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誉霏 作品数:10 被引量:51 H指数:3 供职机构: 北京回龙观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哲学宗教 艺术 更多>>
强化无错性节奏训练治疗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的研究 被引量:16 2018年 目的研究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在药物治疗基础上经强化无错性节奏训练治疗12周后,临床症状、生活质量的变化。方法纳入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n=45)和对照组(n=45)。在药物治疗种类、剂量不变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强化无错性节奏训练,对照组无其他干预,共12周。分别于基线及干预12周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mptom scale,PANSS)评估临床症状,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schizophrenia quality of life scale,SQLS)评估生活质量,功能大体评定量表(global assessment function,GAF)评估社会功能。结果基线时两组间各量表及其分量表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示PANSS总分、阴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症状、反应缺乏、思维障碍、偏执、抑郁评分及SQLS中心理社会、动力和精力评分的分组与时间交互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GAF评分交互效应无统计学意义(P>0.05)。简单效应分析提示治疗结束时PANSS总分、阴性症状分、一般精神病理症状、反应缺乏、偏执、抑郁评分及SQLS中心理社会、动力和精力评分在治疗组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在对照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无错性节奏训练可有效改善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缺陷症状及生活质量。 贾强 冯薇 谭淑平 李佳 于婷 王志仁 尹誉霏 杨甫德 田莉 谭云龙关键词:音乐治疗 精神分裂症 临床症状 歌曲治疗技术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和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探讨歌曲治疗技术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选取长期住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133例,按治疗组:对照组=2:1的比例随机分组,治疗组接受常规精神科药物治疗辅助"歌曲治疗技术",对照组只接受常规精神科药物治疗,应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重复性神经心理状态测验(RBANS)于治疗前、治疗后对患者的精神症状和认知功能进行评定。结果:治疗3个月后,歌曲治疗技术对PANSS测评的阴性症状(β=-0.259,P<0.001)有显著性降低作用,对PANSS总分(β=-0.112,P=0.057)有边缘性的降低作用;歌曲治疗技术对RBANS测评的认知功能(即刻记忆、视觉空间结构、言语功能、注意和延迟记忆)没有显著的改变作用(P>0.05)。结论:歌曲治疗技术可以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尤其是药物治疗难以改善的阴性症状;3个月的歌曲治疗技术对于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没有显著性的改善作用,其有待进一步研究认证。 李妲 尹誉霏 刘琳 李静雯 张娱 崔勇关键词:精神分裂症 音乐治疗 阴性症状 一例恶劣心境的歌曲创作治疗案例报告 本文是一例恶劣心境的个体音乐治疗的案例分析报告。求助者因"情绪低落、失眠、自卑、工作生活能力下降10年"被诊断为"恶劣心境"入院,后转介至个体音乐治疗,治疗动机强烈。音乐治疗师根据来助者病情结合专业所长,运用人本主义为理... 尹誉霏关键词:恶劣心境 自我认知 自我评价 文献传递 一例恶劣心境的歌曲创作治疗案例报告 是一例恶劣心境的个体音乐治疗的案例分析报告.求助者因"情绪低落、失眠、自卑、工作生活能力下降10年"被诊断为"恶劣心境"入院,后转介至个体音乐治疗,治疗动机强烈.音乐治疗师根据来助... 尹誉霏关键词:恶劣心境 歌曲创作 人本主义 歌曲治疗技术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应对方式及症状改善作用的随机对照试验 目的:评价音乐治疗中的歌曲治疗技术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应对方式及临床症状的干预效果.方法:将133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按歌曲组与对照组2:1的比例随机分组,歌曲组(n=89)接受常规精神科治疗合并歌曲治疗12周,对照组(... 尹誉霏 童永胜 李静雯 张娱 刘琳 崔勇 谭云龙关键词:音乐治疗 精神分裂症 阴性症状 歌曲解析团体心理训练改善暴力犯攻击性及情绪抑制的初探 目的:探讨经消化吸收创新的,以认知情绪调节为取向的歌曲解析团体心理训练在针对暴力犯攻击性、情绪表达、情绪调节等靶目标的健康促进作用。方法:在自愿报名,充分沟通及维护服刑人员各项权益的前提下,将符合入组条件的北京市某监狱的... 尹誉霏 肖迅 崔勇 刘卫丹 曹利华 梁金栋 杨畅 韩月钢 王振杰关键词:音乐治疗 暴力犯 攻击性 歌曲写作 文献传递 对麻醉意识状态下人的音乐认知能力研究中若干研究思维的评述 2012年 麻醉状态作为一种特殊的意识状态,拥有多种成熟的意识检测手段,如脑电双频指数(BIS)、熵指数(Entropy)、中潜伏期听觉诱发电位(MLAEP)等。在临床麻醉中使用音乐治疗作为辅助手段已开始兴起的今天,当我们转换一下思维就会发现,利用麻醉状态也能作为研究音乐心理认知,了解音乐辅助疗效的维度。本文的着眼点在于国际最新相关研究思维的收集,整理剖析,得出不同研究思维的来源、发展及转变过程,希望对业内的研究与运用给予启示,文中也会重点讨论各研究思维的利与弊,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尹誉霏关键词:音乐治疗学 音乐心理学 麻醉状态 临床麻醉学 内隐记忆 强化节奏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工作记忆的影响 背景 精神分裂症患者外显记忆存在明显损害,通常表现为工作记忆水平下降,但内隐记忆则相对完好.对音乐节奏的感知和记忆主要依靠内隐学习能力,因此,是否可以通过系统的节奏训练,利用患者相对完好的内隐学习能力,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 尹誉霏 刘琳 汪毅 李伟 赵欢 王云辉 范宏振 崔勇 卞清涛 谭淑平强化节奏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工作记忆的影响 背景精神分裂症患者外显记忆存在明显损害,通常表现为工作记忆水平下降,但内隐记忆则相对完好。对音乐节奏的感知和记忆主要依靠内隐学习能力,因此,是否可以通过系统的节奏训练,利用患者相对完好的内隐学习能力,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 尹誉霏 刘琳 汪毅 李伟 赵欢 王云辉 范宏振 崔勇 卞清涛 谭淑平关键词:精神分裂症患者 内隐学习 外显记忆 文献传递 歌曲治疗技术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应对方式及症状改善作用的随机对照试验 被引量:33 2019年 目的:评价音乐治疗中的歌曲治疗技术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应对方式及临床症状的干预效果。方法:将133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按歌曲组与对照组2∶1的比例随机分组,歌曲组(n=89)接受常规精神科治疗合并歌曲治疗12周,对照组(n=44)接受常规精神科治疗12周。运用精神分裂症应对方式量表(CQSP)、阳性阴性症状评定量表(PANSS)分别于基线、12周干预后对患者应对方式和临床症状进行评定,同时辅以访谈。结果: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12周干预后歌曲组的CQSP的问题解决和认知调整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而PANSS总分及阴性症状、复合量表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访谈结果显示,12周的干预后,歌曲组约69.9%的患者认为应对自我效能感有提高。结论:音乐治疗中的歌曲治疗技术对于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应对方式和临床症状,尤其是阴性症状可能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尹誉霏 童永胜 李静雯 张娱 刘琳 崔勇 谭云龙关键词:音乐治疗 精神分裂症 阴性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