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佳佳
- 作品数:3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北方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 城市公共空间的地域性
- 2015年
- 城市公共空间的变化见证了这里历史文明的起伏,也让文化在景观中得到延续,让人们在领略风景的同时,感受不同地域的景观特色。说起新加坡,人们会想起这是一座花园城市;谈起罗马,会联想到斗兽场这样的历史遗迹。不同的城市都有其不同的文化特色和内涵。同样,由于气候条件、历史文化等因素的影响,每个城市会衍生出不同的地域性景观,它在城市的更新与发展中不断得到延续,通过综合的对环境因素的考量、人的需求和历史文化的综合把控,不同的城市延伸出不同的公共空间环境,与人们的生活产生互动性,提高了景观的可识别性。
- 段佳佳杨鑫
- 关键词:城市公共空间景观特色公共空间环境可识别性历史文明街道空间
- 北京城市街道空间夏季小气候环境实测研究被引量:3
- 2015年
-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飞速发展,在人口稠密的户外空间中,人们对于热舒适性的敏感度越发提高,进而对环境设计提出新的要求。小气候适应性研究融合多学科知识,更加科学的指导和优化景观设计,为风景园林学科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选取北京城区典型公共街道空间作为实测对象,在夏季6、7月份,利用HOBO便携式气象站对街道空间的温度、相对湿度、风速、大气压力和太阳辐射等小气候指标进行测量记录,分析对比不同街道空间模式(建筑高度、街道宽度、断面构成等要素不同)下,小气候的影响和调节作用,深入分析小气候环境各项指标之间的关联性,为未来城市街道空间小气候环境改善提出建议。
- 杨鑫段佳佳
- 关键词:街道空间
- 不同临街空间模式对小气候环境的影响——以北京市城区典型临街空间为例被引量:7
- 2016年
- 选取北京城区典型临街空间作为实测对象,在夏季6-7月份,利用HOBO便携式气象站对临街空间的温度、相对湿度、风速、大气压力和太阳辐射等小气候指标进行了测量记录。通过分析对比不同临街空间模式(建筑高度、绿地形态与面积、断面构成等不同要素)对小气候的影响和调节作用,揭示了小气候环境各项指标之间的关联性。在此基础上,对未来城市街道空间小气候环境的改善提出了建议。
- 杨鑫段佳佳
- 关键词:热舒适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