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姝

作品数:26 被引量:34H指数:4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医科大学校长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 7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0篇细胞
  • 8篇教学
  • 7篇直肠
  • 7篇结直肠
  • 5篇直肠癌
  • 5篇结直肠癌
  • 5篇肠癌
  • 4篇增殖
  • 4篇胚胎
  • 4篇胚胎学
  • 4篇组织学与胚胎...
  • 4篇细胞增殖
  • 4篇CAJAL间...
  • 3篇信号
  • 3篇形态学
  • 3篇藜芦
  • 3篇白藜芦醇
  • 2篇抑癌
  • 2篇抑癌基因
  • 2篇上调

机构

  • 26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体育大学

作者

  • 26篇杨姝
  • 22篇周德山
  • 19篇孙海梅
  • 18篇吴波
  • 15篇季凤清
  • 13篇孙婷怡
  • 4篇郭晓霞
  • 4篇闫继红
  • 4篇李文帅
  • 3篇沈萍
  • 2篇董方
  • 2篇刘晓卉
  • 2篇郭多
  • 1篇杜娟
  • 1篇翁静
  • 1篇刘永
  • 1篇董方
  • 1篇薛红
  • 1篇张秀英
  • 1篇李丹丹

传媒

  • 4篇继续医学教育
  • 4篇医学教育管理
  • 2篇解剖学杂志
  • 2篇中国组织化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基础医学教育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国解剖学会...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6篇2016
  • 8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鼠小肠Cajal间质细胞和氮能与胆碱能神经元的数量和形态生后发育特征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观察出生后至成年小鼠小肠Cajal间质细胞(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ICC)、氮能神经元、胆碱能神经元的发育情况。方法取出生后7d、28d和60d小鼠小肠制作全层铺片,利用(免疫)组织化学等技术分别显示ICC、氮能神经元、胆碱能神经元的数量和形态。结果小鼠生后小肠ICC的数量明显增多,但单位面积细胞数量随小肠长度和面积的增加而降低,在生后28d达到成体水平。而氮能神经元和胆碱能神经元的数量生后即达成体水平,随年龄增加仅见神经突起增长、神经纤维增粗以及神经网络的密度变疏等改变。结论小鼠小肠ICC和胃肠壁内的肠神经系统(enteric nervous system,ENS)神经元的发育并非同步,ICC的发育成熟明显晚于ENS,提示出生后早期局部微环境更易影响ICC的发育与成熟,可能与部分婴幼儿胃肠运动功能障碍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
李丹丹孙婷怡杨姝孙海梅薛红周德山季凤清
关键词:CAJAL间质细胞氮能神经元胆碱能神经元发育
c-kit信号在结直肠黏液性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结直肠癌是目前危害人类健康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致死率分别位居所有恶性肿瘤的第三位和第四位。结直肠黏液性腺癌(colorectal mucinous adenocarcinoma,CRMAC)约占结直肠腺癌的...
沈萍谭俊杨姝孙海梅肖杰王亚希吴波季凤清周德山
全层铺片技术显示胃肠道不同部位Cajal间质细胞
2018年
Cajal间质细胞(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ICC),是西班牙神经解剖学家Santiago Ramony Cajal于1893年首次在胃肠道中发现的一类特殊间质细胞,与胃肠道平滑肌和神经纤维末梢在解剖学上有紧密联系,具有独立功能,既是胃肠起搏细胞,又具有传导神经递质的作用[1]。ICC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的整个消化道管壁内,按分布区域可大致分为:分布于胃、小肠和结肠内的环肌与纵行肌之间的肌间神经丛ICC;位于黏膜下环肌层表面的ICC;位于小肠深肌丛区域的ICC;广泛散布于环肌和纵肌肌束内的ICC[2]。
孙海梅孙婷怡杨姝吴波季凤清周德山
关键词:CAJAL间质细胞胃肠道平滑肌同部位全层CELLSICC
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思政的理念误区与实施方案
2023年
