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明

作品数:10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徐州市肿瘤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糖尿
  • 8篇糖尿病
  • 5篇2型糖尿
  • 5篇2型糖尿病
  • 4篇病患
  • 3篇糖尿病患者
  • 3篇疗效
  • 3篇临床疗效
  • 3篇2型糖尿病患...
  • 2篇蛋白
  • 2篇治疗糖尿病
  • 2篇肾病
  • 2篇糖尿病肾病
  • 1篇蛋白水平
  • 1篇多囊
  • 1篇多囊卵巢
  • 1篇多囊卵巢综合
  • 1篇多囊卵巢综合...
  • 1篇心衰
  • 1篇心衰患者

机构

  • 9篇徐州市肿瘤医...
  • 1篇徐州市中心医...

作者

  • 9篇张明
  • 7篇周玉
  • 5篇徐春荣
  • 5篇李雪侠
  • 2篇王锋
  • 2篇陈刚
  • 1篇李金民
  • 1篇魏杰
  • 1篇刘金民
  • 1篇梁振
  • 1篇刘培培

传媒

  • 3篇糖尿病新世界
  • 2篇中国校医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4篇2016
  • 1篇2014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2型糖尿病患者肠道菌群变化的相关因素分析
蒋萌周玉李雪侠张明陈刚王锋徐春荣
86例利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利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T2DM患者86例,采用利格列汀联合基础胰岛素(甘精胰岛素)口服治疗,一次5 mg,一天一次。治疗时长一共12周。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检测患者2...
周玉徐春荣张明李雪侠
关键词: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文献传递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早期检测β_2微球蛋白的临床价值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早期检测β_2微球蛋白的临床价值。方法选自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期间该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49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79例患者伴糖尿病肾病(研究组),70例患者未并发糖尿病肾病(对照组)。选择同期于该院健康体检者65名作为正常组。检测3组血、尿β_2微球蛋白水平。对比分析3组血、尿β_2微球蛋白水平和异常情况。结果研究组血β_2微球蛋白和尿β_2微球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血β_2微球蛋白和尿β_2微球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β_2微球蛋白异常率和尿β_2微球蛋白异常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血β_2微球蛋白异常率和尿β_2微球蛋白异常率显著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早期检测β_2微球蛋白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
周玉张明
关键词:2型糖尿病肾病Β2微球蛋白
口服二甲双胍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联合西格列汀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评价口服二甲双胍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联合西格列汀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开放、格列美脲平行对照的研究方法。102例口服二甲双胍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早餐前口服西格列汀100 mg(n=52)或早餐前口服格列美脲1~4 mg(n=50)两组,同时继续口服二甲双胍,进行为期24周的观察。结果①基线时两组口服二甲双胍的时间及其他指标相似;②24周时,西格列汀组与格列美脲组的平均HbA1c分别下降了1.41%和1.38%,日平均血糖降幅分别为5.28 mmol/L和4.56 mmol/L;③试验结束时,西格列汀组和格列美脲组分别有3.80%和10.00%的患者发生症状性低血糖(3次和18次),其中严重低血糖事件,西格列汀组为0次,格列美脲组有4.00%患者(3次),夜间低血糖西格列汀组为0次,格列美脲组有4.00%患者(2次),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④试验结束时西格列汀组患者平均体重下降1.0 kg,格列美脲组平均增加1.2 kg,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与格列美脲相比,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可使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得到有效控制,且低血糖发生率明显降低,体重下降;因此,作为控制2型糖尿病血糖的二线用药,西格列汀优于格列美脲。
张明徐春荣李雪侠周玉刘金民
关键词:格列美脲2型糖尿病
育龄期多囊卵巢综合征妇女25(OH)D_(3)水平与超重及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育龄期妇女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中25羟基维生素D_(3)[25(OH)D_(3)]水平与超重和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2019年12月在徐州市肿瘤医院就诊的育龄期PCOS患者265例,测量患者的一般体征、25(OH)D_(3)水平及血清学资料。结果随着25(OH)D_(3)的升高,超重人群所占比例逐渐下降(P趋势<0.001);随着25(OH)D_(3)的升高,超重的风险逐渐降低(P趋势<0.001),校正年龄、血压等指标后,负向关联依然存在(P趋势<0.001)。Pearson相关显示,25(OH)D_(3)与空腹胰岛素、空腹血糖和HOMAIR指数呈负相关(r=-0.289,P<0.001,r=-0.113,P<0.001,r=-0.273,P<0.001),控制年龄、BMI、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后,负相关关系仍然存在(r=-0.271,P<0.001,r=-0.096,P=0.024,r=-0.255,P<0.001);校正代谢因素的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显示,25(OH)D_(3)水平与HOMAIR存在负相关(P<0.001)。结论PCOS患者补充25(OH)D_(3)可减少肥胖和胰岛素抵抗的发生,预防肥胖和糖尿病疾病。
