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楠楠 作品数:9 被引量:9 H指数:2 供职机构: 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一种神经内科临床训练按摩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神经内科临床训练按摩装置,涉及训练按摩装置技术领域,包括脚部按摩装置,所述脚部按摩装置的一侧设置有床板,所述床板远离脚部按摩装置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手臂锻炼机构,所述手臂锻炼机构的一侧设置有敲击装置,所述... 王楠楠一种良肢位摆放床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良肢位摆放床,属于脑卒中患者康复用具技术领域。包括床底架、床顶架、和床板组成,床底架为矩形框架,床底架底部四周均设有床腿,床底架上放置有床顶架,床顶架上设有床板,其中,所述的床顶架为分体式,由床框、连... 王楠楠 胡斌 车飞 付金霞文献传递 阿司匹林通过铁死亡减轻氧糖剥夺复氧的小鼠海马神经元细胞损伤的作用机制 2024年 目的探究阿司匹林通过调节铁死亡对氧糖剥夺/复氧(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reoxygenation,OGD/R)诱导的小鼠神经元HT22细胞损伤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小鼠海马神经元HT22细胞,选取HT22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n=3),除对照组外,其余4组建立OGD/R神经元细胞损伤模型,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阿司匹林100、200、400μg/ml处理。检测各组细胞活力及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IL-6水平;试剂盒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活性氧、乳酸脱氢酶、Fe^(2+)、丙二醛水平;Western blot检测铁死亡相关蛋白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olute carrier family 7 members 11,SLC7A1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lutathione peroxidase 4,GPX4)以及酰基辅酶A合成酶长链家族成员4(acyl-coa synthase long chain family member 4,ACSL4)水平。结果模型组细胞活力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49±0.07 vs 1.00±0.12,P<0.01),低、中、高剂量组细胞活力明显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72±0.10 vs 0.49±0.07,P<0.05;0.87±0.10 vs 0.49±0.07,P<0.01;0.93±0.07 vs 0.49±0.07,P<0.01)。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TNF-α、IL-1β、IL-6、活性氧、乳酸脱氢酶、Fe^(2+)、丙二醛、ACSL4蛋白表达明显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抗氧化酶、谷胱甘肽、SLC7A11、GPX4蛋白表达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低、中、高剂量组TNF-α、IL-1β、IL-6、活性氧、乳酸脱氢酶Fe^(2+)、丙二醛、ACSL4蛋白表达明显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抗氧化酶、谷胱甘肽、SLC7A11、GPX4蛋白表达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阿司匹林可以通过调节铁死亡,减轻OGD/R诱导的小鼠神经元HT22细胞损伤,且呈剂量依赖性。 胡玉娇 丛珊 赵磊 董春雪 王冬梅 王楠楠 毛颖关键词:再灌注损伤 阿司匹林 海马 西药联用在癫痫治疗中的方案选择及效果 2015年 目的对西药联用在癫痫治疗中的方案选择及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以2010年1月-2014年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180例癫痫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为对照组、观察组1、观察组2,各60例,对照组采用卡马西平+拉莫三嗪治疗,观察组1采用卡马西平+托吡酯治疗,观察组2采用卡马西平+左乙拉西坦,对比各组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癫痫发作次数。结果观察组1总有效率91.67%,观察组2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观察组1、观察组2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3组患者治疗后癫痫发作次数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小于0.05,观察组1、观察组2治疗后癫痫发作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但观察组1与观察组2总有效率及癫痫发作次数相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机制的药物联合使用比相同机制的药物联合使用有更好的疗效,可以更有效地降低癫痫发作次数,减少治疗风险,是更佳的治疗方案。 吴宏靖 王楠楠关键词:癫痫 药物作用机制 双侧颈动脉狭窄或闭塞性病变的侧支循环途径 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探讨双侧颈动脉狭窄/闭塞性病变患者的侧支循环代偿途径。