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晓东

作品数:4 被引量:31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 2篇建筑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2篇电站
  • 2篇水电
  • 2篇水电站
  • 2篇稳定性分析
  • 1篇盾构
  • 1篇盾构隧道
  • 1篇石流
  • 1篇水电站坝址
  • 1篇水电站坝址区
  • 1篇隧道
  • 1篇泥石
  • 1篇泥石流
  • 1篇泥石流危险性
  • 1篇泥石流危险性...
  • 1篇左坝肩
  • 1篇稳定性
  • 1篇开挖边坡
  • 1篇可拓
  • 1篇可拓理论
  • 1篇可拓学

机构

  • 4篇西北勘测设计...
  • 3篇兰州大学
  • 2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煤国际工程...

作者

  • 4篇何晓东
  • 3篇吕擎峰
  • 2篇李树武
  • 1篇廖秋林
  • 1篇丁振明
  • 1篇李丽华
  • 1篇刘勇
  • 1篇李军鹏
  • 1篇赵本山

传媒

  • 1篇工程地质学报
  • 1篇水文地质工程...
  • 1篇水资源与水工...
  • 1篇公路交通科技...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1
  • 1篇200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乌弄龙水电站风化岩体边坡稳定性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岩体在风化过程中,其物理力学性质会随着风化程度的不同有所差异;而边坡稳定性计算中,各类材料参数的正确与否对于计算结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如何在边坡稳定计算中考虑风化程度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评价乌弄龙水电站导流洞开挖边坡(风化影响突出)的稳定性,分析过程中首先对导流洞进水口边坡的风化卸荷带进行了划分;然后通过岩体质量和风化程度的对应关系对边坡岩体进行分级,并按照岩级确定了边坡岩体的力学参数;最后采用有限元应力应变法分析了边坡开挖过程的破坏区类型和分布范围,同时采用强度折减有限元计算了边坡的安全系数。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边坡开挖以后有着较高的稳定性。
李树武何晓东刘勇吕擎峰
关键词:开挖边坡稳定性
基于灰色关联度法的可拓理论在霍尔古吐水电站坝址区泥石流危险性评价中的应用被引量:19
2016年
泥石流危险性评价是灾情预测、防灾救灾决策中的重要内容,是国内外灾害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以新疆开都河霍尔古吐水电站坝址区群沟泥石流为研究对象,在对泥石流区域地质环境研究的基础上,选取泥石流规模、爆发频率等8个因素作为评价因子,采用灰色关联度确定评价因子权重,运用可拓理论,通过定性和类比的方法对群发泥石流区域进行危险性评价。将评价结果与刘希林提出的单沟泥石流评价结果比较,清水沟与雪莲沟的可拓法评价危险度等级要高于单沟泥石流评价结果,这一结果和现场调查情况相吻合。因此,基于灰色关联度法的可拓理论对霍尔古吐水电站坝址区群发泥石流危险度评价结果合理可靠,进而为坝区泥石流危险性评估、规划防治提供合理的科学依据。
吕擎峰李军鹏赵本山何晓东
关键词:泥石流可拓学
拉西瓦左坝肩大型古变形体形成演化及其稳定性分析被引量:5
2006年
拉西瓦水电站坝址论证阶段已查明,拟建坝址区内多个变形破裂体的潜在失稳严重危及着拉西瓦工程的顺利施工与安全运行,尤其是左坝肩ⅡB大型古变形破裂体已成为坝址变形体研究的关键问题。立足于大量的地面调查、多个平硐勘探与测试,本文首先介绍了ⅡB大型变形破裂体的变形破裂特征,并应用现场氡气探测裂缝深度等结果,界定了变形体的边界。其次,采用ESR方法对变形体内各典型裂缝进行了地质测年,分析了ⅡB大型变形破裂体的形成机制与形成演化过程,并探讨了该变形体的稳定性。研究表明,大多数裂缝都是在10万年以前形成,也证明了该变形体为一古变形体;在天然状态下ⅡB变形体目前整体处于稳定状态,但其表部和前缘有局部稳定性较差的部位。
廖秋林何晓东张玉东李丽华丁振明杨文利
关键词:拉西瓦
盾构隧道小距离下穿既有建筑的土体加固技术被引量:6
2011年
隧道穿越既有结构物的工程是隧道工程的一个关键环节。基于某盾构隧道工程小距离下穿既有建筑土体加固施工为工程实例,详细阐述了隧道小距离下穿居民楼土体加固方案设计与施工。施工实践表明,本文结合地层特点与施工工况针对性选用二重管无收缩双液注浆工法以扩散式倾斜钻杆回抽注浆法对隧道土体进行注浆加固处理达到了很好的加固效果,满足了盾构隧道施工要求与建筑沉降控制要求,值得为同类工程借鉴。
李树武何晓东吕擎峰
关键词:盾构隧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