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卢迪

作品数:9 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细胞
  • 6篇高糖
  • 5篇肾小管
  • 5篇肾小管上皮
  • 5篇肾小管上皮细...
  • 5篇小管
  • 5篇小管上皮细胞
  • 4篇高糖诱导
  • 3篇糖尿
  • 3篇糖尿病
  • 2篇炎症
  • 2篇氧化应激
  • 2篇人肾小管上皮...
  • 2篇细胞损伤
  • 2篇纤维化
  • 2篇磷酸
  • 2篇2型糖尿
  • 2篇2型糖尿病
  • 1篇蛋白
  • 1篇蛋白相互作用

机构

  • 9篇成都医学院第...

作者

  • 9篇卢迪
  • 9篇黎瑶
  • 8篇邱平
  • 5篇梅希
  • 1篇兰天
  • 1篇唐明薇
  • 1篇杨惠岚

传媒

  • 2篇中国糖尿病杂...
  • 2篇河北医药
  • 2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临床肾脏病杂...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磷酸西格列汀调控2型糖尿病大鼠肝细胞线粒体稳态和功能的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研究磷酸西格列汀对2型糖尿病大鼠肝细胞线粒体稳态和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高糖饮食配合45 mg·kg-1链脲佐菌素饲喂法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磷酸西格列汀组大鼠以磷酸西格列汀10 mg·kg-1灌胃(n=8),模型组大鼠以等体积PBS灌胃(n=8)。12周后,测定大鼠体质量、血糖水平,通过HE染色和Masson染色评估肝纤维化程度;运用TUNEL法检测肝组织中凋亡的细胞;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肝组织中ATP含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测定线粒体基因组DNA与细胞核基因组DNA的比例;采用半定量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线粒体标志蛋白TOMM20,HSP60和VADC的蛋白水平;磷酸西格列汀处理肝细胞HepRG后,采用JC-1染色观察线粒体膜电位变化,测定ATP含量,并用RT-qPCR法检测线粒体编码基因的转录水平,包括COX 1,COX 3,ND 1和Cyb。结果:磷酸西格列汀的使用改善了2型糖尿病大鼠体重下降、血糖升高、肝损伤及肝纤维化程度。相较于模型组[(0.22±0.03)pmol/min·mg^(-1)],磷酸西格列汀组肝组织中的ATP含量[(0.43±0.03)pmol/min·mg^(-1)]升高(P<0.05);相较于模型组(1.58±0.36),磷酸西格列汀组肝组织中的线粒体基因组DNA/细胞核基因组DNA比例(2.89±0.62)升高(P<0.05);相较于模型组,磷酸西格列汀组肝组织中线粒体标志蛋白TOMM20,HSP60和VADC明显更高。JC-1染色显示,高糖引起肝细胞HepRG线粒体膜电位明显丧失,而磷酸西格列汀加入后,线粒体膜电位明显回复,同时细胞中的ATP含量和转录水平回升(P<0.05)。结论:磷酸磷酸西格列汀在2型糖尿病大鼠的肝组织中,可能通过调控线粒体膜电位,ATP产量及线粒体转录活性,参与到减轻2型糖尿病大鼠肝纤维化程度的过程中。
卢迪邱平李婷黎瑶
关键词:2型糖尿病线粒体膜电位线粒体功能
西格列汀通过调控自噬对2型糖尿病大鼠肝纤维化保护作用的研究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研究磷酸西格列汀对T2DM大鼠肝细胞自噬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高糖饮食配合45mg/kg STZ饲喂法建立T2DM大鼠模型。建模成功后将大鼠随机分组,分别用10m/kg西格列汀灌胃(SGT组)、PBS灌胃(T2DM组)及10IU/(kg·d)胰岛素腹腔注射(ISL组)。PBS灌胃的正常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NC)。12周后测定血糖水平。HE、Masson染色评估肝纤维化程度;TUNEL法检测肝细胞损伤状况;采用RT-PCR测定ATG3、ATG12、p62与Beclin1mRNA的表达;采用半定量Western blot测定ATG3、ATG12、p62,Beclin1和LC3B的蛋白水平。结果西格列汀治疗12周后,与T2DM组比较,SGT组血糖降低(P<0.05)。HE、Masson染色结果表明,SGT组肝纤维化程度改善。与NC组比较,T2DM组肝组织中自噬相关基因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DM组中ATG3、ATG12、p62、Beclin1的mRNA的表达量分别为(0.82±0.12)、(0.66±0.03)、(0.12±0.01)和(0.52±0.02);SGT组中各基因表达量分别为(1.62±0.11)、(0.89±0.03)、(1.35±0.06)和(0.87±0.1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半定量Western blot结果显示,SGT组肝组织中ATG3、ATG12、p62、Beclin1和LC3B蛋白的表达水平均增加。结论磷酸西格列汀可能通过促进肝组织自噬水平来减轻T2DM大鼠肝纤维化程度。
