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雷亮

作品数:11 被引量:19H指数:2
供职机构:哈尔滨市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哈尔滨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哈尔滨市科技创新人才研究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会议论文
  • 3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骨折
  • 3篇疗效
  • 3篇内固定
  • 3篇脊柱
  • 2篇胸腰段
  • 2篇腰段
  • 2篇银纳米颗粒
  • 2篇手术
  • 2篇跖痛症
  • 2篇外翻
  • 2篇拇外翻
  • 2篇纳米
  • 2篇抗菌性
  • 1篇胸腰段爆裂骨...
  • 1篇胸腰段骨折
  • 1篇银离子
  • 1篇折手
  • 1篇诊疗
  • 1篇植骨
  • 1篇植骨术

机构

  • 10篇哈尔滨市第一...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作者

  • 10篇雷亮
  • 4篇苏广志
  • 2篇刘玉耆
  • 2篇郭瑞清
  • 2篇李雪娟
  • 1篇李卫
  • 1篇周斌
  • 1篇郭振贵
  • 1篇孙晔

传媒

  • 1篇当代医学
  • 1篇中华生物医学...
  • 1篇当代医药论丛

年份

  • 4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应用3D打印技术治疗髂骨肿瘤的探讨
目的 3D打印技术在髂骨肿瘤手术治疗中的可行性和临床应用价值的探究。方法 对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髂骨肿瘤患者进行三维螺旋扫描将其DICOM数据输入计算机中,采用MIMICS软件数据处理。应用3D打印技术打印髂骨肿瘤...
雷亮
关键词:髂骨肿瘤计算机辅助技术
新型银纳米颗粒涂层薄膜材料的制备与抗菌性研究
2017年
目的制备银纳米颗粒涂层薄膜材料并检测其抗菌性。方法利用脉冲激光沉积法(PLD)将银-二氧化硅薄膜种植在衬底硅片表面,根据不同的激光脉冲沉积速率制备3组薄膜材料样品,其银与二氧化硅的含量比分别为1:3(TypeA)、1:1(TypeB)、3:1(TypeC)设为实验组,纯硅片设为对照组。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量色散光谱仪(EDS)、原子力显微镜(AFM)对实验组样品进行物理表征,选用临床标准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作为实验菌株进行样品体外抗菌试验。结果制备的3种样品TypeA、TypeB和TypeC应用EDS测定银纳米颗粒的含量分别为19.29%、65.32%、77.18%。SEM显示,实验组样品中银纳米颗粒镶嵌于二氧化硅的骨架结构中,结构清晰。AFM显示3种样品TypeA、TypeB和TypeC表面粗糙度良好,银纳米颗粒的大小分别为10.8、11.9和12.9nm。抗菌实验显示,接种大肠杆菌的培养基中3种样品TypeA、TypeB和TypeC的抑菌环直径分别为11、15、16mm,接种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培养基中3种样品的抑菌环直径分别为15、16、17mm,所制备的银纳米颗粒涂层薄膜材料均显示出抑菌作用;对照组没有出现抑菌环。结论应用PLD方法制备银纳米颗粒抗菌薄膜材料简单易行,且材料具有良好的抑菌作用。
雷亮崔磊李卫孙晔郭振贵
关键词:抗菌
联用经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和伤椎内植骨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效果分析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 :探讨联合使用经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和伤椎内植骨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2年7月~2014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0例患者。我院联合使用经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和伤椎内植骨术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联合使用经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和后外侧植骨融合术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胸腰椎前缘的高度比、胸腰椎后缘的高度比、脊椎的Cobb角(头侧端脊椎上缘的垂线与尾侧端脊椎下缘垂线的交角)和疼痛症状的评分。结果 :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胸腰椎前缘的高度比和胸腰椎后缘的高度比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其脊椎的Cobb角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疼痛症状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联合使用经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和伤椎内植骨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效果确切,可有效地促进患者脊椎功能和形态的恢复,缓解其疼痛的症状。此联合手术方法可作为临床上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优选方法。
郭瑞清李雪娟刘玉耆雷亮苏广志
关键词:脊柱胸腰段骨折
椎体后凸成形术与保守疗法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疗效对比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对比椎体后凸成形术与保守疗法对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45例,按照患者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23例(采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和对照组22例(采用保守疗法治疗)。随访1年,对比2组总有效率、伤椎前后中柱椎体高度及Cobb角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7%,对照组为6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的椎体高度及后凸Cobb角变化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保守疗法相比,采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临床疗效更显著,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郭瑞清刘玉耆李雪娟雷亮苏广志
关键词:椎体后凸成形术保守疗法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疗效
步态分析对拇外翻合并跖痛症微创手术疗效的评价
目的 通过步态分析系统研究拇外翻合并跖痛症的微创治疗手术前后患者步态运动学特点,为小切口微创截骨手术疗效提供客观依据,提高对本病的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科手术的60例病人,118足...
雷亮
关键词:拇外翻跖痛症步态分析
颈椎前路钢板内固定治疗颈椎骨折脱位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钢板内固定治疗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69例2000~2007年间采用颈椎前路减压、取髂骨植骨融合、前路自锁钢板内固定治疗的98例颈椎骨折脱位病例进行回顾总结.结果:本组手术时间90-180m...
雷亮
关键词:颈椎骨折脱位脊柱融合术钢板内固定
胸腰段爆裂骨折手术非减压与减压疗效比较的meta分析
目的:应用Meta分析的研究方法,系统评价胸腰段爆裂骨折在后路手术下对椎管不进行减压(非减压)和进行减压(减压)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决策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英文全文数据库(1990年1月至2015年5...
雷亮苏广志
关键词:胸腰段爆裂骨折内固定术META分析
拇外翻并发跖痛症的病理机制及诊疗的新进展
目的:拇外翻是一种常见的以足趾畸形为主的疾病,而跖痛症是拇外翻患者最常出现且最痛苦的症状,主要由于拇外翻第1足趾畸形且第1跖骨头脱位导致的前足跖骨头下方的疼痛,以第2、3跖骨头下多见。
雷亮
关键词:拇外翻跖痛症病理基础
新型抗菌涂层材料在骨科植入物感染方面的研究
目的:探究骨科内植物感染的成因,阐述以银纳米颗粒为代表的新型抗菌材料对骨科內植物为临床治疗决策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英文全文数据库(1990年1月至2015年5月),Webofknowledge英文全文数...
雷亮苏广志周斌
关键词:银离子
新型银纳米颗粒涂层薄膜材料的制备与抗菌性的研究
目的 探讨利用一种新型物理方法制备负载银纳米颗粒的抗菌涂层材料;并通过扫面电子显微镜(SEM),能量色散光谱仪(EDS),原子力显微镜(AFM)等检测其特征,利用碟盘抑菌实验检测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期...
雷亮
关键词:银纳米颗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