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蓉蓉
- 作品数:4 被引量:35H指数:3
- 供职机构:榆林市第二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早期运动护理对脑梗死偏瘫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被引量:20
- 2021年
- 目的探讨早期运动护理对脑梗死偏瘫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效果。方法以80例偏瘫脑梗死患者为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比较两组下肢DVT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下肢疼痛、肿胀及DVT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Fugl-Meyer评分升高,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降低,观察组升高/降低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血流峰速度、平均速度均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水平升高,D二聚体(D-D)水平降低,观察组升高/降低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运动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偏瘫脑梗死患者下肢DVT发生率,改善患者下肢功能及下肢血液状态及流速。
- 郭蓉蓉王若云
-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
- 神经内科重症患者下肢不同肌力对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被引量:11
- 2021年
-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重症患者下肢不同肌力对预防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影响。方法以80例神经内科重症患者为对象,根据英国医学研究理事会徒手肌力评定量表将患者分为0~3级组(n=48)级4~5级组(n=32)。对比两组下肢DVT发生情况。结果不同肌力影响下肢DVT发生的因素有股静脉置管、卧床时间、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及D二聚体(P<0.05);性别、抗凝药物使用、年龄、纤维蛋白原与下肢DVT的发生无明显关系(P>0.05)。0~3级组左下肢DVT发生率为33.33%(16/48),高于4~5级组12.50%(4/32),(P<0.05);右下肢肌力组,0~3级组DVT发生率32.69%(17/52),高于4~5级组10.71%(3/28),(P<0.05)。结论神经内科重症患者肌力低于3级者,长期卧床、D二聚体及意识状态与下肢DVT的发生密切相关,需密切关注,并给予针对性的干预。
- 王若云郭蓉蓉
- 关键词:深静脉血栓
- 抗血栓压力带对脑卒中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探讨抗血栓压力带对脑卒中后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预防效果。方法以60例脑卒中患者为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比两组下肢DVT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下肢DVT、肿胀、压痛、浅静脉曲张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观察组D二聚体(D-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为96.67%(29/30),高于对照组(80.00%(24/30),P<0.05)。结论抗血栓压力带可减少脑卒中患者下肢DVT的发生,改善机体的纤溶功能,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 郭蓉蓉王若云
- 关键词:脑卒中后深静脉血栓
- 脑梗死患者的心理干预体会
- 2009年
- 目的:探讨近几年心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康复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对282例脑梗死患者给予心理干预,康复预后做一回顾性分析。结果:对于脑梗死患者治疗全程给予心理干预,对患者预后至关重要。结论:根据脑梗死患者的不同心理特征,有针对性地给予心理干预,对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 李明娥张瑞华郭蓉蓉李艳芳
- 关键词:脑梗塞心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