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田彩娟

作品数:3 被引量:15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专利
  • 1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植物
  • 2篇植物抗旱
  • 2篇植物抗旱性
  • 2篇抗旱
  • 2篇抗旱能力
  • 2篇抗旱性
  • 2篇负调控
  • 2篇MIRNA
  • 2篇表达量
  • 1篇信号
  • 1篇信号转导
  • 1篇水稻
  • 1篇转导
  • 1篇微生物
  • 1篇先天免疫
  • 1篇胁迫
  • 1篇免疫
  • 1篇抗病
  • 1篇抗病基因
  • 1篇基因

机构

  • 3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3篇邱金龙
  • 3篇田彩娟
  • 1篇程曦
  • 1篇李爱宁

传媒

  • 1篇遗传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一种受ABA调控的miRNA在提高植物抗旱性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受ABA调控的miRNA在提高植物抗旱性中的应用。本发明公开一种提高植物抗旱性的方法,是提高植物中SEQ?ID?No.1所示的RNA分子的水平或降低SEQ?ID?No.15所示的RNA分子的水平。本发明证...
邱金龙左张丽田彩娟
一种受ABA调控的miRNA在提高植物抗旱性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受ABA调控的miRNA在提高植物抗旱性中的应用。本发明公开一种提高植物抗旱性的方法,是提高植物中SEQ ID No.1所示的RNA分子的水平或降低SEQ ID No.15所示的RNA分子的水平。本发明证...
邱金龙左张丽田彩娟
文献传递
植物与病原微生物互作分子基础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5
2012年
植物在与病原微生物共同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复杂的免疫防卫体系。植物的先天免疫系统可大致分为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的免疫基于细胞表面的模式识别受体对病原物相关分子模式的识别,该免疫过程被称为病原物相关分子模式触发的免疫(PAMP-triggered immunity,PTI),能帮助植物抵抗大部分病原微生物;第二个层面的免疫起始于细胞内部,主要依靠抗病基因编码的蛋白产物直接或间接识别病原微生物分泌的效应子并且激发防卫反应,来抵抗那些能够利用效应子抑制第一层面免疫的病原微生物,这一过程被称为效应子触发的免疫(Effector-triggered immunity,ETI)。这两个层面的免疫都是基于植物对"自我"及"非我"的识别,依靠MAPK级联等信号网络,将识别结果传递到细胞核内,调控相应基因的表达,做出适当的免疫应答。本文着重阐述了植物与病原微生物互作过程中不同层面的免疫反应所发生主要事件的分子基础及研究进展。
程曦田彩娟李爱宁邱金龙
关键词:植物病原微生物先天免疫抗病基因信号转导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