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金和
- 作品数:1 被引量:18H指数:1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早产儿维生素D补充效果及骨代谢指标的随访研究被引量:18
- 2016年
- 目的探讨目前早产儿补充维生素D(VD)方案的有效性,并对骨代谢评价指标进行随访。方法选取2014年6—12月在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住院的早产儿60例,记录性别、胎龄(GA)、出生体质量(BM)、头围、身长,检测血清骨钙素(OC)、25-羟维生素D3〔25(OH)D3〕、钙、磷水平。于生后能耐受经口喂养时〔平均(6.4±2.3)d〕添加VD 800 U/d,于28 d随访复测以上指标,并与出生时进行比较。结果 60例早产儿出生时血清25(OH)D3水平为(17.0±7.0)μg/L,血清OC水平为(81.6±31.6)μg/L;VD缺乏(VDD)43例(71.7%),母孕期补VD不足是早产儿VDD的危险因素〔OR=6.83,95%CI(1.66,27.99)〕。37例早产儿经过规律添加VD,生后28 d与刚出生时体质量、身长、头围及血清钙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磷、25(OH)D3、O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7例早产儿生后28 d,VDD 28例(75.7%),低磷血症(血清磷<1.8 mmol/L)是VDD的危险因素〔OR=7.33,95%CI(1.40,38.34)〕。结论通过800 U/d补充VD方案不能及时改善早产儿骨代谢状况,VD仍处于缺乏状态。监测血清25(OH)D3、OC和磷水平可很好地反映早产儿骨代谢状态。
- 刘颖翟岩郭金和贺万香
- 关键词:维生素D骨化二醇维生素D缺乏血清钙血清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