卢迪邱平李婷梅希黎瑶
关键词:自噬肝纤维化MASSON染色
circATRNL1靶向miR-181a-5p对高糖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的影响
2022年
目的探讨circATRNL1靶向miR-181a-5p对高糖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HK-2)损伤的影响。方法将HK-2细胞分为对照(Con)组(5.5 mmol/L葡萄糖)、高糖(HG)组(25 mmol/L葡萄糖)、HG+pcDNA组(转染pcDNA,25 mmol/L葡萄糖)、HG+pcDNA-circATRNL1组(转染pcDNA-circATRNL1,25 mmol/L葡萄糖)、HG+anti-miR-NC组(转染anti-miR-NC,25 mmol/L葡萄糖)、HG+anti-miR-181a-5p组(转染anti-miR-181a-5p,25 mmol/L葡萄糖)、HG+pcDNA-circATRNL1+miR-NC组(转染pcDNA-circATRNL1和miR-NC,25 mmol/L葡萄糖)、HG+pcDNA-circATRNL1+miR-181a-5p组(转染pcDNA-circATRNL1和miR-181a-5p模拟物,25 mmol/L葡萄糖)。RT-qPCR检测circATRNL1和miR-181a-5p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ELISA试剂盒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IL-6和TNF-α水平。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分析circATRNL1和miR-181a-5p的相互作用。结果与Con组比较,HG组HK-2细胞凋亡率、miR-181a-5p相对水平、细胞培养上清中IL-6和TNF-α水平显著升高(P<0.05),circATRNL1相对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HG+pcDNA组比较,HG+pcDNA-circATRNL1组HK-2细胞凋亡率、细胞培养上清中IL-6和TNF-α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HG+anti-miR-NC组比较,HG+anti-miR-181a-5p组HK-2细胞凋亡率、细胞培养上清中IL-6和TNF-α水平显著降低(P<0.05)。circATRNL1与miR-181a-5p直接特异性结合。与HG+pcDNA-circATRNL1+miR-NC组比较,HG+pcDNA-circATRNL1+miR-181a-5p组HK-2细胞凋亡率、细胞培养上清中IL-6和TNF-α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circATRNL1靶向miR-181a-5p可抑制高糖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和炎症损伤。
卢迪黎瑶梅希邱平
关键词:肾小管上皮细胞高糖炎症
LncRNA NORAD对高糖诱导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炎症因子和纤维化因子表达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2021年
目的:探讨LncRNA NORAD对高糖诱导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炎性和纤维化因子表达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将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分为空白对照(NC)组、渗透压对照(OSM)组、高糖处理(HG)组、si-NC+HG组、si-LncRNA NORAD+HG组、miR-NC+HG组、miR-367-3p+HG组、anti-miR-NC+si-LncRNA NORAD+HG组、anti-miR-367-3p+si-LncRNA NORAD+HG组。实时荧光定量PCR(q PCR)检测LncRNA NORAD和miR-367-3p的表达水平;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α-SMA、Fn、COL1a1、COL3a1蛋白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TGF-β1、IL-1β水平;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检测LncRNA NORAD和miR-367-3p的靶向关系。结果:高糖诱导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中LncRNA NORAD表达水平升高,miR-367-3p表达水平降低(P<0.05);α-SMA、Fn、COL1a1、COL3a1蛋白的表达水平升高,TGF-β1、IL-1β水平升高(P<0.05)。低表达LncRNA NORAD或过表达miR-367-3p,高糖诱导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中α-SMA、Fn、COL1a1、COL3a1蛋白的表达水平降低,TGF-β1、IL-1β水平降低(P<0.05)。LncRNA NORAD靶向调控miR-367-3p;低表达miR-367-3p可以逆转LncRNA NORAD低表达对高糖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炎性和纤维化因子表达的抑制作用。结论:抑制LncRNA NORAD表达可能通过靶向上调miR-367-3p抑制高糖诱导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炎性和纤维化因子表达。
