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翠
- 作品数:24 被引量:95H指数:6
-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温州市科技局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 1例HIV阴性患者感染马尔尼菲蓝状菌致胸壁脓肿伴肋骨骨质破坏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 1例HIV阴性患者感染马尔尼菲蓝状菌的案例报道。方法对1例感染马尔尼菲蓝状菌的HIV阴性患者的资料、辅助检查和治疗经过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患者HIV阴性,未合并免疫受损的基础疾病,患者表现为胸壁脓肿伴肋骨骨质破坏。马尔尼菲蓝状菌形态学特征典型,微生物培养为目前临床诊断的金标本。伏立康唑对该患者治疗有效。结论非HIV患者可感染马尔尼菲蓝状菌,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伏立康唑治疗马尔尼菲蓝状菌感染有效。
- 陈栎江吴庆周星星吴锐浩徐春泉周翠
- 关键词:皮下组织HIV阴性
- 氨苄西林分别联合庆大霉素和头孢哌酮对磷霉素耐药肠球菌的体外抗菌作用
- 2018年
- 肠球菌是引起患者尿路感染、腹腔脓肿、盆腔感染等常见院内感染的重要机会性致病菌。近年来,随着肠球菌感染率的不断升高和抗菌药物耐药性的不断增加.急需寻求应对肠球菌感染的策略。磷霉素作为近年来重新应用于临床的抗菌药物,在临床上发挥了较好的抗菌作用。但随着应用的增加,磷霉素耐药肠球菌也随即出现,为临床抗感染治疗带来极大困扰。
- 张晓亚毕文姿周翠张艺之董郭枫林婕张思琴郑相阔周铁丽
- 关键词:肠球菌感染磷霉素头孢哌酮庆大霉素氨苄西林临床抗感染治疗
- 大肠埃希菌临床分离株对呋喃妥因的耐药机制研究
- 目的:探究大肠埃希菌临床分离株对呋喃妥因的耐药机制。方法:收集2015年1月-12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共1444株,采用Vitek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进行药敏检测,共筛选出呋喃...
- 张肖肖周翠王芳王冲董郭枫张艺之周铁丽
- 鲍曼不动杆菌OXA型碳青霉烯酶基因型检测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了解鲍曼不动杆菌OXA型碳青霉烯酶基因型的存在状况。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OXA-23、OXA-24、OXA-51和OXA-58基因,对PCR产物进行DNA直接测序,同时采用PCR对ISAba1和ISAba3插入序列进行检测,对PCR产物进行直接测序。除分别对OXA-23和ISAba1进行检测外,在两个基因之间再设计一对引物进行扩增,获得ISAba1与OXA-23之间的全长DNA序列。结果收集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患者临床分离的200株鲍曼不动杆菌,用PCR方法共检到OXA-23基因阳性菌株155株,阳性率为77.5%,其中与插入序列ISAba1同时阳性143株,阳性率为71.5%,本次试验未检到OXA-24基因阳性菌株;200株鲍曼不动杆菌均携带OXA-51基因,阳性率为100%,其中和OXA-23基因同时阳性155株,阳性率为77.5%;OXA-58基因阳性菌株共检出8株,阳性率为4.0%,插入序列ISAba3阳性共检出12株,阳性率为6.0%,其中有8株ISAba3和OXA-58同时阳性,阳性率为4.0%。结论产OXA-23型碳青霉烯酶是该院鲍曼不动杆菌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主要原因。
- 钱菁菁周翠陈栎江吴庆
- 关键词:鲍曼不动杆菌
- 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K-B法药敏试验不同报告时间段结果分析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探讨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药敏试验(K-B法)结果的报告时机,了解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的分离及耐药性,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所分离出的20株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进行体外药敏试验(K-B法),记录不同时间段(24 h、48 h、72 h)的结果。再将此菌进行转种数代,使其黏液消失。将上述2次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24 h抑菌环直径与48 h、72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黏液消失后的铜绿假单胞菌24 h、48 h、72 h的抑菌环直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与未转种前的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48 h、72 h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的体外药敏试验(K-B法)结果应该尽量在48 h后报告,该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体外药敏试验耐药性较低,但在临床用药时必须考虑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在体内存在有生物膜的影响因素。
- 陈栎江周翠徐春泉吴庆
- 关键词: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药敏试验耐药性生物膜
-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分析及对替加环素敏感性降低的机制研究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讨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替加环素敏感性降低的机制。方法应用浓度梯度法检测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替加环素的敏感性,然后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菌株中adeB外排泵基因的分布,最后应用实时荧光逆转录PCR技术测定外排泵基因adeB的表达水平。结果替加环素对100株受试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为0.125μg/ml^4μg/ml,MIC50为1μg/ml,MIC90为2μg/ml;菌株中ade B外排泵基因广泛分布,但adeB外排泵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并未随着MIC值的增加而增加。结论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替加环素敏感性的降低可能存在ade B基因表达调控以外的机制。
- 周翠徐春泉陈栎江周铁丽吴庆
- 关键词: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替加环素最低抑菌浓度外排泵基因表达
- 鲍曼不动杆菌OXA型碳青霉烯酶流行特性及耐药相关性研究
- 目的: 1.了解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08~2011年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状况和耐药特性。 2.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基因分型方法监测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状况,探讨鲍曼不动杆菌分子流行病学特点。 3.研...
