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宇

作品数:9 被引量:37H指数:3
供职机构:安徽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软科学研究计划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多态
  • 3篇色谱
  • 3篇色谱法
  • 3篇基因
  • 3篇高效液相
  • 2篇多态性
  • 2篇血药
  • 2篇血药浓度
  • 2篇药浓度
  • 2篇叶酸
  • 2篇液相色谱
  • 2篇液相色谱法
  • 2篇用药
  • 2篇强直
  • 2篇强直性
  • 2篇强直性脊柱炎
  • 2篇相色谱
  • 2篇淋巴
  • 2篇康唑
  • 2篇雷公藤

机构

  • 8篇安徽中医药大...
  • 7篇安徽省立医院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蚌埠医学院第...
  • 1篇淮南市朝阳医...

作者

  • 9篇李宇
  • 5篇史天陆
  • 5篇张蕾
  • 5篇张永煌
  • 4篇邓明影
  • 4篇陈卫东
  • 3篇姜玲
  • 1篇张善堂
  • 1篇桑冉
  • 1篇杨昭毅
  • 1篇俞吉
  • 1篇朱裕林
  • 1篇朱瑞

传媒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药物不良反应...
  • 1篇安徽医药
  • 1篇中国医院用药...
  • 1篇安徽中医药大...

年份

  • 1篇2017
  • 6篇2016
  • 2篇2015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浆中伏立康唑的浓度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eversed Phase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RP-HPLC)测定人血浆中伏立康唑的浓度。方法 Syncronis C_(18)柱(5μm,4.6 mm×250 mm);流动相:0.025 mol·L^(-1)磷酸二氢钾缓冲溶液p H=5.25(加三乙胺62.5μL)∶乙腈∶甲醇=35∶45∶20;流速:1.0 m L·min^(-1);紫外检测波长260 nm;柱温:30℃,以酮康唑为内标,血浆样品经乙腈沉淀蛋白,20μL进样检测。结果伏立康唑血浆浓度在0.2~10 m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LLOQ为0.2 mg·L^(-1),标准曲线为As=0.460 9C+0.0301(r^2=0.999 6,n=5),低浓度、中浓度、高浓度的日内和日间变异RSD均小于7%,准确度范围为98%~103%,提取回收率在86%~95%。稳定性考察RSD<8%。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和准确度均较高,稳定性好,适用于伏立康唑血药浓度检测,为临床实施伏立康唑的个体化药物治疗提供依据。
李宇张蕾邓明影张永煌陈卫东史天陆
关键词:色谱法反相伏立康唑
MTHFR基因多态性在叶酸代谢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是叶酸-甲硫氨酸代谢途径中的关键酶,参与机体重要的代谢过程。大量研究发现MTHFR基因多态性可能会引起引起新生儿出生缺陷、心脑血管和生殖相关疾病、精神类疾病、癌症等疾病的发生,因此我们就近年来对MTH...
李宇张蕾邓明影张永煌赵晓晓史天陆
关键词:MTHFR基因多态性叶酸代谢个体化用药
文献传递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C677T和A1298C多态性与甲氨蝶呤致血液系统不良反应关系的Meta分析被引量:12
2016年
目的:评价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C677T和A1298C多态性与甲氨蝶呤(MTX)致血液系统不良反应的关系。方法检索PubMed、science Direct、Web of science、CNKI、VIP、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等数据库,收集建库至2015年8月收录的MTHFR基因C677T和A1298C多态性与MTX致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血液系统不良反应关系的文献。依据sTREGA标准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以OR及其95%GI表示。结果纳入与MTHFR C677T有关文献21篇,患者共1684例;与 MTHFR A1298C有关文献15篇,患者共1317例。文献质量评价结果显示纳入的研究结果可靠(评分均≥3分)。Meta分析结果显示,携带MTHFR C677T基因突变型(CT+TT)的患者使用MTX后发生骨髓抑制的风险高于携带野生型(CC)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2.1%(88/169)比55.7%(123/221),OR=0.63,95%GI:0.40~0.97, P=0.04];携带MTHFR A1298C基因野生型(AA)的患者使用MTX后发生白细胞减少的风险高于携带突变型(AC+CC)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1.6%(83/161)比43.8%(84/192),OR=1.68,95%GI:1.07~2.63,P=0.02]。结论 MTHFR基因C677T和A1298C多态性与MTX致血液系统不良反应有一定相关性。应用MTX治疗,携带MTHFR基因C677T突变型的ALL患者更易发生骨髓抑制,携带MTHFR基因A1298C野生型的患者更易发生白细胞减少。
史天陆张永煌李宇张蕾邓明影姜玲
关键词: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甲氨蝶呤META分析
亚洲人群MTHFR基因rs1801133、rs1801131多态性与甲氨蝶呤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安全性的系统性评价
:系统性评价亚洲人群MTHFR基因rs1801133、rs1801131基因多态性与甲氨蝶呤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安全性的关系. 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Science Direct、Cochrane Lib...
张永煌张蕾邓明影李宇姜玲史天陆
关键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甲氨蝶呤安全性评价
