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洋
- 作品数:31 被引量:200H指数:8
- 供职机构: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机械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2013年北京市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运行效果评价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分析国家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CIDARS)在北京市的运行现状,评价运行效果。方法对北京市2013年CIDARS中3种预警模型的预警信号数及信号响应率、信号响应时间进行描述性分析,并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聚集性疫情事件进行预警效果评价。结果 2013年CIDARS发出的北京区域内的预警信号共涉及20种传染病4 373条,所有预警信号全部响应,平均响应时间为1.19 h。其中342条信号(7.82%)经初步核实判断为疑似事件,11条经过现场调查确认为暴发,预警阳性率0.25%。结论 CIDARS整体运行情况良好,但预警信号中假阳性信号仍较多,一些功能及参数仍需进一步完善。
- 史芸萍高燕琳韦再华刘洋刘庆萍王苹李刚
- 关键词:传染病预警系统
-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定红糖中无机元素及其分析评价
- 2025年
- 为了解红糖中多元素含量及分布情况,采用微波消解技术进行样品前处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定红糖中31种元素,并对红糖中无机元素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31种元素测定的方法检出限在0.002~0.5 mg/kg,方法重现性好,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6%,不同元素加标回收率在80.0%~120%,有证标准物质测定结果符合要求,方法准确可靠,适用于红糖中无机元素的测定。通过分析不同类别红糖的测定结果发现,以甜菜为原料的红糖中Na含量普遍较高,甘蔗为原料的红糖中K、Ca、Mg等微量元素含量丰富,营养价值高;对红糖中各元素含量的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Ca、Sr、Zn、Na等为红糖的特征元素;安全性评价表明红糖中砷、铅等重金属含量符合食品安全要求。对不同原料来源红糖中元素组成、含量分布特征的研究,为评价红糖的营养价值与食品安全提供有效依据。
- 王一鸣刘丽萍刘洋陈绍占周天慧李乾玉张晶
- 关键词:红糖ICP-MS无机元素分析评价
- 2017-2022年北京市法定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流行趋势与特征分析
- 2024年
- 目的 分析2017-2022年北京市法定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的流行特征,为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7-2022年北京市法定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发病数据进行分析,比较报告发病率的变化情况。结果 2017-2019年北京市法定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报告发病率年均下降2.35%,2019-2020年下降29.40%,2020-2022年年均上升4.93%,2017-2022年总体年均下降5.81%。男性报告发病率高于女性,城六区报告发病率从2019年开始超过其他区,人群职业分类中报告数前两位的是家务及待业人员和离退人员。2022年各病种的报告发病率依次为梅毒(19.73/10万)、乙型肝炎(6.62/10万)、淋病(4.67/10万)、丙型肝炎(2.31/10万)和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2.10/10万)。结论 2017-2022年北京市法定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报告发病率呈下降趋势,报告发病数和发病率人群特征不同,报告发病数时间周期分布不同,在开展此类或各病种防控时应有侧重。
- 周滢李刚史芸萍王超刘洋虎霄李伟李佳泽高燕琳
- 关键词:法定传染病发病率
- 2010-2019年北京市法定报告肠道传染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13
- 2021年
- 目的分析2010-2019年北京市法定报告肠道传染病发病趋势和流行特征,为肠道传染病防控提供数据参考。方法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2010-2019年北京市法定报告肠道传染病发病情况进行分析,采用χ2趋势检验判断疾病发病趋势随时间的关系,数据分析和图表制作采用R3.6.2软件。结果2010-2019年北京市法定报告肠道传染病累计报告病例9种共874811例,年均报告发病率421.82/10万。报告病例数居前3位的病种依次为其他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和痢疾,三者共占99.26%。2010-2019年北京市法定报告肠道传染病发病率整体呈下降趋势(Z=214.96,P<0.001),报告发病率从2010年的668.40/10万下降至2019年的281.91/10万。报告病例数呈单峰分布,发病高峰在5-10月,共报告病例636769例,占法定报告肠道传染病病例总数的72.79%。16个区均有病例报告,报告发病率位于前5位的依次是密云区(659.02/10万)、通州区(602.92/10万)、平谷区(602.23/10万)、丰台区(555.32/10万)和石景山区(474.17/10万)。男性490844例,占56.11%,女性383967例,占43.89%,男女性别比为1.28∶1。各个年龄组均有病例报告,其中0~4岁组报告病例最多,为445944例,占总病例数的50.98%,其次是5~9岁组,为68625例,占7.84%。结论北京市法定报告肠道传染病整体呈现下降水平,流行于夏季,主要高发人群是5岁以下儿童和学生,其次是干部职员和家务及待业的成年人群体。应根据不同疾病、不同的发病群体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 史芸萍李刚刘洋王超谢春艳虎霄高燕琳
