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坤

作品数:22 被引量:33H指数:4
供职机构:河南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卫生厅课题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动脉
  • 4篇动脉瘤
  • 4篇颅内
  • 3篇缺血
  • 3篇留观
  • 3篇颅内动脉
  • 3篇颅内动脉瘤
  • 2篇弹簧圈
  • 2篇血管
  • 2篇血管内治疗
  • 2篇血小板
  • 2篇血性
  • 2篇药物
  • 2篇症状
  • 2篇神经功能
  • 2篇缺血性脑卒中
  • 2篇综合征
  • 2篇卒中
  • 2篇文献复习
  • 2篇留观室

机构

  • 19篇河南省人民医...
  • 5篇吉林大学白求...
  • 3篇黄河三门峡医...
  • 1篇吉林大学
  • 1篇新乡医学院
  • 1篇郑州大学第二...
  • 1篇濮阳市中医院
  • 1篇焦作煤业(集...

作者

  • 22篇张坤
  • 6篇李天晓
  • 5篇贺迎坤
  • 5篇薛绛宇
  • 4篇赵同源
  • 3篇罗祺
  • 2篇汪勇锋
  • 2篇李钊硕
  • 2篇白卫星
  • 2篇高慧丽
  • 2篇王子亮
  • 1篇王伟刚
  • 1篇赵文利
  • 1篇王远涛
  • 1篇王奕
  • 1篇高不郎
  • 1篇傅耀文
  • 1篇杨钟熙
  • 1篇王永生
  • 1篇周洪澜

