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菂

作品数:9 被引量:33H指数:4
供职机构:开滦总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紫癜
  • 4篇过敏性紫癜
  • 3篇患儿
  • 3篇过敏
  • 3篇过敏性
  • 3篇过敏性紫癜患...
  • 3篇儿童
  • 2篇蛋白
  • 2篇肾损
  • 2篇肾炎
  • 2篇紫癜肾
  • 2篇紫癜肾炎
  • 2篇细胞
  • 2篇EB病毒
  • 2篇EB病毒感染
  • 2篇病毒
  • 2篇病毒感染
  • 1篇单核
  • 1篇单核细胞
  • 1篇胆红素

机构

  • 7篇开滦总医院
  • 1篇唐山市妇幼保...
  • 1篇开滦精神卫生...

作者

  • 7篇王彩芳
  • 7篇张菂
  • 4篇海冬
  • 1篇刘宁
  • 1篇梁晓亮
  • 1篇杨文浩
  • 1篇王岩
  • 1篇邸菁华
  • 1篇梁晓亮
  • 1篇李军

传媒

  • 2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蚌埠医学院学...
  • 1篇重庆医学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6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EB病毒感染相关性紫癜肾炎后急性肾损伤中医证型分布情况及相关指标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分析EB病毒感染相关性紫癜肾炎后急性肾损伤患儿中医证型分布情况及尿液中L-FABP、NGAL、IL-8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方法为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医院收治的102例EB感染相关性紫癜性肾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并发急性肾损伤,分为对照组(无急性肾损伤)与观察组(并发急性肾损伤),统计两组中医证型分布情况,检测6h尿L-FABP、NGAL、IL-8水平,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中医证型分布:对照组患儿前三位中医证型为风热伤络型(36.2%,21/58)、血热妄行型(24.1%,14/58)、湿热内蕴型(19.0%,11/58),观察组为湿热内蕴型(38.6%,17/44)、风热伤络型(20.5%,9/44)、血热妄行型(18.18%,8/44)观察组中湿热内蕴型患儿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存统计学意义(P<0.05);(2)临床指标方面:紫癜性肾炎后急性肾损伤患儿的血SCr、IL-8、尿NGAL及尿KIM-1明显高于对照组,GFR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存统计学意义(P<0.01);(3)诊断效能比较:患儿6 h尿KIM-1、尿NGAL及IL-8联合检测效能最高,明显高于其他单一指标的诊断效能,灵敏度为90.91%、特异度为91.38%,阳性预测值为88.89%,阴性预测值为92.98%;(4)相关性分析:血SCr与6 h尿KIM-1、尿NGAL、IL-8呈正相关(P<0.01),GFR与6 h尿KIM-1、尿NGAL、IL-8呈负相关(P<0.01)。结论EB病毒感染相关性紫癜肾炎后急性肾损伤患儿以湿热内蕴为主要中医证型,而尿液KIM-1、尿NGAL及IL-8的联合检测对其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可在临床中应用。
王彩芳么鑫蔡花张菂黄翠影梁晓亮陈瑞珊海冬
关键词:儿童紫癜性肾炎急性肾损伤中医证型
血小板衍生细胞外囊泡在儿童IgA血管炎肾损伤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研究血小板衍生细胞外囊泡(PEVs)与儿童免疫球蛋白A血管炎肾损伤(IgAVN)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纳入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于该院儿科住院的92例免疫球蛋白A血管炎(IgAV)患儿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其中包括42例IgAVN患儿(IgAVN组)和50例无肾损伤的IgAV患儿(IgAV组)。另纳入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儿童5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PEVs。相关分析用于评价IgAVN患儿PEVs水平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研究队列随访12周,采用Poisson回归分析PEVs水平与迟发IgAVN、慢性IgAVN发生风险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血浆PEVs水平为(296.94±24.37)个/μL,高于健康对照组的(225.67±34.13)个/μ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相关分析显示,血浆PEVs水平与IgAVN患儿便潜血阳性百分比、总免疫球蛋白E、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红细胞沉降率、血浆D二聚体水平呈正相关(P<0.05)。Poisson回归显示,基线血浆PEVs水平与迟发IgAVN发生风险有关(RR=1.22,P=0.026),而与慢性IgAVN风险无明显相关性(RR=1.14,P=0.083)。结论PEVs水平与IgAVN病情活动程度和消化道损伤有关,也是迟发性IgAVN的预测指标。
张菂刘宁王彩芳陈瑞珊海冬杨文浩
关键词:儿童血小板