- 关键词:法定传染病肠道传染病
- 北京市2021年法定传染病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12
- 2022年
- 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政策影响下北京市2021年法定传染病的流行特征,为法定传染病的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北京市2021年法定传染病发病进行分析,采用R 4.1.2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采用ArcGIS 10.8软件进行地图绘制。结果北京市2021年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率为290.51/10万,比2020年下降了43.29%,比2017-2019年的年均发病率下降了71.45%。报告发病率居前5位的病种依次为其他感染性腹泻病、流行性感冒、手足口病、肺结核和梅毒。从传播途径来看,以肠道传染病为主,占北京市发病总数的50.15%(31898/63601)。从病原体来看,以病毒类传染病为主,占北京市发病总数的59.63%(25259/42356)。北京市法定传染病的实验室诊断率由2017-2019年的年均16.47%(36289/220371)提高至2021年的35.36%(22490/63601),其中寄生虫类传染病实验室诊断率为83.33%。肠道传染病高发地区为平谷区、密云区和丰台区;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以延庆区、门头沟区、房山区和大兴区为主。结论2021年北京市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率呈下降趋势。法定传染病报告病例的实验室诊断率有所上升,不同病种间实验室诊断率差异性较大,有必要提高病例实验室诊断率。不同传播途径的传染病呈不同的地区分布特点,不同地区在开展传染病防控工作时应有所侧重。
- 史芸萍高燕琳王超刘洋周滢虎霄李伟李刚
- 关键词:法定传染病发病率
- 北京市2015-2018年法定呼吸道传染病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32
- 2020年
- 目的了解北京市2015-2018年法定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病及流行特征,为呼吸道传染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北京市2015-2018年法定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监测报告数据,描述其发病的主要特征。结果2015-2018年北京市法定呼吸道传染病年均报告发病率227.64/10万,占法定传染病总报告的36.24%。乙、丙类呼吸道传染病分别呈现下降、上升趋势。6种重点传染病流行趋势和好发人群各不相同。结论2015-2018年因流行性感冒大幅上升导致北京市法定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率升高,防控责任重大。每种不同的呼吸道传染病的流行季节、好发人群等特征不同,需针对不同病种之间不同的流行特征采取不同的防控措施。
- 史芸萍李刚李刚刘洋王超谢春艳
- 关键词:发病率
- 2015年北京市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人员现状分析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了解北京市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人员状况,探讨该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配置中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为今后制定相应政策,改善配置提供科学决策依据。方法应用自制调查表,对具有直报资格的医疗卫生机构2015年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人力资源状况进行调查,用Excel 2013和SPSS 18.0软件进行数据清理归类和描述性分析。结果全市医疗卫生机构从事传染病直报人员数为2 092人;三级医疗卫生机构中7.65%的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人员未达到2人,二级医疗卫生机构中44.53%的机构未达2人,一级医疗卫生机构均能满足至少1人的要求;年龄分布以30~39岁和40~49岁为主,分别占36.8%和28.1%;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职称主要以初级为主,占47.99%;学历构成主要是以大学本科为主,占44.74%;专业构成主要以医学专业(除预防医学外)为主,占65.54%;工作年限以5年以内为主,占51.61%。结论部分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人员数量配备尚未达到国家规范的要求,专业结构不合理;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人员流动性较大,以年轻力量为主;职称结构尚需改善,高学历人才比例较少,业务素质有待提高。