基于CYP2C19基因多态性检测与血药浓度监测的伏立康唑临床个体化用药研究
目的:通过建立人血浆中伏立康唑浓度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和CYP2C19基因型检测方法,探讨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伏立康唑血药浓度、有效性及安全性的影响;同时,结合CYP2C19基因检测和血药浓度监测等结果来综合评估伏...
李宇
关键词:伏立康唑CYP2C19血药浓度监测个体化
文献传递
雷公藤多苷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及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李宇
雷公藤多苷片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及安全性的系统评价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系统评价雷公藤多苷片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Cochrane、Sciencedirect、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15年12月。由2名评价者按照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以及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方法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后,采用Rev Man 5.1软件进行文献荟萃(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4篇文献、99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疗效方面,雷公藤多苷片组与化学药组患者在总有效率、Bath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指数、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C反应蛋白、Schober试验指标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雷公藤多苷片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低于中药复方组,且C反应蛋白、Schober试验指标的均数明显小于中药复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其他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安全性方面,雷公藤多苷片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化学药组(OR=2.30,95%CI=1.23~4.29,P=0.009),且明显高于中药复方组(OR=2.85,95%CI=1.54~5.26,P=0.000 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雷公藤多苷片对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是有效的,疗效与化学药相当,但雷公藤多苷片的不良反应较多;尚需合理设计、严格执行的多中心、大样本且随访时间足够长的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证实。
李宇史天陆张永煌张蕾邓明影姜玲陈卫东
关键词:雷公藤多苷片强直性脊柱炎疗效安全性META分析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骨疏灵颗粒中淫羊藿苷和β-蜕皮甾酮的含量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同时测定骨疏灵颗粒中淫羊藿苷和β-蜕皮甾酮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Waters BEH130C18色谱柱(250mm×4.6mm,3.5μm);以乙腈-0.1%甲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60nm。结果淫羊藿苷和β-蜕皮甾酮分别在0.0125-0.125mg/mL(r=0.9998)和0.005-0.15mg/mL(r=0.9996)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69%和100.16%(n=6),RSD分别为1.69%和1.43%(n=6)。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为骨疏灵颗粒的质量控制提供实验依据。
俞吉朱裕林朱瑞桑冉李宇陈卫东
关键词:淫羊藿苷高效液相色谱法
重症感染患者血清中利奈唑胺的浓度测定与临床应用评价被引量:15
2016年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清中利奈唑胺浓度,应用于重症感染患者治疗药物监测,为其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医院ICU使用利奈唑胺进行抗感染治疗的患者资料,自给药第2天起,每次给药前采集1~2ml静脉血于非抗凝管中送检,采用建立的HPLC法检测重症感染患者的利奈唑胺谷值浓度;色谱柱:Hypersil ODS2柱(5μm,250 mm×4.6 mm);流动相:乙腈-0.01%磷酸(27∶73,v/v);流速:1.0ml/min;紫外检测波长:254nm,将建立的方法应用于重症感染患者血清中利奈唑胺的谷浓度测定。结果血清中利奈唑胺在0.1~30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7),定量下限为0.1μg/ml;8例应用利奈唑胺治疗患者中的谷值浓度变化明显,谷浓度变化为1.97~6.37μg/ml。结论 HPLC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样品稳定性良好,适用于利奈唑胺的临床血药浓度检测、生物利用度和药代动力学研究,重症感染患者体内利奈唑胺的血药浓度变化较大,有必要开展治疗药物浓度监测并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
张永煌张善堂张蕾李宇杨昭毅陈卫东史天陆
关键词:利奈唑胺高效液相色谱法血药浓度重症感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