蒋萌张明徐春荣李雪侠周玉陈芳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体质指数胰岛素抵抗
妊娠糖尿病孕妇血浆维生素D含量及糖化白蛋白水平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检测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和健康孕妇体内血浆维生素D含量及糖化白蛋白(GA)水平,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9月本院产科行产前检查的GDM孕妇150例(研究组)、健康孕妇65名(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检测2组孕妇的维生素D及GA水平,对GDM孕妇维生素D含量与GA水平的关系进行相关分析。结果研究组孕妇的血浆25-OH-D含量(18.9±9.93)ng/mL,显著低于对照组(46.2±15.7)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维生素D含量不足及维生素D缺乏症检出率(20.7%、8.0%)明显高于对照组(7.7%、3.1%),维生素D含量正常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糖尿病孕妇的GA水平与其年龄、身高、孕前体质量、孕周无相关性,与维生素D含量呈负相关(P=0.021)。结论娠期糖尿病孕妇体内血浆维生素D含量显著低于健康孕妇,其血浆维生素D含量与糖化白蛋白水平的关系密切,孕妇发生GDM的风险可通过监测孕妇血浆维生素D的水平来预判。
张明魏杰刘培培梁振
关键词:维生素D糖化白蛋白
胰激肽原酶联合缬沙坦对糖尿病肾病Ⅳ期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观察胰激肽原酶联合缬沙坦对糖尿病肾病(DN)Ⅳ期的疗效。方法 110例DNⅣ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4例,采用缬沙坦治疗)与联合组(56例,采用胰激肽原酶联合缬沙坦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体重、血压(收缩压、舒张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血脂[总胆固醇(CHOL)、甘油三脂(TG)]水平及肾功能指标[血尿素氮(BUN)、肌酐(Cr)、血清胱抑素C(Cys-C)、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肾小球滤过率(GFR)、尿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体重、收缩压、舒张压、HbA1c、FPG、2 h PG、CHOL、T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体重、收缩压、舒张压、CHOL、TG均低于治疗前,联合组患者HbA1c、2 h PG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患者CHOL(4.1±0.8)mmol/L低于对照组的(4.6±0.9)mmol/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BUN、Cr、Cys-C、UAER、GFR、β2-M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BUN、Cr、Cys-C、UAER、β2-MG均低于治疗前, GFR高于治疗前,且联合组的BUN(7.1±1.9)mmol/L、Cys-C(1.2±0.5)mg/L、UAER(515.4±90.5)μg/min、β2-MG(3.0±1.2)mg/L均低于对照组的(7.9±2.0)mmol/L、(1.5±0.4)mg/L、(623.2±122.9)μg/min、(3.6±1.4)mg/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与胰激肽原酶联用比单用缬沙坦具有更好的降血压、降蛋白尿及保护肾功能的作用,适用于DNⅣ期患者。
李雪侠王锋陈刚陈芳李金民蒋萌周玉张明徐春荣
关键词:胰激肽原酶临床疗效
达格列净治疗糖尿病并心衰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0年
分析探究为罹患糖尿病并心衰的患者因达格列净治疗对于改善其生活质量和血脂水平的作用和价值。方法:在 2017 . 6 年 -2019 .12 年选择62例患者展开综合评价和判定,严格按照患者自愿的原则分为研究组(达格列净)和对照组(常规降糖、抗心衰),各31例,并对其最终的治疗成效进行比对。结果:两组患者血脂、血糖及心衰生活质量评分都有所改善,且观察组各项指标均好于研究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达格列净在糖尿病合并心衰临床中应用效果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各项指征,值得在临床中应用并推广。
常尚张明
关键词:心衰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
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分析探索依帕司他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上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6年4月来该院治疗的102名DPN患者,根据药物治疗差异平均分为实验组(A组)与对照组(B组),每组各51名。两组病患分别接受依帕司他和甲钴胺药物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水平与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变状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进行相应治疗后,实验组治愈的总有效率要远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患空腹及进食后2 h的血糖都出现明显降低(P<0.05),而A组下降幅度明显高于B组,且治疗后A组患者的空腹时血糖水平、进餐后2 h血糖水平及正中神经、尺神经、胫神经、腓总神经的传导速度均明显优于对B组患者(P<0.05)。结论依帕司他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上取得确切的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周玉张明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依帕司他甲钴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