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汪晓明

作品数:12 被引量:68H指数:5
供职机构: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术后
  • 3篇切除
  • 3篇切除术
  • 3篇腹腔
  • 3篇腹腔镜
  • 2篇单侧
  • 2篇豆状核
  • 2篇豆状核变性
  • 2篇多媒体
  • 2篇脾切除
  • 2篇脾切除术
  • 2篇脾切除术后
  • 2篇切除术后
  • 2篇中央区
  • 2篇中医
  • 2篇中医外科
  • 2篇中医外科学
  • 2篇淋巴
  • 2篇淋巴结
  • 2篇门静脉

机构

  • 12篇安徽中医药大...
  • 2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安徽中医药大...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作者

  • 12篇汪晓明
  • 5篇徐余兴
  • 4篇帅剑锋
  • 4篇于庆生
  • 4篇梁启新
  • 4篇鲁长文
  • 3篇郭旗
  • 2篇张琦
  • 1篇汪会
  • 1篇易维真
  • 1篇石健
  • 1篇谢伟华

传媒

  • 4篇中医药临床杂...
  • 3篇肝胆外科杂志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安徽医学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华疝和腹壁...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单侧cN0甲状腺乳头状癌颈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单侧cN0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颈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7月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的76例单侧cN0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根据术后病理分为中央区淋巴结阳性组(32例),中央区淋巴结阴性组(44例),通过单因素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年龄、性别)、影像学资料(肿瘤位置、边界形态、是否钙化、纵横比)、病理资料(病灶数目、包膜侵犯、周围肌肉侵犯情况)及实验室检测数据[术前促甲状腺激素(TSH)、抗-甲状腺过氧物酶抗体(ANTI-TPO)和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ANTI-TG)水平]等指标的差异,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发生颈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计算危险因素预测颈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曲线下面积(AUC)。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最大径、年龄、肿瘤位置、术前TSH值以及是否多灶是颈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肿瘤最大径、年龄、术前TSH值预测患者出现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AUC分别为0.689、0.672、0.700,截点分别为0.85 cm、41.5岁、1.35 mIU/L。结论患者肿瘤最大径、术前TSH值、年龄、肿瘤位置、是否多灶是单侧cN0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肿瘤最大径、年龄、术前TSH值可用于预测中央区淋巴结转移。
徐余兴帅剑锋汪会汪晓明鲁长文高翔孙康
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根治术临床对比观察
2016年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和开腹直肠癌根治术在直肠癌外科手术治疗中的优劣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5年6月成功完成的直肠癌根治术77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及开腹直肠癌根治术分别为36例及41例。对2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腹腔引流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保肛率和术后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腹腔镜组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腹腔引流量、术后排气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开腹组;2组的保肛率、病理检出淋巴结数目和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和传统开腹手术都是切实可靠、术式安全的治疗方法,其相比传统开腹手术在淋巴结清扫以及术后并发症上无明显差异,但因其创伤性小、恢复快等优点,该术式已被广大医生所接受和使用。
徐余兴梁启新汪晓明于庆生鲁长文郭旗
关键词:直肠癌直肠癌根治术腹腔镜检查病例对照研究
多媒体组合教学模式在《中医外科学》理论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观察多媒体组合教学模式在中医外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探讨如何将现代多媒体技术和中医外科教学有机的结合。方法:选择2012级中医临床学院涉外班(57例)和妇产班(55例),2个班学生共112例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在2014—2015学年第1学期《中医外科学》开课之前,将中医临床学院涉外班57例确定为实验组、中医妇产班55例确定为对照组,实验组采用的教学模式为多媒体组合方式,对照组采用的教学模式为传统讲授法的方式。学期结束后以期末考试成绩和问卷调查为比较内容,问卷调查以匿名方式进行,对2组问卷评分进行比较。结果:理论考试成绩实验组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匿名问卷调查在重点突出、进度适中2项,2组无显著性差异;在学习兴趣,学习效率,自学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注意力集中,师生关系和课堂气氛、多媒体组合教学法是否欢迎和接受7项,实验组优于对照组;课堂笔记项,对照组优于实验组,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总体评价,多媒体组合教学方法可以明显提高教学效果,优于传统的讲授法。