方法选择双侧颈动脉狭窄/闭塞性病变患者10例,收集患者临床、影像及血流动力学资料,评估双侧颈动脉发生狭窄/闭塞性病变后启动的侧支循环及具体代偿途径。结果双侧颈内动脉闭塞3例(30.0%)、一侧(左侧)颈总动脉(CCA)闭塞合并对侧颈内动脉重度狭窄1例(10.0%)、一侧颈内动脉闭塞合并对侧颈内动脉重度狭窄5例(50.0%)、双侧CCA重度狭窄合并一侧(左侧)颈内动脉重度狭窄1例(10.0%)。启动的侧支循环代偿途径:前交通动脉侧支7例、后交通动脉侧支2例、眼动脉侧支3例、软脑膜吻合侧支6例、胼周动脉吻合侧支1例、颈外动脉-枕动脉-硬脑膜动脉-大脑中动脉软脑膜吻合侧支1例、颈内动脉-脉络膜前动脉-新生烟雾血管1例、颈内动脉窃血1例,共8种代偿途径。结论双侧颈动脉狭窄/闭塞性病变患者因病变情况不同可启动包含一、二、三级侧支循环的不同代偿途径。 车飞 侯备 付金霞 王楠楠 黄艾华 王佳楠关键词:颈动脉狭窄 侧支循环 卒中 动脉粥样硬化 威灵仙浓煎雾化吸入联合口腔功能训练在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威灵仙浓煎雾化吸入联合口腔功能训练治疗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2月—2023年11月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84例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口腔功能训练干预,观察组采用威灵仙浓煎雾化吸入干预,两组均持续干预2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吞咽及摄食功能、营养状况、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吞咽功能评定量表评分(20.42±2.35)分低于对照组的(25.73±2.73)分,功能性经口摄食量表评分(5.49±0.87)分高于对照组的(4.75±0.69)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白蛋白水平(40.15±4.32)g/L、总蛋白水平(67.65±5.32)g/L均高于对照组的(35.68±3.87)g/L、(60.54±5.29)g/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理、生理、社会关系、环境领域维度评分分别为(86.38±5.39)分、(85.24±5.15)分、(87.47±4.32)分、(88.17±4.75)分,均高于对照组的(82.09±5.31)分、(79.17±5.12)分、(80.45±5.13)分、(82.12±5.17)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威灵仙浓煎雾化吸入联合口腔功能训练可提高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疗效,加快吞咽功能恢复,以纠正机体营养状态,更好改善生活质量。 毛芳 陈迪 宋杰 黄金凤 王楠楠关键词: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 吞咽功能 不同形式的课程思政在神经病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不同形式的课程思政在神经病学教学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选取2020年9—12月在神经内科见习的本科生共80名,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常规教学模式基础上融入文字及讲述式课程思政内容,实验组在常规教学模式基础上融入视频式课程思政内容,对比研究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学生理论考试平均分、临床实践平均分、课堂满意度、临床思维能力以及职业热情等指标,优于对照组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教学模式基础上融入视频式课程思政内容教学效果显著,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提高职业热情,值得临床学课程教学推广。 王楠楠 车飞 母玉元 董忱忱 许晓岩关键词:教学模式 教学效果 神经病学教学 探究CTRP1在颈内动脉斑块发生过程中的分子机制 2023年 深入分析在颈内动脉斑块发生过程中,CTRP1的具体机制。方法 在具体的实验过程中需要选择通过C57BL/6 纯系 ApoE-1基因敲除的雄性小鼠24只,按照12小时∶12小时的明暗光照方法进行实验分析。在本次实验中需要对塑料龙和实验小鼠的喂养饲料进行严格控制。将实验小鼠安置在无毒塑料笼内。需要注意在塑料笼具准备时,要选择具有良好无毒性、无异味以及吸湿性比较小的材料制作的笼具。垫料、饲料、饮水都需要进行灭菌消毒工作。在实验时,小鼠所处的环境温度保持在20℃到25℃,实验房的空气湿度为45%~64%,在实验小鼠喂养期间需要进行通风换气。在实验小鼠饲饲养过程中,需要利用专用小鼠饲料,在小鼠6周左右开始饲养高脂饲料,通过21%和0.15%胆固醇高脂饲料对小鼠进行12周喂养。利用高脂饲料喂养的小鼠作为观察组;正常饲料喂养的小鼠作为对照组进行分析,对照组与实验组小鼠各12只。结果 对比分析对照组和观察组小组实验小鼠的CTRP1/AMPK/MMP-9的通路建立情况,观察组小鼠体内的通路建立;观察组小鼠动脉斑块模型的炎症水平比较高、血脂生化水平也有明显的升高趋势。通过研究可以利用过表达CTRP1在信号通路上游分子中可以激活AMPK信号通路下游MMP-9分子表达降低;过表达CTRP1能够降低上清TC水平以及炎症因子水平。结论 对脑卒中患者颈内动脉斑块发生过程中的分子机制进行深入分析,CTRP1在颈动脉斑块发展过程中具有明确的作用机制。在研究时CTRP1分子能够降低血清的血脂指标。在对颈内动脉斑块的发生情况进行分析时,可以将其作为主要标志物对颈内动脉斑块的具体情况进行判断。 王楠楠 何睿 樊丽 付金霞 车飞关键词:分子机制 一种神经科用肢体力量训练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神经科用肢体力量训练装置,包括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上设置有滑槽,且滑槽内连接有单旋往复丝杆,所述单旋往复丝杆的外侧连接有滑块,且滑块设置于滑槽内,并且滑块连接于座椅的下端,所述单旋往复丝杆的外侧键连... 张贺男 何睿 王楠楠 付金霞 董忱忱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