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石 作品数:5 被引量:7 H指数:1 供职机构: 解放军第303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IL-6、TNF-α在高血压脑出血中含量变化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通过测定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静脉血清及颅内血肿液中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了解这些炎症因子与脑出血病灶及外周血之间的关系。方法:在高血压脑出血后24h,72h,7d和14d取80例患者静脉血清及血肿液检测IL-6、TNF-α的含量(实验组),并与30例正常体检的患者(对照组)对比。结果: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肿液IL-6、TNF-α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人群静脉血,而且还显著高于实验组患者本身静脉血。实验组患者静脉血清中IL-6、TNF-α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人群静脉血清且病情越重几种炎症因子水平越高。脑出血不同时期静脉血清IL-6、TNF-α含量比较,在72小时最高,此后呈下降趋势。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IL-6、TNF-α参与了脑出血的炎症反应,是脑出血后脑组织损伤的重要机制之一。 玉石 陈文斗 李春森 张志彬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 炎症反应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高血压脑出血不同手术方式对血凝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INCH)不同手术方式对术前术后血凝功能的影响及预后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脑出血手术患者,根据术式不同分为大骨窗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18例)、小骨窗血肿清除引流组(35例)与微创穿刺碎吸流+尿激酶组(27例),计算三组术后血肿复发率,并检测术前术后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1T)、激活凝血酶原时间(APTr)及纤维蛋白含量(FIB),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微创组血肿再发率15%明显低于大骨窗组33%及小骨窗组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大骨窗组与小骨窗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凝血机制的检测提示术前血凝异常者占10%,微创组术前术后凝血指标未见明显改变,大骨窗组术后血凝发生变化率22%,DIC发生率16.7%,小骨窗组血凝发生变化率14%,DIC发生率11.4%,组与组之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早期可存在血凝异常,血肿再发率与血凝异常相关;微创血肿碎吸术+尿激酶治疗对血凝机制无明显影响,血肿复发率低,预后佳,大骨窗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对血凝影响最大,DIC发生率最高,血肿再发率高,但与小骨窗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微创血肿碎吸术+尿激酶对存在血凝异常的HICH患者尤其适用。 玉石 陈文斗 李春森 张志彬 廖贤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 凝血功能 手术 血肿复发 神经干细胞移植在脊髓损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神经干细胞移植在脊髓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1-10—2012-10在我院治疗的13例急性脊髓损伤患者进行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移植前脊髓损伤程度根据ASIA 2011标准进行,并由专业人员进行评分与复核。第一次移植为静脉方式给予干细胞混悬液25mL(干细胞数量约1×107个);其余5次用腰椎穿刺方式给予同等剂量神经干细胞数目注入蛛网膜下腔,每次间隔5d,在间隔期间进行PT、针灸等康复训练。完成移植后随访3个月,再次进行ASIA评分并观察疗效。结果与移植前相比,患者移植后3个月运动评分差异不明显(P>0.05);而感觉功能改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干细胞的生物学功能突出,在脊髓损伤中能有良好的修复能力。但神经干细胞移植在脊髓损伤的临床治疗上目前仍然处于起步阶段,需进一步临床验证和研究。 陈文斗 玉石 谢乔林 黄锦丰 宾杰 解放军第303医院神经外科,南宁,530021)关键词:神经干细胞移植 脊髓损伤 中、后颅窝底软骨脊索瘤误诊为三叉神经鞘瘤1例 2016年 1病例资料
患者,男,56岁,因右眼闭合不全伴口角左歪20 d入院。外院头颅MRI示跨右侧中、后颅窝占位性病变,首先考虑神经源性肿瘤,不排除软骨源性及转移性肿瘤;右侧中耳乳突、左侧蝶窦炎症。为进一步诊治转入我院。 玉石 陈文斗 黄锦丰关键词:颅底 误诊 神经中轴钙化性假瘤1例 2015年 神经中轴钙化性假瘤(calcifying pseudoneoplasms of the neuraxis,CAPNON)又称中枢神经系统纤维骨病变,是发生于神经中轴非常罕见的良性疾病。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CAPNON患者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1病例资料患者,男,26岁,因发作性四肢抽搐17年入院。入院时体格检查未见神经系统阳性体征。头颅CT平扫示左侧额叶占,呈钙化表现(图1A)。 凌国源 玉石 杨建均 聂峰 黄锦丰 陈文斗关键词:病理 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