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淑芳 作品数:8 被引量:13 H指数:3 供职机构: 河南大学淮河医院内分泌科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PDX-1联合利拉鲁肽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胰岛样细胞的效果 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同源盒-1(PDX-1)联合利拉鲁肽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分化为胰岛样细胞(IPCs)的效果。方法: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 EGFP-pc DNA3.1(+)-PDX-1,脂质体介导其转染贴壁培养法分离得到的大鼠BMSCs,用潮霉素筛选稳定转染细胞PDX-1-BMSCs。将BMSCs和PDX-1-BMSCs分别用50 nmol/L利拉鲁肽或培养液培养10 d,然后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胰岛素浓度,real-time PCR法检测细胞中Tle、Nkx6.1、Ngn3、Nestin、PDX-1 mRNA的表达。结果:4组细胞诱导过程中形态上趋向胰岛样细胞分化;利拉鲁肽和PDX-1均可诱导BMSCs胰岛素分泌水平增加(P<0.05);PDX-1可促进BMSCs中PDX-1、Ngn3、Nkx6.1、Tle mRNA的表达(P<0.05);利拉鲁肽可促进PDX-1、Ngn3 mRNA的表达(P<0.05);两者有协同作用的趋势。结论:PDX-1联合利拉鲁肽可以诱导BMSCs向IPCs分化并分泌胰岛素。 闫淑芳 吴敬 刘宏霞 杜少斐 张会峰 史晓阳 袁倩 袁慧娟关键词:利拉鲁肽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胰岛样细胞 胰十二指肠同源盒1诱导不同代别干细胞分化为胰岛样细胞移植对1型糖尿病大鼠的疗效观察 2016年 目的:通过胰十二指肠同源盒1(PDX-1)转染不同代别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诱导分化为胰岛样细胞,进而移植治疗1型糖尿病SD大鼠,观察干细胞移植对1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采用PDX?1转染第3代和第5代BMSCs诱导为胰岛样细胞,双硫腙染色鉴定并测定其胰岛素分泌水平。链脲佐菌素(STZ)制备1型糖尿病SD大鼠模型,将45只成模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移植组A、移植组B、模型对照组,每组均为15只,分别经尾静脉注入第3代BMSCs+PDX-1、第5代BMSCs+PDX-1、等量生理盐水干预28 d;另取15只健康SD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经尾静脉注入等量生理盐水。监测各组大鼠移植第0、7、14、21和28天血糖、空腹胰岛素和C肽水平;第21天4组大鼠均行糖耐量实验;第28天取各组大鼠胰腺组织进行免疫组化观察细胞存活及胰岛细胞状况。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组间数据比较。结果自移植第14天,移植组A和B血糖开始下降,胰岛素和C肽量开始升高,其中第21和28天移植B组的血糖均显著低于A组[(21.90±0.26)比(23.60±1.49) mmol/L、(21.80±1.32)比(24.20±2.06) mmol/L,t=9.65、12.73,均P〈0.05],而同时点胰岛素和C肽显著高于A组(t=8.73、12.51、18.36、25.12,均P〈0.05)。糖耐量实验显示移植组B血糖曲线下面积显著小于移植组A [(1809.0±2.6)比(2301.0±6.8) mmol·L^-1·min,t=5.241,P〈0.05]。免疫荧光检测显示移植组A和移植组B大鼠胰腺组织中均有胰岛素阳性细胞存活,移植组B中胰岛素阳性细胞比例显著高于移植组A (48.0%±1.3%比32.8%±3.2%,t=8.38,P〈0.05)。结论 PDX?1转染的第5代BMSCs对1型糖尿病大鼠的疗效优于PDX?1转染的第3代BMSCs。 袁慧娟 闫淑芳 刘宏霞 杨俊朋 薛丰田 张会峰 赵志刚关键词:糖尿病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高糖在联合转录因子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胰岛样细胞中的作用 2017年 目的 探讨高糖在胰-十二指肠同源盒因子-1(Pdx-1)、神经元素3(Ngn 3)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分化为胰岛样细胞(IPC)中的作用.方法 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zeo)-Ngn 3、pcDNA3.1(+)-Pdx-1,贴壁培养法分离Sprauge-Dawley雄性大鼠BMSC,流式细胞术鉴定BMSC,脂质体介导转染BMSC,并筛选稳定转染细胞培养于高糖(4.5 g/L) DMEM培养液,RT-PCR检测Ngn 3、巢蛋白、Pdx-1 mRNA的表达,ELISA法检测胰岛素浓度.结果 分离的细胞表面高表达CD44、CD105,而低表达CD34,符合BMSC特征.诱导过程中BMSC形态上趋向IPC分化,高糖培养组较低糖培养组细胞上清胰岛素浓度明显提高(F=25.77,P<0.05),高糖质粒培养组Pdx-1、Ngn 3及巢蛋白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高糖培养组及质粒转染组(F=35.12、12.76、8.34,P均<0.05).结论 高糖对Pdx-1联合Ngn 3诱导BMSC向IPC分化具有促进作用. 闫淑芳 杜少斐 吴敬 刘宏霞 袁慧娟关键词:高糖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胰岛样细胞 胰十二指肠同源盒1诱导干细胞分化为胰岛样细胞移植治疗1型糖尿病大鼠的疗效观察 目的 通过胰十二指肠同源盒1(PDX-1)转染不同代别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诱导分化为胰岛样细胞移植治疗1型糖尿病大鼠,观察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本实验采用PDX-1转染第3代和第5代BMSCs诱... 