过敏性紫癜患儿TLR4、LTB4、SOCS5表达与Th1和Th2的关系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 探究Toll样受体4(TLR4)、白三烯B4(LTB4)、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蛋白5(SOCS5)与过敏性紫癜(HSP)患儿辅助型T细胞1(Th1)和辅助型T细胞2(Th2)失衡的关系。方法 本研究选取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河北省唐山市妇幼保健院和开滦总医院接诊的86例HSP患儿作为研究组,包括单纯型20例、混合型66例,根据是否伴有肾损害将混合型HSP患儿分为伴有肾损害组(23例)和未伴有肾损害组(43例)。同时随机选取同期河北省唐山市妇幼保健院和开滦总医院体检健康儿童9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LTB4、白细胞介素-4(IL-4)和γ干扰素(IFN-γ)水平;分离试剂盒检测TLR4和SOCS5基因表达。观察研究组和对照组TLR4、LTB4、SOCS5及IL-4和IFN-γ表达水平的差异,分析TLR4、LTB4、SOCS5与IL-4和IFN-γ的相关性。结果 研究组TLR4 mRNA和SOCS5 mRNA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LTB4和IL-4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IFN-γ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混合型HSP患儿TLR4 mRNA和SOCS5 mRNA均高于单纯型HSP患儿(P<0.05);混合型HSP患儿LTB4和IL-4表达水平均高于单纯型HSP患儿(P<0.05),IFN-γ表达水平低于单纯型HSP患儿(P<0.05);伴有肾损害组TLR4 mRNA和SOCS5 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未伴有肾损害组(P<0.05);伴有肾损害组LTB4和IL-4表达水平均高于未伴有肾损害组(P<0.05),IFN-γ表达水平低于未伴有肾损害组(P<0.05);TLR4、LTB4和SOCS5表达水平与IFN-γ呈负相关(r=-0.920、-0.935、-0.970,P<0.05);TLR4、LTB4和SOCS5表达与IL-4均呈正相关(r=0.991、0.975、0.973,P<0.05);TLR4、LTB4、SOCS5及IFN-γ和IL-4诊断HSP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的曲线下面积均在0.750以上,均具有较高的特异度和灵敏度,且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更高。结论 TLR4、LTB4、SOCS5及IL-4在HSP患儿体内均呈高表达,IFN-γ呈低表达,TLR4、LTB4和SOCS5与IL-4呈正相关,与IFN-γ呈负相关,在Th1/Th2失衡中参与反应,可以将其作为HSP�
黄翠影李军张菂蔡花幺鑫王彩芳
关键词:TOLL样受体4白三烯B4过敏性紫癜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疗效及血清S-ChE、LPO及sTLR2水平的影响被引量:6
2022年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疗效及血清血清胆碱酯酶(S-ChE)、过氧化脂质(LPO)及可溶性Toll样受体2(sTLR2)水平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唐山市开滦总医院收治的115例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58例,采用抗组胺等常规疗法;观察组57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温水冲服治疗,3次/d,1.0 g/次,两组均连续使用2周。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皮疹、腹痛、紫癜、血尿及便血等症状消退时间、治疗前后血清S-ChE、LPO及sTLR2水平。结果对照组脱落3例,共纳入55例,观察组脱落2例,共纳入55例。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73%,显著高于对照组(76.36%),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皮疹、腹痛、紫癜、血尿及便血等症状消退时间为(5.10±1.15)、(3.02±0.85)、(5.21±1.57)、(5.37±1.87)、(2.93±0.99)d,均显著短于对照组[(8.19±1.60)、(4.19±1.03)、(7.62±2.08)、(7.73±2.02)、(4.28±1.15)d],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S-ChE和sTLR2水平均明显升高,血清LPO水平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治疗后血清S-ChE及sTLR2水平为(4.31±0.91)kU/L、(9.85±1.93)pg/mL,高于对照组[(3.19±0.84)kU/L、(7.75±2.02)pg/mL],血清LPO水平为(8.93±2.01)μmol/mL,低于对照组[(10.07±2.44)μmol/mL],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两组腹胀、恶心、红肿、瘙痒、皮疹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可提高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的S-ChE和sTLR2水平,降低LPO水平,疗效明显,缩短症状消退时间,值得推广。
么鑫蔡花黄翠影张菂王晴刘红梅王银洁王彩芳
关键词:腹型过敏性紫癜
肺炎链球菌、肺炎支原体、柯萨奇病毒及EB病毒感染与儿童过敏性紫癜肾炎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6
2022年
