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静
- 作品数:9 被引量:57H指数:2
- 供职机构:重庆三峡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原发乳腺淋巴瘤的表现与诊治分析
- 2017年
- 目的:探析原发性乳腺淋巴瘤(PBL)的临床表现与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8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11例原发性乳腺淋巴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的11例患者中,2例表现为乳房肿胀、9例为乳腺肿物;经手术+放化疗治疗后,8例显效,2例有效,1例无效,治疗有效率为90.9%;随访5年,6例复发,复发率为54.54%,5例死亡,死亡率为45.45%,生存率为54.55%(10/11)。结论:PBL的临床表现主要为乳腺肿物,采用手术+化放疗治疗的方法,可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病死率。
- 王明霞陈静熊鑫
- 关键词:原发性乳腺淋巴瘤
- 要氏综合征临床和基因型特点及与其他NOD2相关疾病比较
- 2019年
- 目的 分析中国汉族人要氏综合征(YAOS)的临床特点和基因型,并与其他核苷酸寡聚化结构域(NOD)2的临床特点和基因型进行比较,提出鉴别要点。方法 2015年8月至2018年11月,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成人(年龄≥16岁)自身炎症性疾病中心确诊6例YAOS-患者,5例Blau综合征(BS)患者,并按比例在同期北京协和医院住院患者中随机抽取20例成人(年龄≥16岁)克罗恩病(CD)患者作为对照,收集其临床资料,并对所有YAOS和BS患者进行包含自身炎症性疾病致病基因在内的全基因外显子二代测序,CD组患者的基因型参考欧洲人群。对YAOS的临床特点和基因型进行总结,并与BS和CD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YAOS女性多见,成年起病,均为散发病例,主要临床表现包括周期性发热(6例,100%)、关节炎/痛(4例,66.7%)、消化道症状(3例,50%)、下肢浮肿(3例,50%)、皮疹(2例,33.3%)、口干眼干(1例,16.7%)以及浆膜炎(1例,16.7%)。6例YAOS患者共检测出5种NOD2基因变异:Q902K和R471C各2例,Y514H、K818Q和R541P各1例。1例患者为复合杂合突变,其余5例均为杂合突变。YAOS、BS和CD三种NOD2相关疾病在性别比例、起病年龄、自身炎症性疾病家族史方面存在差异(P<0.05)。三种NOD2相关疾病发热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皮疹、关节痛/炎、消化道症状、眼炎和下肢浮肿的发生率存在差异(P<0.05)。YAOS患者NOD2基因变异位点位于外显子7和外显子4,BS均位于外显子4。结论 YAOS是一种与NOD2相关的自身炎症性疾病,可以见于中国汉族人。YAOS主要表现为成人起病的反复发热,伴皮疹、关节痛/炎、消化道症状、下肢浮肿等。YAOS与另外两种NOD2相关疾病BS和CD的临床特点和基因型不同。
- 陈静陈静焦洋焦洋李骥
- 关键词:克罗恩病
- 原发性骨膜增生厚皮症1例
- 2018年
- 骨膜增生厚皮症是一种少见的疾病,临床以皮肤肥厚皱褶、回状头皮、面部皮脂溢出、骨膜增厚、杵状指、关节肿胀、疼痛及手足多汗为主要表现。现将笔者诊断1例骨膜增生厚皮症报告如下。1病历摘要患者男,23岁。双手足指(趾)末端、双膝及双踝关节皮肤进行性增厚、肢端肥大6年,关节疼痛2个月,于2015年5月2日来我院就诊。患者6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手足指(趾)末端皮肤增厚伴肢端肥大,指尖渐呈鼓槌状。
- 李学荣陈永平张榜硕陈静
- 关键词:骨膜增生厚皮症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迁移应激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迁移应激现状水平,并分析迁移应激的影响因素,旨在为预防和减轻AMI患者的迁移应激提供参考。方法:2017年7月1日~12月31日,采用便利抽样法,对98例AMI患者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迁移应激量表进行调查。结果:AMI患者迁移应激总分为(68.87±6.925)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ICU治疗时间、入院方式、宗教信仰、服务满意度、急诊PCI时间、受教育程度为AMI患者迁移应激的影响因素(P<0.01,P<0.05)。结论:AMI患者处于低水平迁移应激,ICU治疗时间长、120转诊入院、宗教信仰、服务满意度低、急诊PCI时间长、受教育程度低的AMI患者迁移应激水平较低。
- 龙春花李莎莎涂雪梅马士容陈静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 地中海饮食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缓解期保护效应探讨被引量:1
- 2018年
- 探讨地中海饮食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保护效应,该饮食结构中的食物能够辅助药物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因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引起的高血压、高血糖、脂代谢紊乱、电解质紊乱等,同时通过其抗氧化自由基、保护心血管系统、抑制血栓形成等途径协助药物控制和预防疾病的复发。
- 李学荣陈静陈永平张榜硕张传蓉徐辉邓玲
-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地中海饮食
- 艾拉莫德联合依那西普对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CD4^+、CD8^+T细胞及免疫球蛋白的影响被引量:36
- 2018年
- 目的研究艾拉莫德联合依那西普对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resistant rheumatoid arthritis,RRA)患者CD4^+、CD8^+T细胞及免疫球蛋白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60例RRA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试验组口服艾拉莫德片,25 mg/次,每日2次,同时给予依那西普25 mg皮下注射,每周2次;对照组给予依那西普25 mg皮下注射,每周2次;疗程为12周。分别采用四色流式细胞术和免疫比浊法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CD4^+T、CD8^+T、CD4^+/CD8^+以及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指标,同时观察试验过程的不良反应。计算治疗前后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分数(DAS28),检测C反应蛋白(CPR)、类风湿因子(RF)。结果 12周后,试验组患者CD4^+、CD4^+/CD8^+值较对照组升高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水平较对照组下降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CD8^+T水平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DAS28、ESR、CPR、RF指标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IgG、IgA、IgM指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拉莫德联合依那西普治疗RRA可能通过调节患者CD4^+/CD8^+T细胞免疫失衡、降低免疫球蛋白而发挥治疗作用。
