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琼蕊
- 作品数:4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淋巴结外软组织阳性对胃癌、食管癌和胃食管结合部癌预后影响的Meta分析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系统评价淋巴结外软组织阳性对胃癌、食管癌和胃食管结合部癌预后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2016年9期)、PubMed、CBM、CNKI、VIP和WanFang Data数据库,搜集淋巴结外软组织阳性对胃癌、食管癌及胃食管结合部癌预后相关的队列研究,检索年限均从建库至2016年8月。由两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16个研究,共9 44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胃癌患者中,淋巴结外软组织阳性患者的术后总体生存期[HR=1.71,95%CI(1.42,2.04),P<0.000 01],无病生存期[HR=1.39,95%CI(1.12,1.73),P=0.003]和癌症特定生存期[HR=1.52,95%CI(1.18,1.96),P=0.001]均明显短于阴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食管癌与胃食管连接部癌患者中,淋巴结外软组织阳性患者的术后总体生存期[HR=1.84,95%CI(1.49,2.27),P<0.000 01],无病生存期[HR=2.18,95%CI(1.70,2.81),P<0.000 01]和癌症特定生存期[HR=1.73,95%CI(1.19,2.52),P=0.004]均明显短于阴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胃癌、食管癌和胃食管结合部癌中淋巴结外软组织阳性患者比阴性患者预后差。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限制,上述结论仍需高质量研究加以验证。
- 雷玉莹赵琼蕊孙哲
- 关键词:胃癌食管癌预后META分析
- 中国人视黄醇结合蛋白4水平与冠心病关系的Meta分析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综合评价中国人群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水平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of Scienc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VIP)和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Database),收集有关中国人群RBP4水平与冠心病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检索时限为从各数据库建库至2015年2月。由2名研究人员独立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文献的质量,采用Rev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篇文献。中国人群血液中RBP4水平较高者与较低者相比,可能更易患有冠心病(WMD=7.17μg/ml,95%CI:3.56.10.78μg/ml,P〈0.05)。亚组分析表明,中国人群RBP4水平可能与稳定型心绞痛(WMD=4.81μg/ml,95%CI:1.25—8.37gg/ml,P〈0.05)和急性心肌梗死(IVMD=13.96μg/ml,95%CI:6.12~21.80μg/ml,P〈0.05)的发生有关。此外,中国人群RBP4水平与冠心病的关系可能只在年龄≤65岁的人群中存在(WMD=7.26μg/ml,95%CI:2.73~11.79μg/ml,P〈0.05)。敏感性分析与发表偏倚分析表明研究结果稳定、可靠。结论中国人群RBP4水平可能与冠心病的发生有关。
- 侯晓雯李光校赵琼蕊陈欣王冲时景璞
- 关键词:冠心病视黄醇结合蛋白4病例对照研究META分析
- 维生素D受体基因BsmI(rs1544410)多态性与冠心病易感性关系的Meta分析
- 2016年
- 目的综合评估维生素D受体基因BsmI(rs1544410)多态性与冠心病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Web of Science、CNKI、Wan Fang Data、VIP和CBM数据库,搜集维生素D受体基因BsmI(rs1544410)多态性与冠心病易感性的相关病例-对照研究,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16年5月。由两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个病例-对照研究,包括2 182例冠心病患者和5 925例对照人群。Meta分析结果显示:总人群中BsmI(rs1544410)B等位基因及BB基因型与冠心病的患病密切相关[Bvs.b:OR=1.36,95%CI(1.03,1.79),P=0.03;BBvs.bb:OR=1.70,95%CI(1.06,2.72),P=0.03;BB+Bb vs.bb:OR=1.52,95%CI(1.00,2.30),P=0.05]。按年龄进行的亚组分析结果显示:BsmI(rs1544410)多态性与年龄<65岁组冠心病患病风险密切相关[Bvs.b:OR=1.65,95%CI(1.00,2.73),P=0.05;BBvs.Bb+bb:OR=1.79,95%CI(1.08,2.97),P=0.02;BBvs.bb:OR=2.64,95%CI(1.12,6.25),P=0.03];按种族进行的亚组分析结果显示:BsmI(rs1544410)多态性与高加索人冠心病患病风险密切相关[Bvs.b:OR=1.47,95%CI(1.10,1.97),P=0.01;BB+Bb vs.bb:OR=1.71,95%CI(1.09,2.68),P=0.02;BBvs.Bb+bb:OR=1.39,95%CI(1.01,1.92),P=0.05;BBvs.bb:OR=1.80,95%CI(1.10,2.95),P=0.02];按基因检测方法进行的亚组分析结果显示:Taq Man方法检测组中BsmI(rs1544410)多态性与冠心病患病风险密切相关[Bvs.b:OR=2.18,95%CI(1.06,4.45),P=0.03;BB+Bb vs.bb:OR=3.32,95%CI(1.06,10.40),P=0.04;BBvs.bb:OR=3.31,95%CI(1.06,10.30),P=0.04];按病例组诊断方法进行的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心电图组中BsmI(rs1544410)多态性与冠心病患病风险密切相关[Bvs.b:OR=1.15,95%CI(1.02,1.29),P=0.02;BB+Bb vs.bb:OR=1.22,95%CI(1.02,1.45),P=0.03;BBvs.bb:OR=1.31,95%CI(1.03,1.67),P=0.03]。结论维生素D受体基因BsmI(rs1544410)B等位基因可能增加冠心病的患病风险,尤其是高加索人和年龄<65岁的人群。
- 赵琼蕊黄东辉侯晓雯贾成勇时景璞
- 关键词:冠心病META分析病例-对照研究
- 2009—2013年辽宁省农村地区脑卒中死亡特点和早死所致疾病负担变化趋势分析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了解2009—2013年辽宁省农村地区脑卒中的死亡特点及早死所致疾病负担变化趋势,为脑卒中的进一步防治提供依据。方法于2015年5月—2017年1月,由辽宁省凤城市和彰武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2009—2013年人口学数据和全死因死亡数据。对死因构成情况进行分析,对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早死所致健康寿命年损失(YLL)、YLL率、标化YLL率、平均每人的健康寿命年损失(AYLL)、标化AYLL及定基比下降幅度进行计算。结果 2009—2013年,脑卒中均是辽宁省农村地区居民的首位死因,构成比均>25.00%。2009—2013年,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脑卒中及合计脑卒中标化死亡率随时间的变化呈下降趋势(P<0.05);下降幅度分别为:缺血性脑卒中23.95%、出血性脑卒中48.65%、合计脑卒中40.08%。2009—2013年,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脑卒中和合计脑卒中标化YLL率随时间的变化呈下降趋势,其中缺血性脑卒中降幅为17.50%、出血性脑卒中降幅为46.36%、合计脑卒中降幅为37.02%。2009—2013年,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脑卒中和合计脑卒中标化AYLL随时间的变化呈上升趋势,其中缺血性脑卒中增幅为10.11%、出血性脑卒中增幅为5.04%、合计脑卒中增幅为4.90%,且出血性脑卒中标化AYLL高于缺血性脑卒中。结论虽然辽宁省农村地区脑卒中死亡率及早死所致的疾病负担呈下降的趋势,但是仍处于较高水平,农村地区亟须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减轻脑卒中所带来的负担。
- 李娟李娟赵琼蕊
- 关键词:卒中疾病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