卢迪黎瑶李婷邱平
关键词:肾小管上皮细胞炎症因子纤维化
88例糖尿病足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和药敏分析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了解成都市北部地区糖尿病足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药物敏感情况,为选择最佳的抗感染方案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代谢科2012年7月-2014年7月糖尿病足分泌物病原菌培养及药敏结果的处理情况。结果:共搜集到88例糖尿病足溃疡伴感染患者,糖尿病足分泌物感染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其中革兰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粪肠球菌为主;革兰阴性菌以普通变形杆菌、产酸克雷伯氏菌、阴沟肠杆菌为主。粪肠球菌耐药率明显。未做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的患者多以病情较轻(0-1级)或无分泌物为主。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力奈唑烷、左氧氟沙星及莫西沙星较为敏感,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氨基糖甙类及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抗菌药物、氨曲南较为敏感。结论:糖尿病足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广泛,耐药率高,早期、多次培养并根据药敏选择抗菌药物治疗是糖尿病足感染治疗的关键。
邱平梅希唐明薇廖戮缪卢迪杨惠岚兰天黎瑶
关键词:糖尿病足感染溃疡病原菌药敏
芹菜素调控lncRNA MEG8对高糖诱导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的影响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芹菜素对高糖诱导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是否与ln⁃cRNA MEG8有关。方法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细胞分为正常(NG)组、高糖(HG)组、芹菜素低、中、高剂量组、HG+si-NC组、HG+si-MEG8组、HG+芹菜素+pcDNA组、HG+芹菜素+pcDNA-MEG8组。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lncRNA MEG8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蛋白表达;试剂盒检测细胞SOD活性和MDA含量。结果高糖诱导的HK-2细胞中MEG8表达水平升高,细胞凋亡率升高,Bax表达水平升高,Bcl-2表达水平降低,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升高(P<0.05)。不同剂量芹菜素处理后,MEG8表达水平降低,细胞凋亡率降低,Bax表达水平降低,Bcl-2表达水平升高,SOD活性升高,MDA含量降低,且呈剂量依赖性(P<0.05)。干扰MEG8表达可降低高糖诱导的HK-2细胞凋亡率及MDA含量,提高SOD活性。而过表达MEG8可逆转芹菜素对高糖诱导的HK-2损伤的作用。结论芹菜素可能通过下调lncRNA MEG8的表达抑制高糖诱导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
卢迪黎瑶李婷
关键词:芹菜素肾小管上皮细胞长链非编码RNA氧化应激
