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力生
- 作品数:7 被引量:25H指数:3
- 供职机构:佛山市中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中药熏洗联合康复护理对中风偏瘫肩-手综合征Ⅰ期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观察对比中药熏洗联合康复护理对中风偏瘫肩-手综合征Ⅰ期的疗效。方法:2018年4月-2019年7月至我院就诊的100例中风偏瘫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进行观察对照,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进行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中药熏洗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康复治疗后的效果及患者对康复治疗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康复治疗后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熏洗联合康复护理的方法对治疗中风偏瘫肩-手综合征Ⅰ期的患者具有显著的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手部色泽改变、肿胀及手部肩部的疼痛性运动障碍等症状,应当在以后的临床治疗中广泛应用。
- 张明霞许雪华吴怡卿卢婉敏黄漫华黎力生
- 关键词:中药熏洗康复护理疗效观察
- 针灸不同穴位组治疗中风后假性球麻痹吞咽功能障碍疗效研究
- 2024年
- 目的:分析针灸不同穴位组对中风后假性球麻痹吞咽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将90例中风后假性球麻痹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分为常规组、项针组、舌针组,每组30例,治疗14 d。比较各组治疗14 d后的疗效,治疗前、治疗14 d后营养指标、梗死灶多模态磁共振参数、吞咽功能相关指标、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14 d后,舌针组总有效率高于项针组、常规组(P<0.05)。治疗14 d后,各组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D)、血红蛋白(Hb)、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肌酸(Cr)、N-乙酰天门冬氨酸与(胆碱+肌酸)比值、韦氏成人智力量表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舌诊组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组Cho/Cr、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AA)、洼田饮水试验评分、洼田饮水试验前后脉冲血氧饱和度下降值、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舌诊组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与常规治疗或项针治疗相比,舌针治疗中风后假性球麻痹吞咽功能障碍能更有效地改善患者营养状态、梗死灶多模态磁共振参数、吞咽功能及临床症状。
- 梁艳桂吴海科黄耀渠黄婷婷黄强刘亚丽张明霞黎力生胡泳端
- 关键词:中风假性球麻痹吞咽功能障碍针灸项针舌针
- 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平衡训练+核心肌群训练对其平衡功能的相关影响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平衡训练联合核心肌群对其平衡功能的相关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该院收治的12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随机分组,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平衡训练,观察组采取核心肌群训练联合平衡训练,对比两组患者的跌倒发生率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的跌倒发生率为8.33%,对照组的跌倒发生率为20.00%,观察组的情况要明显的优于对照组的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不同方式的治疗,观察组的生活质量中的健康状况、生理职能、精力、精神健康、社会功能、生理功能、躯体疼痛以及情感职能评分要明显的高于对照组的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平衡训练联合核心肌群训练,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平衡功能,具有高效性和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中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 张明霞谭峰梁艳桂黎力生黄涛
- 关键词:脑卒中偏瘫
- 经颅磁刺激治疗联合任务导向性训练对老年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被引量:9
- 2022年
- 目的探讨经颅磁刺激治疗联合任务导向性训练对老年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行任务导向性训练的老年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纳入对照组;收集同期收治的40例行任务导向性训练联合经颅磁刺激干预的老年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纳入观察组。查阅资料,统计并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1个月时肢体运动功能[Fugl-Meyer量表(FMA)]、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BI)]、平衡能力[Berg平衡量表(BBS)]及认知功能[蒙特利尔认知功能量表(MoCA)]。结果干预1个月,两组FMA、BI、BBS评分较干预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01)。干预1个月,对照组MoCA评分较干预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较干预前升高,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经颅磁刺激治疗联合任务导向性训练用于老年脑梗死患者中可进一步改善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还可改善平衡能力和认知功能。
- 张明霞黄婷婷黎力生李广兴
- 关键词:经颅磁刺激任务导向性训练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
- 电刺激加电针对急性脑梗死后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观察电刺激加电针对急性脑梗死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在入院后第2天开始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电刺激加电针、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电针、常规药物治疗,对两组患者于治疗的第1、7、14天进行吞咽障碍程度评分,比较两组的康复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刺激加电针治疗能更加明显地改善急性脑梗死合并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
- 丁德权谭峰张明霞李广兴陈景梅林东雄黎力生
- 关键词:电刺激电针急性脑梗死吞咽障碍
- 三级康复技术在社区脑卒中患者中应用对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相关影响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研究脑卒中疾病患者在社区医疗结构中接受三级康复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4年9月—2015年9月在该社区医院就诊的脑卒中疾病患者88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脑卒中干预;观察组实施三级康复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MBI和FMA评分的改善幅度、对脑卒中疾病社区康复干预计划的满意度、在社区康复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例数。结果观察组治疗后MBI评分、FMA评分分别为(82.05±5.31)分、(69.19±6.75)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64.59±5.86)分、(53.68±6.9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脑卒中疾病社区康复干预计划的满意度达到95.5%,高于对照组的7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社区康复治疗期间仅有1例不良反应出现,少于对照组的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疾病患者在社区医疗结构中接受三级康复干预,可以迅速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使患者转归更加理想。
- 张明霞许雪华卢婉敏吴怡卿黎力生
- 关键词:脑卒中三级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