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倩
- 作品数:22 被引量:25H指数:3
- 供职机构:哈尔滨市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培养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交通运输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 实时超声造影鉴别诊断脂肪肝背景下肝内低回声病变良恶性的临床价值
- 目的:总结常规超声所见的脂肪肝背景下肝内低回声病变的特点,应用实时超声造影(CEUS)判断其性质并进行鉴别诊断.方法:本研究对128个常规超声检查发现脂肪肝背景下的肝内低回声病变进行CEUS检查,判断病灶良恶性,对考虑恶...
- 戴全戴海鹏刘冬梅赵天翀徐倩武金玉
- 关键词:脂肪肝超声造影低回声
- 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治疗恶性肿瘤肝转移被引量:14
- 2018年
-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RFA)治疗恶性肿瘤肝转移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2015年5月于我院接受超声引导下经皮RFA治疗的109例恶性肿瘤肝转移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 109例肝转移癌患者中,单发31例(31/109,28.44%),多发78例(78/109,71.56%);肝转移病灶来源于结直肠、肺、乳腺、胃、胰腺、卵巢及前列腺的恶性肿瘤。共198个肝转移癌病灶中,直径<3cm者151个(151/198,76.26%),直径≥3cm者47个(47/198,23.74%)。治疗后1个月,187个(187/198,94.44%)病灶完全灭活,11个(11/198,5.56%)病灶存在残余活性。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1个月患者肿瘤标志物指标明显改善(P均<0.05)。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42%(7/109)。结论对于非手术适应证恶性肿瘤肝转移患者,超声引导下经皮RFA治疗相对安全、有效,短期内可局部控制肝内转移癌的活性。
- 林淑芝徐倩武金玉严昆吴薇
- 关键词:超声检查导管消融术肿瘤转移
- 黑龙江地区554例甲状腺结节穿刺活检临床与病理分析
-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性病变穿刺活检的临床及病理特征。方法:对黑龙江地区554例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活检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甲状腺结节患者年龄在18~67岁之间,平均年龄42.13±6.75(岁),其...
- 赵天翀武金玉戴全徐倩
- 关键词:甲状腺结节穿刺活检回顾性分析
- 文献传递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甲状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
-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癌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5例在我院经手术或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癌超声图像,总结其特异性表现。结果 35例甲状腺癌患者中29例声像图具有特征性表现。多表现为实性结节...
- 崔淑丽林淑芝徐爱哲徐倩郁杨
- 关键词:超声甲状腺癌
- 超声与CT诊断小儿急慢性阑尾炎的对比分析
- 目的:比较超声和CT在小儿急慢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经术后病理证实为阑尾炎的3~12岁小儿患者108例,与术前CT及超声结果进行对比,分别计算超声与CT诊断小儿急、慢性阑尾炎的灵敏度,...
- 郁杨武金玉徐倩戴全陈百灵
- 关键词:超声技术计算机断层扫描
- 融合导航结合超声造影引导肝肿瘤消融后复发病灶精准定位的临床价值
- 徐倩武金玉林淑芝戴全郁杨
- 经皮射频消融对终末期肝转移癌治疗价值
- 武金玉徐倩严昆林淑芝吴薇陈敏华
- 实时超声造影鉴别诊断脂肪肝背景下肝内低回声病变良恶性的临床价值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总结常规超声所见的脂肪肝背景下肝内低回声病变的特点,应用实时超声造影(CEUS)进行鉴别诊断。方法本研究对128例常规超声检查发现脂肪肝背景下的肝内低回声病变进行CEUS检查,对考虑恶性与高度怀疑恶性及部分诊断良性的病灶(共52例)进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其余76例经临床综合诊断证实为良性,对比常规超声与超声造影图像特点并进行定期随访。计算超声造影与常规超声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约登指数以及ROC曲线下面积,对超声造影和常规超声诊断结果应用Kappa检验进行信度分析。结果128例患者中共23例恶性病变,105例良性病变。超声造影与常规超声诊断肝内恶性病灶的灵敏度、特异度、约登指数分别为95.65%、98.10%、93.75%与87.00%、91.43%、84.43%。超声造影检查脂肪肝背景下低回声病灶的诊断结果与临床诊断结果比较具有较好的信度( Kappa=0.922,P=00.45)。结论脂肪肝背景下的肝内低回声病灶应当予以重视,超声造影可有效鉴别脂肪肝背景下肝内低回声病变,有助于确诊肝内良恶性病变,明显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减少误诊率。
- 戴全戴海鹏刘冬梅徐倩赵天翀武金玉
- 关键词:脂肪肝超声造影低回声
- 三维超声对空腔脏器疾病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
- 目的:探讨空腔脏器在三维超声下声像特点及成像规律,提高超声诊断符合率.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在我院消化内科及普外科及门诊怀疑有空腔脏器疾病患者30例.空腔脏器正常患者对照组40例,其中空腔脏器疾病组男1...
- 徐倩武金玉林淑芝郁杨沈久洋
- 关键词:三维超声空腔脏器
- CEUS评价肝癌射频治疗后的局部进展:与初发肝癌的自身对比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射频消融(RFA)治疗后局部进展病灶的CEUS灌注特征,并与初发HCC的CEUS灌注模式进行自身对照比较。方法收集本院RFA治疗后,经随访发现局部进展病灶并于治疗前后均接受CEUS检查的HCC患者33例。比较初发病灶与RFA治疗后局部进展病灶CEUS灌注特征,包括增强时相、荷瘤血管、增强形态、增强边界、增强过程、廓清时相、内部坏死等。结果 RFA治疗后局部进展病灶100%(33/33)呈动脉期或门静脉期增强,96.97%(32/33)呈实质或延迟期廓清,与初发病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灌注特征比较:HCC初发病灶多见荷瘤血管(29/33,87.88%)、增强形态规整(27/33,81.82%)、边界清(26/33,78.79%);增强过程以周边至中心多见(18/33,54.55%),部分病灶出现内部坏死(9/33,27.27%)。RFA后局部进展病灶多见无荷瘤血管(20/33,60.61%)病灶、增强形态不规则(31/33,93.94%)、边界不清(27/33,81.82%);增强模式以整体增强多见(19/33,57.58%),内部坏死相对少见(2/33,6.06%)。结论 RFA后局部进展病灶造影灌注特征具有特殊表现,有助于其早期诊断及生物学行为检测。
- 徐倩杨薇武金玉严昆王凇白静吴薇陈敏华
- 关键词:肝肿瘤射频消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