袁慧娟 闫淑芳 薛丰田门冬胰岛素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LADA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观察门冬胰岛素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早期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tent autoimmune diabetes in adults,LADA)的疗效。方法对20例初诊胰岛β细胞功能减退的 LADA 患者给予起始三餐前门冬胰岛素6 U,睡前甘精胰岛素8 U,根据患者血糖3~7 d 调整胰岛素用量,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检测血糖、胰岛素和 C 肽,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治疗后血糖水平在各个时间点均趋于正常,胰岛素及 C 肽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分泌不足及释放延迟现象有所改善。结论门冬胰岛素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早期胰岛β细胞功能减退的 LADA 患者,可以保护其胰岛β细胞功能,延缓其衰退的进展。 闫淑芳 袁慧娟关键词:门冬胰岛素 甘精胰岛素 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 糖尿病冠心病患者心肌细胞中磷脂酰基转移酶1水平的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检测磷脂酰基转移酶1(ALCAT1)的mRNA及蛋白质水平在冠心病(CHD)合并T2DM患者心肌细胞中的变化,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河南省人民医院行心脏手术的风湿性心脏病(RHD)、RHD合并T2DM(RHD+T2DM)、单纯CHD及CHD合并T2DM(CHD+T2DM)患者共131例。手术中取右心耳米粒大小组织,PCR检测ALCAT1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AL—CAT1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1)4组SBP、DBP、TC、LDL-C、HDL-C、TG、FPG、HbA在c、血肌酐(Scr)及心脏射血分数(EF)等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ALCAT1的mRNA水平在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29±0.005)vs(0.041±0.004)vs(0.036±0.006)vs(0.053±0.004),P<0.05]。ALCAT1的蛋白表达呈相似趋势(P<0.05);(3)ALCAT1的mRNA水平与年龄、SBP、DBP、TC、LDL-C、TG、FPG、HbA在c、Scr水平呈正相关,与HDL—C及EF呈负相关(P<0.05)。结论 CHD患者心肌细胞中ALCAT1的mRNA及蛋白水平较RHD患者高,并发糖尿病的患者比不伴发糖尿病者高,间接提示了CHD及糖尿病会加重心肌细胞中心磷脂的病理重构,并引起线粒体的功能障碍。 杨俊朋 沈晓蕾 闫淑芳 马跃华 张会峰 赵志刚 袁慧娟关键词:心磷脂 糖尿病 冠心病 Pdx-1、Ngn3联合MafA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胰岛样细胞 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同源盒1(pancreaticandduodenalhomeobox1,Pdx.1)、神经元素3(neurogenin3,Ngn3)联合V型肌腱膜纤维肉瘤癌基因同源基因A(v—marmuscu—loaponeuroticfibrosarcomaoncogenehomologA,MafA)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marrowmesenchymalstemcells,BMSC)分化为胰岛样细胞(insulin.producingcells,IPC)的机制。方法通过贴壁培养法纯化BMSC,分为4组(A:未感染组;B:MafA感染组;C:Pdx-1-Nsn3感染组;D:联合感染组),高糖条件下培养7d,荧光显微镜观察其感染效率。Western印迹检测各组细胞Pdx.1、NgIl3和MafA表达情况,RT-PCR检测各组胰岛素2、葡萄糖激酶、巢蛋白、胰升糖素及Pdx.1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各组胰岛素分泌情况。结果分离的细胞表面高表达CD44、CDl05,而低表达CD34。诱导过程中各感染组BMSC逐渐聚集并形成细胞团块,双硫棕染色呈红棕色;各组在感染第0、3、5、7、9天胰岛素分泌水平逐渐提高,且联合感染组升高最为明显(P〈0.05);与A组相比,B、C和D组Pdx-1、胰岛素2、胰升糖素及葡萄糖激酶基因表达明显上调(P〈O.05);与B组相比,C组Pdx-1表达上调,D组Pdx-1和胰岛素2表达上调,胰升糖素表达下调(P〈0.05);与C组相比,D组胰升糖素表达上调(P〈0.05)。结论Pdx-1、Ngn3联合MafA共同感染BMSC可分化为IPC。 闫淑芳 袁慧娟 刘宏霞 杜少斐 吴敬 张会峰 马跃华 赵志刚关键词:充质干细胞 胰岛样细胞 联合转录因子、GLP-1和Gastrin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转分化为胰岛样细胞中的作用机制 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其主要病因为胰岛素分泌相对和(或)绝对不足。胰岛移植曾被认为是根治糖尿病的有效疗法,但因供体来源不足及免疫排斥等限制其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目前非β细胞诱导分化为胰岛样细胞... 闫淑芳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胰岛样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