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元朝
- 作品数:10 被引量:36H指数:3
- 供职机构:济南军区总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外伤性后颅窝硬膜外血肿11例分析
- 2002年
- 陈元朝郑鲁谭林琼吕福林孔令学吕学明
- 关键词:后颅窝硬脑膜外血肿影像学检查
- 顽固性偏头痛的病因分析与手术治疗被引量:3
- 1994年
- 我科采用手术治疗方法医治药物治疗无效的顽固性偏头痛48例,报告如下。 1 手术方法 患者侧卧,患侧在上,常规消毒,铺无菌洞巾,1%奴夫卡因局部浸润,耳屏前1cm,颧弓上3cm纵行切口长约2cm,显露颞浅动脉及耳颞神经,显微镜下观察,将耳颞神经的3~4个分支及颞浅动脉分别切除2cm,完善止血,缝合切口,切除标本送病理检查。
- 陈元朝吕福林段作峰郑鲁谭林琼
- 关键词:顽固性偏头痛手术治疗奴夫卡因颞浅动脉病因分析病理检查
- 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神经源性高血压的研究被引量:6
- 1999年
- 目的:探讨神经源性高血压的病因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选择手术治疗的679例脑神经疾病病人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左侧、右侧二大组。包括三叉神经痛590例,面肌痉挛74例,舌咽神经痛15例,其中89例病人术前有神经源性高血压。在行脑神经显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decompression,MVD)的同时,探查同侧的延髓Ⅸ、Ⅹ脑神经人脑子区(rootentryzone,REZ),有血管压迫者,将血管与该区的关系分为附着、压迫、粘连及贯穿型。术中74例行血管减压。结果:左侧组对高血压的治疗有效率为95.3%,右侧组为35.5%。结论:延髓左侧REZ受血管压迫是神经源性高血压的主要病因,行该区血管减压是治疗神经源性高血压的有效手段。
- 段作峰吕福林陈元朝高进喜宋睿李绍清郑鲁谭林琼
- 关键词:微血管减压术神经源性高血压疗效观察
- CT导向脑深部肿瘤后装放射治疗(附9例报告)被引量:1
- 1993年
- 1992年3月~1993年2月间,我们采用CT导向技术对9例脑深部肿瘤患者进行了间质放射治疗,平均随访8个月,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男7例,女2例,年龄16~70岁,平均46.6岁。病变位于基底节区2例,丘脑区2例,胼胝体压部2例,松果体区、三脑室后部及鞍区各1例。8例为变质性,1例为囊性。
- 段作峰吕福林陈元朝郑鲁谭林■杨星亮
- 关键词:脑肿瘤CT放射疗法
- 遗传性小脑型共济失调一家系11例被引量:1
- 2003年
- 谭林琼陈元朝吕福林段作峰高进喜
- 关键词:家系
- 锥颅抽吸尿激酶冲洗治疗破入脑室的高血压脑出血
- 2000年
- 宋睿吕福林陈元朝段作峰高进喜李绍清
-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尿激酶
- 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的神经减压术式分析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探索提高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手术疗效。方法采用显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治疗三叉神经痛患者1150例,其中采取垫隔式MVD258例,围套式MVD共892例。比较两种方法术后的并发症、治愈率和复发率。结果比较两种MVD方法,发现三叉神经痛治愈率、责任血管与三叉神经的关系类型没有差异,围套式MVD术后口唇疱疹、三叉神经损伤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垫隔式;垫隔式MVD的复发率明显高于围套式,而复发时间明显短于围套式减压方法。结论围套式MVD强调把整个"敏感区"包绕并对减压材料进行固定,更有利于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显微操作精细、技术熟练是MVD术中减少并发症的重要因素。
- 谭林琼伍益陈元朝吕福林
- 关键词:微血管减压术三叉神经痛责任血管
- 颅内血肿与应激性溃疡(附70例报告)被引量:16
- 1998年
- 应激性溃疡(stress ulceration),即急性胃粘膜病变(acute gastric mucosal lesion,AGML),是颅脑外伤、严重烧伤的常见并发症之一,脑外伤后发生率在20%左右。一般认为应激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与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年龄等有密切相关性,而应激性溃疡与颅内血肿类型的关系尚不明确。1988年5月~1996年5月期间,我科收治了484例颅内血肿病人,所有病人接受了手术治疗,其中外伤性颅内血肿(TICH)368例(76%);自发性颅内血肿(SICH)116例(24%),共70例并发了应激性溃疡,总发病率为14.5%,详细报告如下。
- 谭林琼吕福林陈元朝段作峰
- 关键词:颅内血肿应激性溃疡外科手术
- Tenascin在胶质瘤侵袭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被引量:3
- 2002年
- 目的探讨胶质瘤侵袭性生长Tenascin的表达,评估Tenascin及微血管形成密度(microvesseldensity)MVD与胶质瘤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35例不同病理级别人脑胶质瘤组织中tenascin及CD34表达进行观察,并对患者进行术后随访观察。结果不同病理级别的胶质瘤胞浆内Tenascin表达程度和MVD差异明显,Tenascin表达和MVD有相关性(P<0.01)。Kaplan-Meier生存曲线表明,Tenascin表达及MVD与胶质瘤的预后有关。结论Tenascin在胶质瘤侵袭性生长、转移等方面是至关重要的,Tenascin和MVD促进胶质瘤侵袭性生长并对判断患者预后有重要参考价值。
- 吕学明章翔李涌马乃绪孔令学谭林琼郑鲁陈元朝吕福林
- 关键词:胶质瘤TENASCIN微血管密度预后免疫组织化学
- 鞍区手术后猝死3例报告及原因分析被引量:2
- 2003年
- 探讨分析3例鞍区手术后猝死的死亡原因。做好术前准备,术中保留部分肿瘤包膜,可减少猝死的发生,提高鞍区手术的安全性。必要的尸检有助于明确死亡原因,提高疾病治疗的水平。
- 谭林琼陈元朝陈长才孔令学
- 关键词:鞍区手术猝死病例报告鞍区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