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露
- 作品数:8 被引量:33H指数:3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巨噬细胞加帽蛋白对结直肠癌生物学特性的作用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了解巨噬细胞加帽蛋白(CapG)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9月10日至2016年3月2日行结直肠癌手术治疗的8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组织标本,其中结直肠癌组织标本84份,结直肠癌旁正常组织(对照)19份。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结直肠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CapG的表达情况。将结直肠癌HCT116细胞分为阴性对照组和小干扰RNA组,分别转染阴性对照序列和靶向CapG的序列。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干扰效果。采用MTT法、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细胞迁移实验检测干扰CapG后对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统计学分析分别采用t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和Kruskal-Wallis H检验。结果CapG在结直肠癌组织的阳性表达率为95%(80/84),高于癌旁正常组织(5/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6.123, P=0.023)。CapG在结直肠癌患者不同发生部位、有无淋巴结转移、不同分化程度和不同临床分期中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10.683,U=2.668,H=12.182,U=-3.247;P均〈0.05)。阴性对照组和小干扰RNA组的HCT116细胞增殖速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小干扰RNA组HCT116细胞株的划痕愈合率为(27.40±1.58)%,低于阴性对照组的(64.40±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790, P〈0.01)。小干扰RNA组HCT116细胞株的穿膜细胞数为57.0±2.0,少于阴性对照组的110.0±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290, P〈0.01)。结论结直肠癌组织中CapG表达增高,其高表达可能与结直肠癌的转移密切相关。
- 伍威陈敬地黄振鹏丁千山吴露邓云超于皆平罗和生于红刚
-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RNA干扰细胞增殖细胞运动
- 干扰AGXT2L1表达对肝细胞癌细胞运动、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研究AGXT2L1是否能够影响肝细胞癌细胞系的运动、迁移和侵袭。方法:设计并构建AGXT2L1的靶向siRNA,验证敲低效果后,采用划痕愈合实验观察细胞的二维运动能力,采用Transwell实验观察细胞的三维迁移能力,采用带基质胶的Transwell实验观察细胞的侵袭能力。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干扰AGXT2L1的表达可以显著抑制两种肝细胞癌细胞系(97H和HCCLM3)的运动、迁移和侵袭能力。结论:AGXT2L1具有调控肝细胞癌细胞运动、迁移和侵袭的功能,说明AGXT2L1可能在肝细胞癌的转移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AGXT2L1是治疗肝细胞癌的潜在靶标。
- 亢舰丁千山戴金芬张韵婷李艳霞吴露于红刚董卫国
- 关键词:肝细胞癌迁移
-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早期大肠癌及癌前病变治疗中的价值被引量:22
- 2018年
-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大肠早期癌及癌前病变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至2017年6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接受ESD治疗的108例大肠早期癌及癌前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病灶特征、术后病理特征、术中与术后并发症、术后随访等情况。结果10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ESD治疗,中位手术时间为45rain。术中穿孔3例(2.8%),术后无迟发性穿孔,术后迟发性出血3例(2.8%)。术后病理提示管状腺瘤41例(38.0%)、绒毛状腺瘤4例(3.7%)、绒毛状管状腺瘤39例(36.1%),其中伴有低级别上皮内瘤变41例(38.0%)、伴有高级别上皮内瘤变16例(14.8%);腺癌19例(17.6%),包括高分化11例、中分化5例、低分化3例;其他病理类型5例(4.6%)。病灶均为完整切除,其中整块切除100例(92.3%)。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8.1个月,在此期间未发现复发病例。结论ESD治疗早期大肠癌及癌前病变是安全、有效的。完善术前评估,加强手术技能,分析术后病理特征及定期随访是提高ESD治疗质量的重要保障。
- 吴露周巍邓云超杨冬梅吴练练魏肖蒋泽营于皆平于红刚
-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风险评估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 Apatinib对人胰腺癌细胞增殖、侵袭转移的影响及意义
- 吴露
- 干扰ETNPPL表达对肝细胞癌增殖的影响
- 2016年
- 目的:研究ETNPPL是否能够影响肝细胞癌细胞系的增殖表型如细胞活性和克隆形成。方法:Western blot检测ETNPPL在不同肝细胞癌细胞系中的基础表达量后,设计并构建ETNPPL的靶向siRNA,验证敲低效果,采用CCK-8实验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观察细胞的增殖能力。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干扰ETNPPL的表达可以显著抑制肝细胞癌细胞系97H和LM3的增殖能力(P<0.05)和克隆形成能力(P<0.05)。结论:ETNPPL具有调控肝细胞癌细胞增殖和克隆形成能力的功能;ETNPPL可能是治疗肝细胞癌的一个潜在靶点。
- 张文斐丁千山戴金芬亢舰吴露于红刚陈谦学
- 关键词:肝细胞癌增殖克隆形成
- PTEN通过调节Paxillin促进胃癌细胞的运动和迁移机制研究
- 杨东梅史志猛邓云超吴露
- 磷脂酰乙醇胺N-甲基转移酶在肝脏疾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7年
- 磷脂酰乙醇胺N-甲基转移酶(PEMT)能够催化磷脂酰乙醇胺(PE)转化为磷脂酰胆碱(PC),并参与肝细胞内多种代谢反应,与肝脂质代谢、内质网应激反应及细胞自噬等过程均密切相关。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PEMT酶活性的异常能促进脂肪肝炎、肝衰竭、肝癌等多种疾病的发展。文章对PEMT在肝脏疾病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 吴露于红刚
-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肝炎脂质代谢自噬
-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结直肠肿瘤的回顾性研究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评价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结直肠肿瘤的临床价值,并探讨手术时间的影响因素。方法2014年1月至2015年9月间,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科行ESD治疗的74例结直肠肿瘤病例纳入回顾性分析,总结ESD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随访结果,并对可能影响手术时间的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ESD的一次性整块切除率为97.30%(72/74),组织学治愈性切除率为89.19%(66/74)。8例组织学非治愈性切除者中,2例病变浸润较深(SM2)追加开腹手术,其余6例病理结果提示腺瘤予严密随访。74例无一例发生术中急性出血,4例(5.41%,4/74)术后延迟出血,经内镜下止血成功,4例(5.41%,4/74)术中穿孔于内镜下成功闭合,术后无一例出现气腹并发症。随访15~35个月,无复发及异时病灶发生。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肿瘤大小是影响ESD手术时间的主要因素(P=0.000)。结论ESD作为一种微创治疗方法,治疗结直肠肿瘤安全有效,手术时间的长短主要取决于肿瘤大小。
- 刘青青史志猛于红刚吴露王政强
-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内镜治疗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并发症手术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