成年伯基特淋巴瘤/白血病患者行血常规、骨髓、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影像学等检查,明确诊断后给予R-HyperCVAD/MA方案化疗。结合文献分析此类患者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结果本例成年散发型伯基特淋巴瘤患者主要表现为全身骨痛、高热、多发骨破坏、骨髓侵犯和骨髓坏死,国内报道的病例罕见类似特点,化疗后达完全缓解。结论成年人散发型伯基特淋巴瘤少见,表现为白血病形式且合并骨髓坏死更为罕见。高强度、短疗程的化疗联合利妥昔单抗是有效的治疗方法,而原发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是骨髓坏死治疗的关键措施。 王凌云 雷安会 田瑞卿 刘蕾 刘小芳 杜涛关键词:伯基特淋巴瘤 白血病 骨髓坏死 成年人 血清LTB4及支气管激发试验在咳嗽变异型哮喘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血清LTB4在CVA发病中的作用,CVA气道反应性特点及阳性判定标准,寻找早期发现CVA患者敏感的肺功能指标。方法(1)用ELISA法检测支气管哮喘患者和CVA患者血清LTB4水平,并与正常人相比较;(2)以磷酸组胺为气道激发剂进行支气管激发试验,对CVA患者血清LTB4水平与PC20-FEV1相关性进行分析;(3)观察CVA患者组胺激发前后FEV1、PEF、MMEF的变化并比较三者下降的幅度及同步性。结果(1)支气管哮喘组血清LTB4水平(322.6±46.8pg/ml)高于CVA组(176.1±35.3pg/ml)(P<0.05),且两组患者的血清LTB4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83.8±16.7pg/ml)(P<0.01);(2)CVA患者血清LTB4水平与组胺激发浓度呈负相关(r=-0.769,P<0.01);(3)CVA组患者MMIEF激发后(1.69±0.86L/S)与激发前(3.77±1.85L/S)比较下降显著(P<0.05);仅46.4%的患者PEF与FEV1同步下降,但MMEF与FEV1下降均同步,且FEV1下降值≥20%的患者其MMEF下降值均≥35%,比FEV1下降值≥20%多提早出现。结论(1)CVA与典型哮喘一样均存在着LTB4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但CVA的气道炎症程度较典型哮喘轻;(2)支气管激发试验可作为除外或确诊CVA的有力依据。由于血清LTB4水平与气道反应性的程度相关,提示在无条件进行支气管激发试验时,可检测血清LTB4水平以辅助诊断CVA;(3)MMEF对于以小气道痉挛为主的CVA患者不失为一个早期且敏感的诊断指标,在反映气道高反应性(AHR)发生部位及程度的敏感性上,MMEF>FEV1>PEF。但是否加用PC35-MMEF<8mg/mL为气道反应性增高指标有待进一步证实。 王凌云 周影娜 闻心培关键词:白三烯B4 咳嗽变异性哮喘 气道反应性测定 气道炎症 咳嗽变异型哮喘54例临床分析 2007年 王凌云 周影娜 闻心培关键词:咳嗽变异型哮喘 急慢性支气管炎 气道高反应性 症状不典型 抗菌素治疗 慢性咳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