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麻醉
  • 4篇手术
  • 3篇芬太尼
  • 2篇硬膜
  • 2篇硬膜外
  • 2篇椎管
  • 2篇椎管内
  • 2篇椎管内麻醉
  • 2篇罗哌卡因
  • 2篇控制性降压
  • 2篇护理
  • 2篇丙泊酚
  • 2篇丙泊酚复合
  • 1篇电切
  • 1篇电切术
  • 1篇动漫
  • 1篇血流
  • 1篇血流动力学
  • 1篇盐酸罗哌卡因
  • 1篇异丙酚

机构

  • 11篇深圳市宝安区...
  • 4篇深圳市罗湖区...
  • 2篇深圳市第五人...

作者

  • 11篇李信安
  • 7篇曾宪荣
  • 2篇高艳
  • 1篇冯英妮
  • 1篇高艳
  • 1篇李燕
  • 1篇黄永珍

传媒

  • 3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现代医学与健...
  • 1篇山东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卫生产业
  • 1篇国际护理学杂...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北方药学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年份

  • 3篇2019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三种药液注入硬膜外腔用于分娩镇痛的对比研究
硬膜外腔注入三种镇痛药液于正常产妇分娩镇痛进行了随机对照观察。分三组:Ⅰ组0.3%盐酸罗哌卡因和0.2%氯胺酮。Ⅱ组单纯0.3%盐酸罗哌卡因。Ⅲ组0.3%盐酸罗哌卡因和0.0002%芬太尼。镇痛不足可以追加试验药液。宫口...
李信安唐文昌邹素姣吴根妮徐媛媛
关键词:盐酸罗哌卡因氯胺酮芬太尼硬膜外腔无痛分娩
文献传递
七氟醚复合可乐定在控制性降压中的应用
2014年
目的探讨七氟醚复合可乐定在控制性降压中的应用.方法选择行颅脑择期手术的患者74例.A组37例患者于术前60 min口服可乐定,长托宁+苯巴比妥钠肌内注射;B组37例患者只行同等剂量的长托宁与苯巴比妥钠肌内注射.2组麻醉诱导方式相同,并均采用七氟醚吸入+左美托咪啶微量泵泵入进行麻醉维持,观察Fromme术野质量评分表(sSFQ)评分、控制性降压时间、拔管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控制性降压前(T1)、血压降至靶目标后10 min(T2)、20 min(T3)、30 min(T4)、停止降压即刻(T5)时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结果2组患者控制性降压时间、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sSFQ评分及术中出血量均低于B组(P<0.01).A组患者HR及MAP水平在T1时刻后均较为稳定,几乎不需要调节微量泵泵速,而B组患者T1时刻后HR及MAP水平均较高,且相对不稳定,需要不断调节微量泵泵速.结论术前60 min口服可乐定,可减少吸入性麻醉药物或麻醉性镇痛药物的使用剂量,故七氟醚复合可乐定可以提高控制性降压效应.
曾宪荣李信安唐文昌冯英妮张佳群
关键词:七氟醚控制性降压
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在椎管内麻醉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分析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在椎管内麻醉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手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4月在我院行下腹部、盆腔、会阴部、下肢手术的患者120例为观察对象,根据麻醉方法分为右美托咪定(DEX)组和对照组各60例,DEX组给予0.5%罗哌卡因+1μg/mL右美托咪定混合液,分两次间隔注入硬膜外腔,对照组给予0.5%罗哌卡因,测定两组的麻醉起效时间、镇痛持续时间,采用VAS评分评价术后10、30、60、120min的镇痛效果,对比两组术后10、30、60、120min的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对比两组6h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DXE组的麻醉起效时间为(8.1±2.5)min,镇痛持续时间为(767±74)min,均优于对照组的(10.1±2.6)min和(432±63)min。DEX组术后不同时间段的VAS评分分别为2.1±0.5、2.3±0.6、3.5±0.8、5.3±1.4,均低于对照组。DEX组术后10、30、60、120min的平均动脉压与对照组比较P>0.05,但术后10、30、60min的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DEX组术后6h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优于对照组的31.66%(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椎管内麻醉可显著降低起效时间,延长镇痛持续时间,减少不良反应。
张佳群唐文昌曾宪荣李信安
关键词:椎管内麻醉罗哌卡因
不同麻醉方法在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手术的应用效果分析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对比不同麻醉方法在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手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在我院接受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手术的患者82例为观察对象。根据麻醉方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1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全身麻醉,观察组患者给予全麻复合腰硬联合麻醉。分别比较两组麻醉效果,患者在截石位、术中1h以术毕后的MAP、SpO_2、HR水平,Ramsay镇静评分,VAS评分。结果两组麻醉效果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不同时间段两组患者的MAP、SpO_2、HR水平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不同时间段两组Ramsay镇静评分对比不明显。观察组在截石位、术中1h、术毕时的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手术患者行全麻复合腰硬联合麻醉与全身麻醉均可取得较好的效果,能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
张佳群唐文昌曾宪荣李信安
关键词: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麻醉血流动力学
感染预防对糖尿病患者控制手术部位感染的应用价值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分析手术相关性感染预防对糖尿病患者控制手术部位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及2017年2月~2018年2月该院进行手术治疗并发糖尿病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时间段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手术相关性感染预防措施。比较两组手术部位感染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部位感染率1.85%低于对照组的14.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39,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7.78%高于观察组的7.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28,P<0.05)。结论感染预防对糖尿病患者控制手术部位感染效果显著,有效降低感染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邹素姣李信安高艳吴根妮徐媛媛
关键词:糖尿病手术部位感染
动漫视频宣教在椎管内麻醉患者手术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2019年