张琦于庆生汪晓明石健谢伟华
关键词:多媒体组合教学讲授法中医外科学
以MDT为导向的PBL多媒体模式在中医外科实习临床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探讨多学科综合诊疗模式为导向的以问题为基础的多媒体模式在中医外科实习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17年度进入我院基地的实习生,即将进入外科临床随机选取60名。随机分为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为导向的以问题为基础的多媒体教学模式组(MDT联合PBL多媒体组)、单纯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组(PBL组)、传统讲授法教学模式组(Lecture-BasedLearning,LBL),每组20例。学期结束后以考核成绩和问卷调查为比较内容,其中考核是综合评分,包括由带教教师评估的临床实践能力评分为30分,技能操作评分为30分,闭卷考试理论成绩为40分;问卷调查以匿名方式进行,对3组问卷评分进行比较。结果:考核成绩MDT联合PBL多媒体组优于PBL组和LBL组,(P<0.05)。匿名问卷调查:在提高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加深知识理解4项MDT联合PBL多媒体组和PBL组无显著性差异,2组均优于LBL组(P<0.05);在提高理论联系实践能力,提高临床思维能力2项,MDT联合PBL多媒体组优于PBL组和LBL组,(P<0.05)。结论:总体评价,MDT为导向的PBL多媒体模式可以显著提升临床实习医师的理论成绩及临床实践能力、技能操作,培养良好的临床素养,值得在中医外科实习临床教学中推广应用。
张琦于庆生于庆生易维真
关键词:MDTPBL教学法LBL教学法中医外科学
中药热奄包对单侧甲状腺癌患者术后康复的临床研究
2023年
目的 探讨中药热奄包对于单侧甲状腺癌患者术后康复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2月至2021年11月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接受单侧甲状腺癌手术治疗的患者92例,按照随机抛硬币法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9)例。对照组实施甲状腺癌术后常规护理及常规对症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药热奄包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术后连续3 d头痛及颈肩背部肌肉酸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两组术后连续3 d颈部引流液量;比较两组术后第3天促甲状激素(TSH)水平。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第1、2、3天VAS评分、颈部引流液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时间点VAS评分、颈部引流液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第3天TS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热奄包可以通过穴位及局部渗透的作用明显缓解单侧甲状腺癌术后患者颈肩背部肌肉酸痛、头晕、头痛、恶心、呕吐、颈部肿胀等不适症状,同时能够明显减少颈部创面的渗出,降低引流液量,加速术后康复,具有显著临床疗效。
孙康汪晓明王建国马朝群
关键词:甲状腺癌术后康复
肝豆状核变性肝硬化脾切除术后血小板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022年
目的 分析肝豆状核变性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合并脾大脾功能亢进患者脾切除术后血小板变化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2020年9月因肝豆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行脾切除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其术前血常规、肝功能、凝血功能和术后第1、7天和峰值的血小板计数,以及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血小板术前术后的变化,并通过线性回归探索影响术后血小板峰值的因素。结果 54例患者术前血小板计数分别和术后第1、7天和峰值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达到峰值的时间集中在术后第12~14天;相关分析指出年龄、术前红细胞、白蛋白和血清总胆红素与术后血小板峰值的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到校正的回归方程为:术后血小板峰值=2.500×术前血小板+2.140×白蛋白-4.698×年龄-4.625×血清总胆红素,残差的方差分析F=5.349,P=0.001。结论 对于HLD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合并脾大脾功能亢进的患者,肝功能越好、年龄越小,术后血小板升高幅度越高,应予以重视,及时检测并应用抗血小板药物,减少门静脉血栓形成。
鲁长文帅剑锋汪晓明
关键词:肝豆状核变性门静脉高压脾功能亢进脾切除血小板