circ_ZNF609/miR-423-5p轴对高糖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HK2凋亡和氧化应激的机制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circ_ZNF609对高糖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和氧化应激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用含25 mmol/L葡萄糖的培养液培养24 h后,RT-qPCR法检测细胞中circ_ZNF609和miR-423-5p表达。分别转染circ_ZNF609小干扰RNA、miR-423-5p模拟物或共转染circ_ZNF609小干扰RNA和miR-423-5p抑制剂至HK2细胞,然后用含25 mmol/L葡萄糖的培养液培养24 h,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蛋白印迹法检测细胞中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试剂盒检测细胞中SOD活性及MDA含量。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circ_ZNF609和miR-423-5p调控关系。结果HK2细胞经高糖处理后,细胞中circ_ZNF609表达量增加(P<0.05),miR-423-5p表达量减少(P<0.05)。与高糖处理的HK2细胞比较,高糖处理的下调circ_ZNF609或上调miR-423-5p的HK2细胞增殖活性和细胞中SOD活性升高(P<0.05),细胞凋亡率、细胞中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和MDA含量降低(P<0.05)。circ_ZNF609靶向结合miR-423-5p,且下调circ_ZNF609的HK2细胞中miR-423-5p的表达量增加。下调miR-423-5p逆转下调circ_ZNF609对高糖诱导的HK2细胞凋亡和氧化应激的影响。结论下调circ_ZNF609可能通过靶向上调miR-423-5p抑制高糖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HK2凋亡和氧化应激。
卢迪黎瑶梅希邱平
关键词:肾小管上皮细胞细胞凋亡氧化应激
干扰及过表达Rpph1对高糖作用的肾小管上皮细胞生物行为的影响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Rpph1对高糖作用的肾小管上皮细胞生物行为的影响。方法:将HK2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高糖组、高糖+pcDNA3.1组、高糖+pcDNA3.1-Rpph1组、高糖+si-NC组、高糖+si-Rpph1组、高糖+si-Rpph1+si-NC组、高糖+si-Rpph1+si-HuR组。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Rpph1和HuR mRNA表达水平;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蛋白表达;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高糖作用的肾小管上皮细胞中Rpph1、HuR表达水平升高,P21、Caspase-3、Vimentin表达水平升高,E-cadherin表达水平降低,细胞存活率降低,细胞凋亡率升高(P<0.05)。过表达Rpph1促进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存活;而干扰Rpph1表达与过表达Rpph1的作用相反。抑制HuR表达增强了抑制Rpph1对高糖作用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存活率、凋亡和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结论:干扰Rpph1表达可能通过下调HuR抑制高糖作用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和EMT。
卢迪黎瑶李婷邱平
关键词:HUR高糖肾小管上皮细胞上皮间质转化
高糖刺激促进硫氧还蛋白相互作用蛋白表达并引起胰岛β细胞损伤的机制研究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研究高糖刺激通过过表达硫氧还蛋白相互作用蛋白(TXNIP)对胰岛β细胞产生损伤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高糖培养基(25 mmol/L)对胰岛β细胞INS-1进行高糖刺激,并用缺氧标记物哌莫硝唑和反应性氧化物(ROS)探针检测对细胞缺氧和ROS堆积的刺激作用。确认高糖刺激对细胞缺氧和ROS堆积的影响后,采用半定量Western blot检测高糖和ROS堆积对TXNIP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采用ROS清除剂N-乙酰半胱氨酸或ROS促进剂(tBHP)预处理细胞。采用LDH渗漏实验和Annexin V/PI流式细胞检测细胞凋亡技术检测高糖刺激产生的细胞损伤。结果高糖刺激胰岛β细胞48 h后,相对于0 h正常糖组,细胞出现缺氧现象,且ROS升高(4. 15±0. 19)倍(P<0. 05);48 h高糖刺激引起TXNIP蛋白水平升高,且硫氧还蛋白活性下降为正常糖组(0. 42±0. 17)倍(P<0. 05)。同时,ROS清除剂减弱了高糖刺激对TXNIP的表达促进作用;tBHP引起的ROS堆积可升高TXNIP表达量。LDH渗漏实验和凋亡率检测结果显示,高糖通过引起INS-1细胞中ROS堆积并引起细胞损伤和凋亡。结论高糖刺激可能通过引起ROS堆积引起TXNIP蛋白表达增加,抑制TRX活性并造成细胞损伤。
卢迪邱平李婷梅希黎瑶
关键词:胰岛Β细胞硫氧还蛋白相互作用蛋白硫氧还蛋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