传媒

  • 2篇介入放射学杂...
  • 2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中国药物滥用...
  • 1篇包头医学
  • 1篇华夏医学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卒中与神经疾...
  • 1篇四川生理科学...
  • 1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临床神经外科...
  • 1篇国际神经病学...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慢性病学杂志
  • 1篇中华介入放射...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08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脑静脉畸形2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被引量:2
2015年
脑静脉畸形(cerebral venous malformation,CVM)是一种先天性脑发育性静脉畸形,组织学上由许多异常扩张的髓静脉和由其汇集而成的一条中央引流静脉组成[1,2]。CVM无特异性临床表现,大多数患者无症状,也可表现为头痛、出血、癫痫等。影像学和解剖学研究显示CVM发生率2.5%~3%,临床上相对少见[1]。本文报道了我科诊治的2例CVM及随访情况,同时对相关文献进行学习。
孟祥坤张坤赵宇昊罗祺
关键词:静脉畸形引流静脉MALFORMATION发育性面部麻木
复合手术开通慢性症状性颈内动脉长节段闭塞的初步应用(附24例报道)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总结复合手术开通长节段慢性症状性颈内动脉闭塞的初步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本院2013年8月~2017年4月行颈内动脉复合手术开通24例慢性症状性颈内动脉长节段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4例患者均成功开通,出院后3个月复查头颈CTA示开通的颈内动脉皆通畅,1例术中出现医源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1周后成功闭塞瘘口,颈内动脉通畅,20例术后3个月复查DSA示颈内动脉通畅,4例电话随访诉说无异常表现。结论对慢性症状性颈内动脉长节段闭塞行复合手术开通是一项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但需谨慎开展。
薛绛宇赵同源张坤贺迎坤蔡栋阳夏金超李天晓
关键词:颈内动脉闭塞长节段支架成形术
Klippel-Trenaunay综合征伴脊髓动-静脉瘘、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并文献复习
2018年
目的报道介入治疗Klippel-Trenaunay综合征(KTS)伴脊髓动-静脉瘘、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结合文献复习探讨介入治疗该疾病的方法和临床价值。方法 1例女性儿童患者,术前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确诊KTS伴脊髓动-静脉瘘、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断明确后行脊髓动-静脉瘘栓塞术。结果手术均顺利进行,术后患者临床症状逐渐消失,无并发症发生。结论介入治疗KTS伴脊髓动-静脉瘘、蛛网膜下腔出血微创、安全、疗效确切。
张坤薛绛宇白卫星李天晓赵同源贺迎坤韩冰莎许岗勤
关键词:KLIPPEL-TRENAUNAY综合征蛛网膜下腔出血介入治疗
雷公藤多苷纳米乳在大鼠肾移植中的免疫抑制作用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制作雷公藤提取物新剂型,提高生物利用度,尝试开发有品质的免疫抑制剂。方法利用自制雷公藤多苷纳米乳(NanoTII),腹腔内或口服给药途径作用于实验用大鼠肾移植模型。Wistar大鼠为供体,SD大鼠为受体行大鼠原位肾移植术。空白对照组:给予口服安慰剂;对照组:给予口服环孢素(Cs A);实验对照组:给予常规的雷公藤提取物片剂(TII);实验组:给予新型纳米雷公藤提取物胶囊;手术对照组:SD大鼠近交系原位肾移植,给予口服安慰剂。检测肾移植术后大鼠尿量、肾功、肝功、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移植肾/受体存活率。结果实验组大鼠移植肾生存期为(86±12.2)d;生存分析log-rank检验结果认为新型纳米乳雷公藤药物组的大鼠生存期显著长于传统雷公藤给药组(P<0.01),但与标准对照组相比没有统计学意义(P=0.124)。药物毒性大小排序为:TII>Nano-TII>Cs A。结论在大鼠肾移植模型中,移植术后单独应用雷公藤多苷纳米乳相比传统TII具有更好的移植物存活率和更小的药物毒性,此项工作为纳米技术雷公藤新剂型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王远涛王钢张坤刘念王永生王伟刚周洪澜傅耀文
关键词:雷公藤多苷
国产新型Presgo弹簧圈与Jasper弹簧圈治疗颅内动脉瘤安全性及有效性初步探讨
2016年
目的 初步探讨国产Presgo机械解脱弹簧圈与Jasper电解脱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2011年11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符合标准的颅内动脉瘤1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使用Presgo机械解脱弹簧圈,对照组使用Jasper电解脱弹簧圈。结果 观察组应用Presgo弹簧圈31枚,平均解脱时间为(6.9±2.0)s;均达到致密栓塞效果,术中出现轻度血管痉挛1例。对照组应用Jasper弹簧圈39枚,平均解脱时间为(40.6±4.9)s;均达到致密栓塞效果,术中出现轻度血管痉挛2例。术后随访6个月,均无明显不适,无再次破裂出血。术后3~6个月DSA复查,载瘤动脉通畅,无动脉瘤复发。结论Presgo机械解脱弹簧圈与Jasper电解脱弹簧圈治疗颅内动脉瘤同样安全有效,而前者解脱性能更优越。
赵同源张坤李天晓薛绛宇白卫星贺迎坤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电解脱弹簧圈
大规格弹簧圈栓塞术在颅内动脉瘤中的临床疗效探讨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大规格弹簧圈栓塞术在颅内动脉瘤治疗中的安全性、可行性、经济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2月我院使用大规格弹簧圈(第一枚弹簧圈规格明显大于动脉瘤直径的弹簧圈)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40例,40枚动脉瘤,术后即刻采用脑血管造影评价所有患者的临床疗效,术后随访6个月后,再次进行脑血管造影以评价疗效。结果:40例颅内动脉瘤中破裂动脉瘤患者24例,未破裂动脉瘤患者16例。采用大规格弹簧圈治疗的动脉瘤共40枚,其中单纯弹簧圈栓塞21枚,支架辅助栓塞19枚,栓塞成功率为100%。动脉瘤长径平均值为(6.27±2.76)mm,动脉瘤直径平均值为(5.28±2.27)mm。每个动脉瘤平均使用弹簧圈(3.26±1.48)枚,弹簧圈平均长度为(34.95±27.22)cm,动脉瘤的平均固体填充率为(18.32±6.39)%。40枚动脉瘤术后即刻血管造影显示Raymond分级:Ⅰ级39枚,Ⅱ级1枚,术中未发生动脉瘤破裂出血以及血栓事件。术后6个月所有患者均行全脑血管造影复查,Raymond分级Ⅰ级39枚,Ⅱ级1枚,随访期间无死亡及再出血事件发生。结论:大规格弹簧圈栓塞术在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中是安全有效的,其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大样本量去验证。
薛绛宇赵同源蔡栋阳时伟玉李钊硕张坤李天晓贺迎坤
急性酒精中毒的护理
目的:探讨100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100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00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经积极治疗后均痊愈出院。结论 :急性酒精中毒患者应积极抢救,加强护理。
张坤
关键词:急性酒精中毒护理
文献传递
浅谈留观室病房化管理体会
<正>急诊留观室收治的患者具有流动性大,病情急骤而多变的特点。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患者对急诊留观室的工作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与住院患者得到同样的护理。为了提高急诊留观患者的护理质量,我院急...
张坤
文献传递
以精神症状为首发症状的神经梅毒伴HIV阳性一例
2014年
神经梅毒(neurosyphilis)是由苍白密螺旋体感染人体后出现的脑脊膜、血管或脑脊髓实质损害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其临床症状复杂多变,无特征性,而以精神症状起病者较为少见,而常被误诊。当神经梅毒合并HIV 感染时,则患者的临床特征变得更为复杂,为神经梅毒的早期诊断及治疗增加了难度,为提高对该病的认识,现将1例神经梅毒合并HIV 感染的病例报道如下。
薛龙星张坤冯星彤徐宁
关键词:HIV阳性神经梅毒精神症状首发症状临床综合征临床症状
颅内动脉瘤介入患者术中及苏醒期血流动力学变化趋势及临床药物干预效果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介入患者术中及苏醒期血流动力学变化趋势及临床药物干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颅内动脉瘤介入手术患者86例(2017年11月—2019年6月),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43)与对照组(n=43)。对照组采取瑞芬太尼+七氟醚,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右美托咪定。统计两组围术期[麻醉诱导前(T0)、气管插管后(T1)、麻醉后15 min(T2)、术毕(T3)]血流动力学指水平、脑氧代谢情况、拔管、睁眼及恢复自主呼吸用时、不良反应。结果(1)血流动力学:①不同时间点的HR、MAP、SBP、SPO2有差别(P<0.05),②组间HR、MAP、SBP、SPO2有差别(P<0.05),③研究组与对照组的HR、MAP、SBP、SPO2变化趋势有差别(P<0.05);(2)脑氧代谢:①不同时间点的CERO2、Da-jvO2有差别(P<0.05),②组间CERO2、Da-jvO2有差别(P<0.05),③研究组与对照组的CERO2、Da-jvO2变化趋势有差别(P<0.05);(3)拔管、睁眼及恢复自主呼吸用时:研究组拔管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睁眼时间、恢复自主呼吸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不良反应: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3.95%)低于对照组(32.56%)(P<0.05)。结论颅内动脉瘤介入手术患者术中及苏醒期血流动力学异常波动,通过右美托咪定复合七氟醚可抑制其波动程度,并能改善脑氧代谢状态,缩短术后拔管时间,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此方法安全可靠。
王奕张坤赵文利
关键词:血流动力学脑氧代谢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