课程思政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趋势。组织学与胚胎学作为重要的医学基础课,对我国医学发展和人才培养具有根基作用与深远影响。故当今之务是开展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思政,构建全方位的育人体系。本文依托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特点,列举了教师教学过程中开展课程思政的一些误解,并分析原因,秉承“专业知识与思政并行,协同育人”理念,着重阐述了相应的课程思政落地实施方案,以期促进专业课教师生成课程思政的创新思维和实践智慧。
孙婷怡孙海梅吴波季凤清周德山杨姝
关键词:组织学与胚胎学
医学研究生组织化学与免疫组织化学实验教学体会被引量:3
2016年
组织化学与免疫组织化学是医学研究生必修的一门主要课程,组化与免疫组化这项技术在学生将来的临床及基础科研工作中将发挥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由知识传授向综合能力培养的转变;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增加学生动手操作机会;带领学生分析实验结果 ;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吴波翁静季凤清郭晓霞孙婷怡杨姝
关键词:组织化学免疫组织化学教学体会
KIT-ELK1-CEA信号轴对结直肠癌细胞耐药性的调控机制研究
<正>我国结直肠癌(CRC)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已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化疗是CRC的首选治疗方式之一;然而由于CRC在生物学上的高度异质性,CRC患者极易出现化疗耐药,成为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寻找CRC化疗耐药的原因...
马健刘晓卉陈虹杨姝周德山
文献传递
优化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方法的建立被引量:2
2018年
人脐带血(human umbilical cord blood, HUCB)是胎儿出生时脐带内及胎盘近胎儿一侧血管内的血液,已有研究证明人脐血中含有丰富的造血干细胞及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cord blood-mesenchymal stem cells,CB-MSCs)其形态和生物学特点与骨髓MSCs极为相似,同样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潜能,在一定的实验条件下可以分化为骨、脂肪、肌肉,甚至可以跨胚层分化为神经样细胞 ,这就为细胞移植提供了一种新的种子细胞来源。
孙海梅杨姝吴波孙婷怡周德山季凤清
关键词:脐血间充质干细胞人脐血CELLS多向分化人脐带血MSCS
白藜芦醇与奥沙利铂联合应用抑制结直肠癌细胞增殖的机制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白藜芦醇与奥沙利铂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系增殖的作用机制。方法:单独或联合应用奥沙利铂和白藜芦醇处理人结肠癌细胞系HCT-116和HT-29,CCK-8实验检测肿瘤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应用慢病毒介导使HCT-116细胞过表达miR-34c,再用奥沙利铂处理,检测肿瘤细胞的活力和凋亡;建立结直肠癌皮下荷瘤裸鼠模型,分别给予二甲基亚砜、奥沙利铂、白藜芦醇及白藜芦醇+奥沙利铂,制作肿瘤组织石蜡切片进行Ki67染色并计数。结果:与单独应用奥沙利铂或白藜芦醇相比,联合应用奥沙利铂和白藜芦醇更显著抑制HCT-116细胞的活力,细胞阻滞在G1期。荷瘤裸鼠实验同样显示奥沙利铂和白藜芦醇联合应用较单独应用时Ki67阳性率减少。结论:联合应用奥沙利铂和白藜芦醇具有协同抑制结直肠癌细胞增殖的作用,其可能机制与白藜芦醇促进结直肠癌细胞抑癌基因miR--34c表达有关。
常环环杨姝李文帅孙海梅吴波周德山
关键词:白藜芦醇奥沙利铂结直肠癌
关于留学生《组织与胚胎学》实习课教学方法的探讨被引量:4
2017年
提高留学生的教学质量是顺应医学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需要。《组织与胚胎学》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形态学课程,实习课尤为重要。就留学生《组织与胚胎学》实习课的教学情况,结合留学生自身的特点,从教学内容的安排,课前准备,教材选用,优化教学手段及如何提高留学生学习兴趣和纪律性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为提高留学生《组织与胚胎学》实习课教学效果提供经验。
闫继红杨姝吴波孙婷怡周德山
关键词:留学生教学方法
c-kit信号在结直肠黏液性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与机制
结直肠黏液性腺癌(colorectal mucinous adenocarcinoma,CRMAC)约占结直肠腺癌的20%,其肿瘤组织内含有大量的细胞外黏液,肿瘤恶性程度高,侵袭及转移能力强,患者预后较差,但有关CRMA...
沈萍谭俊杨姝孙海梅肖杰王亚希天波季凤清周德山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