- 刘洋高燕琳张永强史芸萍冯来强
- 关键词:传染病报告人力资源
- 北京市售畜禽肉类预制菜和方便菜肴中多元素含量分析及有害元素健康风险评价
- 2025年
- 预制菜产业的发展壮大使预制菜标准体系建设迫在眉睫,为了解北京市售畜禽肉类预制菜和方便菜肴中无机元素组成和分布状况,研究其中有害元素含量水平和膳食暴露的健康风险,采用建立的预制菜中多元素测定方法对北京市售畜禽肉类预制菜和方便菜肴中无机元素含量进行分析,并对5种有害元素进行了健康风险评价,为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研制提供科学依据。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41件北京市售畜禽肉类预制菜和方便菜肴中18种元素含量,样品包括肉丸类、扣(蒸)肉类、炒(煮)肉类、内脏类4个类别。使用单因子污染指数(Pi)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Pc)评价有害元素铬、砷、镉、铅、汞的污染程度,采用靶标危害系数(THQ/TTHQ)和致癌风险值(R)进行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北京市售畜禽肉类预制菜和方便菜肴中,17种元素均有检出,有害元素的检出率铬(100%)>铅(97.5%)>镉(78.0%)>砷(53.6%)>汞(0%)。铁、锌、铝、锰占元素总含量的87.0%,有害元素铬、铅、砷、镉、汞占比为0.34%。有害元素含量Cr(0.071 mg/kg)>Pb(0.033 mg/kg)>As(0.029 mg/kg)>Cd(0.008 mg/kg)>Hg(未检出),依据GB 2762-202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除1件梅菜扣肉中铅超标外,所有样品中铬、砷、镉、铅、汞含量均低于国家标准限量。元素含量范围离散程度较大,铜、砷、锡、钼、铅的变异系数分别为439.7%、265.1%、184.2%、164.0%、161.7%。肉丸类、扣(蒸)肉类、炒(煮)肉类、内脏类菜肴的Pi和Pc均处于安全等级,4个类别菜肴的TTHQ均小于1,从高到低依次为内脏类>扣(蒸)肉类>炒(煮)肉类>肉丸类,对人体不构成健康风险。4个类别菜肴的铬和砷的R值均在1×10^(-6)~1×10^(-4),致癌健康风险为可接受水平。有8件样品的砷R值为1.2×10^(-4)~3.4×10^(-4),大于1×10^(-4)的可接受水平,有较低致癌健康风险,但砷的形态较多
- 张妮娜陈绍占刘洋王正李丽萍蒋定国刘丽萍
- 关键词:ICP-MS畜禽肉健康风险评价
- 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预警效果评价及优化建议被引量:7
- 2022年
- 目的了解北京市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运行效果,为优化系统及构建传染病智慧化多点触发监测预警体系提供参考。方法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16-2020年北京市预警信息、预警响应和预警效果。结果2016-2020年北京市传染病自动预警涉及37个病种,预警信号28844个,响应28840个,预警响应率为99.99%,响应时间的中位数为0.78 h。疑似事件预警阳性率为16.92%,暴发事件预警阳性率为0.49%。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灵敏度为35.29%,其中以幼儿园、学校、集体单位暴发为主的肺结核、水痘、手足口病、其他感染性腹泻病等突发事件预警灵敏度极低。结论北京市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运行稳定,预警信号响应及时,对于疑似事件有一定的预警提示作用,但对暴发和突发事件的探测识别作用有限。系统需进一步优化完善,以适应新形势下传染病监测预警的需要,实现传染病重大疫情的“早发现”。
- 高燕琳史芸萍刘洋王超虎霄周滢李刚
- 关键词:传染病
-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技术分析研究畜肉中硒形态被引量:3
- 2024年
- 目的应用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技术(HPLC-ICP/MS)分析研究畜肉中Se(Ⅵ)、Se(Ⅳ)、SeCys、MeSeCys和SeMet 5种硒形态。方法采用超声辅助蛋白酶ⅩⅣ和胰脂肪酶酶解提取畜肉中硒形态,以C18反相色谱柱为分析柱,10 mmol/L柠檬酸和5 mmol/L己烷磺酸钠(pH=4.0,含1%甲醇)为流动相,等度洗脱,HPLC-ICP/MS分析。结果5种硒形态可在7 min内有效分离,在线性范围内相关系数均>0.999,线性良好;Se(Ⅵ)、SeCys、MeSeCys和SeMet 4种硒形态检出限为0.0003~0.002 mg/kg,不同浓度水平的加标回收率为80.0%~103.3%,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6.8%,有证标准物质ERM■BC210a测定值在标准值范围内。结论该方法适用畜肉中Se(Ⅵ)、SeCys、MeSeCys和SeMet的分析测定。畜肉中的硒形态主要为SeMet,同时含有少量的MeSeCys和SeCys。
- 李乾玉刘丽萍陈绍占刘洋郭巧珍王一鸣
-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畜肉酶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