- 周翠
- 关键词:鲍曼不动杆菌碳青霉烯酶耐药机制
- 门诊患者血培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 2016年
- 目的:了解本院门诊患者血培养阳性标本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BacT/Alert 3D全自动血培养仪进行血培养,VITEK 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进行菌株的鉴定和药敏试验,使用Whonet 5.6软件进行耐药率分析。结果:从7 774瓶门诊血培养送检标本中共分离出病原菌1 221株,培养阳性率为15.7%,剔除重复株后阳性菌株为569株。其中革兰阴性菌325株(占57.1%),包括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阴沟肠杆菌,分别占25.0%、12.8%和3.3%,并检出沙门菌12株、创伤弧菌5株和布鲁氏菌3株;革兰阳性菌237株(占41.7%),包括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人葡萄球菌等,分别占10.5%、6.2%和5.1%;真菌7株(占1.2%)。病原菌的耐药率相对来说较低,肺炎克雷伯菌的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阳性率为11.1%,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率为28.6%,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率小于1.0%,未发现耐万古霉素葡萄球菌。结论:门诊患者血培养的主要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并且这些细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有较好的敏感性。
- 吴庆陈栎江徐春泉周翠张雪青余方友周铁丽
- 关键词:血培养血流感染病原菌耐药性
- 肺炎克雷伯菌致肝脓肿的临床和微生物学特征分析被引量:12
- 2019年
- 目的分析肺炎克雷伯菌致肝脓肿的临床和微生物学特征,为肝脓肿患者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收集163例肺炎克雷伯菌肝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经拉丝试验将感染菌株分为高黏表型菌株和非高黏表型菌株,采用VITEK 2型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药敏试验,PCR扩增法检测细菌的毒力基因和荚膜血清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肺炎克雷伯菌肝脓肿常见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79.1%),临床表现以发热最为常见(88.9%),其中49.7%的患者有糖尿病病史;163株肺炎克雷伯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为0~13%,50株(30.7%)菌株具有高黏表型。高黏表型菌株荚膜血清型主要为K1和K2型,非高黏表型菌株荚膜血清型以K1型为主。此外,两组菌株毒力基因(气杆菌素和rmpA)携带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菌株毒力基因携带情况、荚膜血清型对患者预后好转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采取引流治疗的患者预后好转率显著高于未引流患者(P<0.05)。结论肺炎克雷伯菌肝脓肿常见于中老年人,菌株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低,高黏表型菌株不能完全代表菌株的高毒力,菌株毒力基因的携带及荚膜血清型对患者预后无影响,及时引流对治疗肝脓肿患者有重要意义。
- 林超董郭枫张思琴田学斌周翠张秀彩张艺之曹建明周铁丽
- 关键词:肝脓肿肺炎克雷伯菌毒力基因耐药性
- 庆大霉素诱导粪肠球菌耐药及其对氯霉素协同敏感相关特性研究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通过研究庆大霉素诱导粪肠球菌耐药突变株对氯霉素协同敏感(collateral sensitivity,CS)的相关特性,为基于协同敏感治疗策略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庆大霉素通过梯度浓度平板对3株庆大霉素敏感的粪肠球菌临床分离株和1株粪肠球菌标准菌株ATCC29212进行体外实验诱导耐药(experimental evolution);通过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庆大霉素诱导后耐药突变株对常见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s,MICs),分析抗菌药物间交叉敏感性;PCR检测诱导耐药菌株氨基糖苷类修饰酶编码基因携带情况;通过琼脂平板稀释法测定庆大霉素诱导耐药(evolved gentamicin-resistant)菌株和亲本菌株对其协同敏感药物(氯霉素)的防耐药突变浓度(mutant prevention concentration,MPC),最后,测定氯霉素对庆大霉素诱导耐药菌株和亲本菌株的时间杀菌曲线。结果结果显示4株粪肠球菌亲本菌株经过庆大霉素诱导后,对庆大霉素MICs升高了16~64倍,并对阿米卡星表现出交叉耐药;诱导耐药菌株及其亲本菌株均未检出aac(6’)-Ie-aph(2")-Ia。此外,研究发现诱导后菌株对氯霉素表现出协同敏感。氯霉素对庆大霉素诱导耐药粪肠球菌及其亲本菌株的MPC均大于1024μg/mL,突变选择窗较宽;时间杀菌曲线显示当氯霉素浓度为亲本菌株的1/2×MIC或1/4×MIC时,庆大霉素诱导耐药菌株的生长被有效抑制,而亲本菌株则不能被抑制。结论基于协同敏感性制定抗菌药物治疗策略可能有助于有效清除耐药病原菌并延长抗菌药物的使用寿命。
- 孙瑶徐雯雅周翠吴庆陈栎江徐春泉叶建中周铁丽
- 关键词:粪肠球菌庆大霉素氯霉素诱导耐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