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珺

作品数:6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上海电机学院电气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电气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5篇光伏
  • 3篇低电压穿越
  • 3篇逆变
  • 3篇逆变器
  • 2篇最大功率
  • 1篇低电压穿越技...
  • 1篇电导增量法
  • 1篇电站
  • 1篇乙烯
  • 1篇英文
  • 1篇优化算法
  • 1篇三元共聚
  • 1篇三元共聚物
  • 1篇双闭环
  • 1篇铁电
  • 1篇偏氟乙烯
  • 1篇群算法
  • 1篇子群
  • 1篇最大功率点跟...
  • 1篇最大功率跟踪

机构

  • 6篇上海电机学院

作者

  • 6篇王珺
  • 3篇李鹏
  • 1篇王致杰
  • 1篇王相虎
  • 1篇郭群超

传媒

  • 3篇电力学报
  • 1篇发光学报
  • 1篇电子技术与软...
  • 1篇电器与能效管...

年份

  • 1篇2017
  • 5篇201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基于STATCOM的光伏低电压穿越技术的应用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随着光伏产业的发展,光伏并网的容量越来越大,对电网的供电质量和系统的稳定造成不可忽视的影响。对基于STATCOM的光伏并网系统的低电压穿越技术的研究,是在当电网电压突然跌落时,利用STATCOM所发出的无功,提高并网点的电压,减轻逆变器输出无功电流的压力,实现光伏并网系统的低电压穿越。通过在Matlab/Simulink的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方法在保证实现低电压穿越的基础上有效的减轻了逆变器输出压力。
肖远逸王珺翟立唯李鹏
关键词:光伏逆变器低电压穿越STATCOM
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光伏多峰值最大功率跟踪控制被引量:2
2016年
为了解决局部阴影情况下,传统的粒子群算法(PSO)存在丢失极值点和容易陷入局部极值点的问题,研究了粒子群优化算法。根据光伏阵列的组串情况,计算出阴影情况可能存在的峰值点电压,将粒子初始位置设置在这些电压处,保证了粒子群算法不会陷入局部极值点,并且加快算法收敛的速度。优化了参数和算法的终止条件,避免在最大功率点处的功率振荡。最后对传统的粒子群算法和优化的粒子群算法进行了MATLAB仿真对比,验证了优化的粒子群算法的正确性。
翟立唯王珺肖远逸
关键词:粒子群算法光伏阵列
基于弛豫型铁电三元共聚物聚(偏氟乙烯-三氟乙烯-氯代偏氟乙烯)热释电性能的能量采集研究(英文)
2016年
研究了利用弛豫型铁电三元聚合物薄膜P(VDF-TrF E-CFE)的热释电性质,以温度波动作为初始能量形式进行热电能量的采集。由于该聚合物薄膜在发生由温度变化诱导的纳米极性区极化机制转换时,介电常数表现出明显的非线性变化,所以可以结合Ericsson循环实现热电能量采集。实验结果显示,最佳能量采集温度区间为20^-20℃,利用不同温度下的单极性电滞回线进行Ericsson循环模拟,两种模拟方式分别实现能量采集最大值和最小值,并从微观角度给出了两种模式的解释。同时研究了温度波动和外加电场对能量采集的影响。在外加电场100 kV·mm-1、温度波动为40℃的情况下,能量采集值达到3 483 mJ·cm-3。与单晶材料相比,能量采集值提高了10倍。当工作温度降低至室温时,材料具有柔性,在能量采集方面具有应用潜力。
朱红英王相虎王致杰王珺郭群超
光伏电站低电压穿越技术的应用研究
2016年
随着光伏产业的崛起,各地区的光伏并网逐渐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光伏并网容量急剧上升,给传统电网的供电质量和系统性能都会产生较大冲击。针对大型光伏电站在电网扰动或故障时突然脱网给电网带来的不利影响,采用了一种双闭环的逆变器控制策略。在发生故障时,切换电压外环控制,通过比例调节,将电压的跌落深度转换为无功电流缺额,并向电网发送无功功率,提高电网的恢复能力。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保证逆变器运行在最大功率的前提下实现光伏低电压的有效穿越。
肖远逸王珺翟立唯李鹏
关键词:光伏并网逆变器双闭环低电压穿越
基于Matlab/Simulink的混合MPPT方法的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对光伏发电系统里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技术进行研究,通过对单一传统算法电导增量法和单一智能算法模糊控制法分别建模进行仿真对比,结合两种算法提出新的混合跟踪算法模型,既能在变化的外界环境里快速、准确地对最大功率点进行跟踪,又有效地减少了在稳定的光伏最大功率点附近的振荡,将新的混合算法通过仿真,与单一算法进行了比对,展现出新算法的优势,在现实生活中也提高了光伏发电的效能。
翟立唯王珺肖远逸李鹏
关键词:光伏发电最大功率点跟踪电导增量法
光伏低电压穿越技术的研究综述
2016年
光伏产业的崛起,各个地区的光伏并网都逐渐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光伏并网容量急剧上升,给传统电网的供电质量和系统性能都产生较大冲击。本文将介绍目前国家电网的关于光伏电站的并网标准和逆变器的工作原理,综述国内外关于光伏低电压穿越技术的研究现状,对目前针对光伏低电压穿越所做的研究及成果进行介绍。此外,笔者依据自身对光伏并网的经验,对光伏并网的相关发展问题进行进一步展望。
肖远逸王珺翟立唯
关键词:控制技术逆变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