腹腔镜和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阑尾炎比较研究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开腹阑尾切除术在治疗阑尾炎中的效果。方法:阑尾炎患者180例,按手术方式随机分为开放组和腹腔镜组各90例,以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通气恢复时间、术后12h内使用止痛药例数、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作为观察指标,观察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LA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通气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患者的术后12h内使用止痛药例数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LA组肠瘘、切口感染及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1.1%、2.2%、2.2%,显著优于开放组的4.4%、11.1%、6.7%,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肠粘连和腹盆腔脓肿的发生率,2组患者相差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虽然腹腔镜阑尾炎切除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疼痛轻、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但是临床上我们需要严格的选择适应症,否则会适得其反,带来更多的隐患。
孙康帅剑锋梁启新王炜汪晓明
关键词:腹腔镜开腹阑尾切除术阑尾炎
聚丙烯疝补片穿透肠壁进入肠腔一例
2014年
患者男,46岁,1996年12月行“右侧腹股沟无张力修补术”,2014年3月28日开始出现阵发性右下腹疼痛,程度剧烈,渐转移至脐周痛,10min发作1次,3月30日脐周痛再发,4月1日就诊当地医院诊断为肠梗阻,予胃肠减压,禁食水,输液治疗8d,症状缓解出院,出院后半流质饮食,4月12日脐周痛再发,再次入院治疗,近4d无腹痛腹胀,有少量大便排出,为进一步诊治就诊我院,4月19日门诊腹部CT示:(1)回肠远端及回盲部管内混杂团块影,邻近肠壁毛糙、脂肪间隙模糊:考虑食物残渣滞留并肠管炎性改变。
徐余兴汪晓明郭旗
关键词:肠壁疝补片聚丙烯肠腔输液治疗右下腹疼痛
甲状腺乳头状癌合并桥本甲状腺炎的临床特点
2023年
目的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和桥本甲状腺炎(HT)的发病率均呈上升趋势,本文着重分析PTC合并HT时的临床病理特点,进一步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2年11月期间于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二科行甲状腺癌手术并且术后病理诊断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347例患者,比较伴有和不伴有HT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结果347例PTC患者中,伴发HT者98例(28.2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与单纯PTC组患者比较,PTC合并HT组患者中女性占比更高(85.7%vs.74.3%)、纵横比>1的患者占比更高(57.1%vs.41.8%)、侵袭性患者占比更低(16.3%vs.27.7%)、清扫中央区淋巴结总数更多[(7.31±6.132)vs.(3.98±3.592)]、中央区淋巴结阳性率更低[(14.55±28.99)%vs.(25.93±35.91)%]、术前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较高[(2.70±1.99)mIU/L vs.(1.99±1.36)mIU/L]、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水平明显升高[(185.48±264.77)IU/mL vs.(18.17±89.57)IU/mL]、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水平明显升高[(150.88±235.23)IU/mL vs.(21.59±86.44)IU/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是否微小癌、年龄、性别及是否合并HT对PTC中央区淋巴结阳性率有显著影响(均P<0.05)。结论女性PTC患者更易伴发HT,合并HT会升高PTC患者血液中TSH、TPOAb、TgAb,更易出现结节纵向生长,增加PTC的发病风险,但同时也能降低PTC的侵袭性及中央区淋巴结转移风险;因此,我们认为HT对PTC患者的影响是一把“双刃剑”。此外,微小癌、年龄、性别以及HT均为PTC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
孙康汪晓明王建国
关键词:甲状腺乳头状癌桥本甲状腺炎促甲状腺激素中央区淋巴结临床病理
肝豆状核变性肝硬化患者脾切除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分析肝豆状核变性肝硬化患者脾切除术后门静脉血栓(PVT)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中医药大学第--附属医院2016年5月至2019年5月因肝豆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行脾切除术患者70例,按照术后彩超复查是否存在门静脉血栓,分为PVT组38例和非PVT组32例,对比两组临床资料,利用多因素Logistie回归分析法寻找脾切除术后PVT形成的危险因素。结果70例患者中有38例出现PVT,发生率约为54%;PVT组术前门静脉直径(14.74±1.66)mm,明显宽于非PVT组的(11.52±1.78)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VT组术后门静脉流速(13.40±2.11)cm/s,低于非PVT组的(17.50±1.37)c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VT组术前术后门静脉流速差(5.32±1.88)cm/s,明显高于非PVT组的(1.87±0.95)c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表明,术后PTV的形成的高危因素为直径较宽的门静脉,较低的术后门静脉血流速度,以及较高的门静脉流速差。结论肝硬化脾切除术后PVT形成与门静脉直径、术后门静脉流速及术前术后门静脉流速差等因素有关,可以通过这些指标观察来预测术后PVT的形成。
徐余兴汪晓明汪会高翔
关键词:脾切除门静脉血栓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