目的研究肺炎链球菌(SP)、肺炎支原体(MP)、柯萨奇病毒(CBV)及EB病毒(EBV)感染与儿童过敏性紫癜肾炎(HSPN)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6月至2021年12月开滦总医院收治301例过敏性紫癜(HSP)患儿的临床资料,按是否发生HSPN分为HSPN组(n=120)和非HSPN组(n=181)。统计两组性别、年龄、HSP分型、皮疹持续时间、相关实验室指标以及SP、MP、CBV、EBV感染等资料数据,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SP、MP、CBV及EBV感染与儿童HSPN的相关性。结果HSPN组患儿肾型及混合型HSP占比、皮疹持续时间、C反应蛋白、血尿素氮、血肌酐、尿微量白蛋白、24 h尿蛋白、血小板计数、D-二聚体、肌酸激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免疫球蛋白(Ig)A、IgG及补体4水平和SP、MP、CBV及EBV感染率显著高于非HSPN组,Cys-C及补体3水平显著低于非HSPN组,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肾型HSP、混合型HSP、皮疹持续时间≥30 d、IgA升高、IgG升高、SP感染、MP感染、CBV感染及EBV感染是儿童HSPN的高危因素(OR=1.217,1.318,3.001,1.744,1.807,1.051,2.803,1.347,1.331;95%CI:0.925~1.379,0.891~1.434,1.281~5.653,1.010~2.640,1.012~2.631,1.651~2.633,1.013~2.097,1.095~1.748,1.144~1.835)。结论SP、MP、CBV及EBV感染与儿童HSPN的有关,尤其对合并肾型及混合型HSP、皮疹持续时间超过1个月、IgA及IgG升高的患儿要加以重视,提前做好防范HSPN准备。
王彩芳么鑫蔡花张菂黄翠影梁晓亮陈瑞珊海冬
关键词:过敏性紫癜肾炎肺炎链球菌肺炎支原体柯萨奇病毒EB病毒
HMGB1对呼吸道合胞病毒毛细支气管炎合并肾脏受累型过敏性紫癜患儿单核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毛细支气管炎合并肾脏受累型过敏性紫癜(HSP)患儿单核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初诊为RSV毛细支气管炎合并肾脏受累HSP患儿3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足月婴幼儿30名作为对照组,2组婴幼儿入院后采集血浆样本,进行常规血细胞分析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检测,并采用ELISA法检测2组婴幼儿血浆中HMGB1的表达水平。采用人重组RSV-A2病毒转染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系16HBE,并收集细胞培养上清检测HMGB1。使用经孔板共培养RSV感染细胞、无感染组的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系16HBE和单核细胞THP1,qRT-PCR法测定细胞总RNA,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单核细胞中Toll样受体TLR-4和TLR-7的水平。结果:RSV毛细支气管炎合并肾脏受累HSP患儿外周血较健康对照组较健康对照组中HMGB1的表达水平升高(t=5.84,P<0.05),且外周血单核细胞数量、外周淋巴细胞数量及CRP水平与RSV毛细支气管炎合并肾脏受累HSP患儿外周血中HMGB1表达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606、0.301、0.394,P<0.05),其中外周血单核细胞数量与外周血中HMGB1表达水平相关性最显著(P<0.05)。经qRT-PCR检测,经病毒转染后的16HBE细胞培养基中HMGB1的表达相较对照组显著增加(t=5.41,P<0.05)。RSV转染的16HBE细胞、感染对照组、HMGB1抑制组分别与单核细胞THP-1进行共培养后,经Western blotting检测单核细胞中TLR-4和TLR-7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THP-1细胞中TLR-4的表达水平增加(P<0.05),而TLR-7水平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HMGB1的表达水平与儿童RSV毛细支气管炎合并肾脏受累HSP病情的发展有关,HMGB1在单核细胞介导的免疫性炎症中起着重要作用,对掌握儿童RSV毛细支气管炎的发病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王银洁蔡花张菂黄翠影陈瑞珊王彩芳
关键词:过敏性紫癜高迁移率族蛋白1单核细胞
脐血γ-GT活性测定预测新生儿黄疸价值及茵栀黄口服液干预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根据脐血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活性预测新生儿黄疸发生率的价值,并探讨茵栀黄口服液预防新生儿黄疸的效果。方法将204例足月新生儿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102例,抽取脐静脉血检测脐血γ-GT活性及总胆红素浓度。A组新生儿动态监测血清γ-GT活性及总胆红素浓度,在新生儿出生后7 d检测;将B组中脐血γ-GT测定值≥50 IU/L的71例分为研究组36例,对照组35例,研究组给予茵栀黄口服液干预,对照组不给予干预,在生后7 d再次采集股静脉血检测血清γ-GT活性及总胆红素浓度。结果 A组中脐血γ-GT检测值≤50 IU/L,脐血总胆红素浓度≤30μmol/L时,新生儿发生黄疸的概率最低,为12.5%,且新生儿黄疸发生率随着脐血γ-GT活性、总胆红素浓度的升高而升高;B组102例生后7 d检测时,研究组黄疸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脐血γ-GT活性与胆红素浓度指标可帮助评估高胆红素血症出现的可能性,对阳性预测的患儿采用中药茵栀黄口服液干预可显著降低新生儿黄疸的发生率。
王彩芳海冬王岩张菂邸菁华宋力艳
关键词:Γ-谷氨酰转肽酶新生儿黄疸胆红素浓度茵栀黄口服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