目的探讨动漫视频宣教在椎管内麻醉患者手术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在2017年2月—2018年3月前来利用椎管内麻醉患者手术的患者19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5例,对照组的95例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管理方法进行护理,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动漫视频进行宣教,观察6个月后,对患者恢复相关情况进行统计。结果对照组的满意度为53.68%,观察组的满意度为94.74%,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2,P=0.001<0.05)。结论运用动漫视频宣教在椎管内麻醉患者手术护理管理中,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后期也使得患者的康复效果大大得到提高,值得推广运用。
邹素姣李信安徐媛媛吴根妮高艳
关键词:手术护理管理
丙泊酚复合异氟醚控制性降压在下颌骨整形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丙泊酚复合异氟醚控制性降压,在下颌骨整形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择期术中需行控制性降压的颅颌面正颌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应用异氟醚(A组)和丙泊酚复合异氟醚(B组)进行控制性降压,每组50例。监测并记录达到目标血压的时间以及麻醉前、麻醉中、控制性降压中、手术结束后的HR、MAP、Sp O2;观察控制性降压过程中心电图的变化;记录控制性降压过程中意识恢复时间、拔管时间以及术后躁动发生率。结果两组在麻醉及手术各时点的HR、MAP和Sp 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吸入七氟烷浓度低于A组(P〈0.05)。两组均未有患者出现心电图改变及心率失常发生。B组患者在自主呼吸恢复、拔管时间短于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患者睁眼时间短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7,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5,P〈0.05)。结论丙泊酚复合异氟醚能有效平稳地降低血压,是颅颌面正颌手术中安全、有效的降压方法。
李信安唐文昌曾宪荣邹素姣吴根妮
关键词:丙泊酚异氟醚控制性降压
手术室精细化管理对护理质量及手术效率的影响
2019年
目的探讨手术室精细化管理对护理质量及手术效率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深圳市罗湖区人民医院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接受手术治疗的164例病患,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82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手术室管理,观察组实行手术室精细化管理。记录并比较两组的手术效率,即:第一台手术等待时间和连台手术间隔时间;评估并比较两组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第一台手术等待时间为(32.4±6.2)min,显著短于对照组的(43.5±6.9)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连台手术间隔时间为(53.6±9.2)min,显著短于对照组的(84.3±10.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护理质量指标总评分为(91.3±4.6)分,对照组护理质量指标总评分为(76.1±5.8)分,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手术室实行精细化管理,能够明显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并且增大手术效率,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
邹素姣李信安高艳吴根妮徐媛媛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质量手术效率
异丙酚与芬太尼或瑞芬太尼靶控静脉输注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的比较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研究分析异丙酚与芬太尼或瑞芬太尼靶控静脉输注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4月至2013年1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90例患者,依据采用的麻醉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A组、观察B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0例患者。观察A组采用异丙酚与芬太尼靶控静脉输注麻醉,观察B组采用异丙酚与瑞芬太尼靶控静脉输注麻醉,对照组采用静吸复合麻醉。观察比较三组患者的术前、术后的疼痛情况、身体体征变化、意识状态等。结果观察A组的拔管后术后疼痛感评分(3.12±0.26)与观察B组的拔管后术后疼痛感评分(3.53±0.48)显著高于对照的拔管后术后疼痛感评分(3.75±0.52),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三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麻醉中应用异丙酚与芬太尼或瑞芬太尼靶控静脉输注麻醉相比静吸复合麻醉的效果更加确切,能够有效的减少疼痛感,使患者可以处于稳定状态,提高恢复速度,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唐文昌曾宪荣李信安张佳群
关键词:异丙酚芬太尼瑞芬太尼靶控静吸复合
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应用效果
2016年
目的研究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用于无痛人工流产麻醉时的最佳配伍方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8月收治的ASAⅠ~Ⅱ级行无痛人工流产患者200例,随机分为4组,每组50例。丙泊酚分别复合0.05(A组)、0.1(B组)、0.15μg/kg(C组)的芬太尼进行人工流产麻醉。D组单纯给予丙泊酚进行麻醉。观察MAP、HR、Sp02,记录丙泊酚追加剂量、术中镇痛效果、清醒时间、术后宫缩痛及术中知晓、梦幻、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A、B、C组的镇痛效果优于D组,B、C组的镇痛效果优于A组(P〈0.05)。与术前比较,A、B组术中的MAP、HR、SpO2均稍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术中的MAP无明显变化(P〉0.05),HR、SpO2均明显下降(P〈0.05),D组术中的MAP、HR、SpO2均明显下降(P〈0.01)。4组术前的MAP、HR、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与D组术中的MAP、HR、SpO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的丙泊酚追加剂量明显少于A组(P〈0.05),B、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组的清醒时间明显短于A组(P〈0.05),B、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D组比较,A、B、C组的丙泊酚追加剂量较少,清醒时间较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术后宫缩痛发生率与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复合0.1μg/kg的芬太尼用于无痛人工流产的麻醉效果确切、安全、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李信安唐文昌曾宪荣张佳群邹素姣
关键词:丙泊酚芬太尼无痛人工流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