- 李学荣陈永平张榜硕陈静徐辉王胜张传蓉杨毅
- 关键词:艾拉莫德依那西普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
- 双导师制教学在心血管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被引量:18
- 2018年
- 目的探讨双导师制教学在心血管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分别选取我院心血管内科在2016年1至12月和2017年1至12月期间接收的规培医师各40人作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带教模式;观察组采用双导师制培养模式,即给每名规培医师指派一名理论导师和一名技能导师,按照教学组制定的教学计划展开带教培养,轮转结束后对培训效果进行问卷调查,并与往年传统带教模式的培训效果进行对比分析。采用SPSS20.0进行非参数Mann—Whitney检验。结果双导师制培养模式下,规培医师对心内科常见疾病的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的掌握情况明显改善,观察组医师的理论知识完全掌握率达42.5%、临床技能完全掌握率达35.0%,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医师的15.0%和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医师的医患沟通能力提高效果(明显提高+有一定提高)显著优于对照组(92.5%vs.77.5%,P<0.05)、对培训的满意度(非常满意+比较满意)显著高于对照组(82.5%vs60.0%,P<0.05);82.5%的观察组医师认为培训安排合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2.5%(P<0.05)。结论双导师制教学在心血管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确切,有助于提高规培医师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提高医患沟通能力,对规培带教教师和规培教学安排更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 米庆邵江杨建军宋盈涂雪梅陈静
- 关键词:双导师制心血管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 锌指蛋白KLF4在HL-60细胞中的表达和作用
- 2015年
- 目的研究锌指蛋白KLF4 在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细胞株(HL-60)和正常人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进一步探讨KLF4 在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CR,FQ-PCR)和荧光免疫组化技术,分析正常人组和HL-60 细胞株组的锌指蛋白表达量.结论:锌指蛋白KLF4mRNA 及KLF4 蛋白在HL-60 细胞株表达明显降低,提示KLF4 可能在APL 发生发展中有作用.
- 王明霞李晓明张榜硕陈静
- 关键词:锌指蛋白白血病HL-60肿瘤抑制
- 来那度胺诱导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凋亡机制
- 2018年
- 目的探讨来那度胺通过降解转录因子伊卡洛斯家族锌指蛋白(Ikaros family zinc finger,IKZF)1、IKZF3诱导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对数生长期人源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RPMI 8226细胞分为0μmol/L组、1μmol/L组、2.5μmol/L组、5μmol/L组、10μmol/L组、20μmol/L组,分别添加浓度为0、1、2.5、5、10、20μmol/L来那度胺至细胞培养基中,培养24h后采用台盼蓝染色法测定各组细胞活力,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情况,应用实时PCR检测各组细胞CRBN mRNA表达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细胞内IKZF1、IKZF3、干扰素调节因子4(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 4,IRF4)、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0μmol/L组、1μmol/L组、2.5μmol/L组、5μmol/L组、10μmol/L组、20μmol/L组的RPMI 8226细胞生存率[(100.00±0.00)%、(98.25±0.63)%、(80.02±2.37)%、(57.24±4.55)%、(22.86±4.13)%、(18.41±3.06)%]依次降低,细胞凋亡率[0、(1.88±0.21)%、(18.64±3.50)%、(41.04±5.62)%、(70.49±10.11)%、(79.70±12.35)%]依次升高,CRBN mRNA上调倍数(0、0.68±0.11、1.35±0.24、2.23±0.30、2.99±0.35、3.21±0.38)依次升高,IKZF1[(36.75±3.04)、(33.18±3.11)、(30.55±3.84)、(28.71±2.18)、(25.60±2.05)、(20.44±1.84)μg/L]、IKZF3[(41.04±3.13)、(38.26±3.45)、(33.60±3.02)、(30.58±2.87)、(22.03±2.22)、(19.66±2.15)μg/L]、IRF4[(12.30±1.65)、(11.66±1.33)、(10.24±0.87)、(8.35±1.21)、(6.04±1.03)、(5.74±1.00)μg/L]和IL-2[(8.63±1.21)、(8.02±1.15)、(6.80±0.96)、(5.34±0.69)、(4.87±0.52)、(4.22±0.37)μg/L]水平依次降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来那度胺可调节CRL4-CRBN复合物的活性,增加转录因子IKZF1和IKZF3的泛素化,降低IKZF1和IKZF3蛋白活性,下调IRF4、IL-2蛋白表达水平,最终诱导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凋亡。
- 杨毅李学荣邓玲陈静王胜张榜硕
-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来那度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