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晓敏 作品数:27 被引量:30 H指数:3 供职机构: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交通运输工程 轻工技术与工程 机械工程 更多>>
儿童神经母细胞瘤骨髓微小残留病变的临床意义分析 2021年 目的探讨儿童神经母细胞瘤(NB)患者骨髓微量NB细胞的动态变化及其与临床特征、治疗转归的关系。方法纳入33例确诊为NB并完善骨髓微量NB细胞监测的患儿,采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NB患儿治疗前后骨髓微量NB细胞,结合临床数据,进行Mann-Whitney U tests及Fisher精确概率法分析。结果(1)初诊时骨髓转移与INRG分期、MYCN扩增状态、治疗疗效及是否复发均无显著相关性。(2)转移期患儿的骨髓转移发生率为69%,提示骨髓是NB肿瘤细胞主要转移地点。(3)治疗后骨髓微小残留病灶(MRD)持续阳性或由阴转阳患儿复发可能性大(P<0.001)。结论本研究初诊转移期患儿转移发生率过半,提示NB侵袭性强,骨髓为主要转移器官。监测骨髓MRD有助于早期发现疾病复发,指导临床治疗。 冯楚础 黎阳 邬萍萍 熊稀霖 彭晓敏 翁文骏关键词:神经母细胞瘤 微小残留病灶 儿童 儿童及青少年横纹肌肉瘤多中心临床研究——CCCG-RMS-2016方案近期疗效研究报告 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分析CCCG-RMS-2016方案入组患儿的临床特征及近期疗效,总结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临床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开展提供数据支持。方法本研究为多中心前瞻性临床研究,对符合入组条件的新确诊的横纹肌肉瘤(RMS)患儿,按照CCCG-RMS-2016方案进行治疗、评估及随诊,采集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91例新诊断的RMS患儿纳入研究,男54例(59.3%),女37例(40.7%),中位年龄47.5(3~155)个月。低危组12例(13.2%),中危组39例(42.9%),高危组26例(28.6%),中枢侵犯组14例(15.3%)。中位随访时间17(1~30)个月,预计平均生存时间为(25.2±1.0)个月(95%CI:23.3~27.2);预计平均无进展生存时间为(22.6±1.2)个月(95%CI:20.2~25.0)。患儿2年总生存率为(74.9±5.8)%。2年无进展生存率为(66.6±6.6)%。其中低、中、高危组及中枢侵犯组2年OS分别为:100%、(80.4±7.7)%、(64.5±11.5)%及(64.2±14.4)%;2年EFS分别为:100%、(71.9±8.5)%、(46.1±15.8)%及(57.1±14.8)%。结论CCCG-RMS-2016方案近期疗效比较理想,中枢侵犯组近期预后较前改善。本研究实施过程中仍有一些细节问题需要加强沟通及商讨。 段超 张伟令 孙青 刘江华 马典庆 徐艳丽 郭雪梅 彭晓敏 陈开澜 李建新 黎阳 方拥军 袁晓军 屈丽君 刘炜 赵卫红 黄东生 马晓莉关键词:横纹肌肉瘤 青少年 儿童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彭晓敏 郭海霞 陈纯 周敦华 黎阳 黄科 薛红漫 徐宏贵 方建培种痘水疱病样淋巴瘤临床分析 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种痘水疱病样淋巴瘤患儿的临床表现、诊治经过,总结该病的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4例患儿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病理活检、治疗及预后。结果4例患儿年龄2~7岁,男女各2例。皮疹表现多样,部分为牛痘样疱疹。均伴发热、肝功能及LDH不同程度升高、IgE增高,2例轻度贫血。3例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T细胞总数、Th、Ts均下降,NK细胞比例升高。4例患儿病理片EBER原位分子杂交均阳性、外周血EBV-DNA定量明显增高,EBV抗体四项不同阳性,监测EBV-DNA持续处于高水平。2例行PET-CT检查示全身皮肤病变并代谢增高,全身或局部肿大淋巴结并代谢增高。4例患儿皮肤病理活检显示病变在皮肤真皮层至皮下组织,可见多形性核不规则中小至单一肿大不同异形程度的淋巴细胞,多数以小血管、皮肤附件或脂肪组织为中心浸润,可见血管中心生长现象。免疫组化结果:所有组织CD3、CD45RO阳性,CD20阴性,细胞毒T细胞表型标志TIA-1均阳性。其中1例为CD4^+、CD8^-,余为CD4^-、CD8^-,2例CD 30^+,2例CD56^+,GRB、perf不同阳性。2例予更昔洛韦、干扰素治疗,症状可缓解,随访5年现无病存活。1例先后予氢化泼尼松、更昔洛韦、MTX、膦甲酸钠、因特芬治疗,皮疹短暂缓解,后病情进展为噬血细胞综合症,予环孢素A、VP16治疗稳定,病情反复改用CHOP方案化疗、外照射放疗好转,随访5年目前带病存活。1例予更昔洛韦、MTX、糖皮质激素治疗,随访1年带病存活。结论种痘水疱病样淋巴瘤表现异质性,多进展缓慢,诊断主要依据以皮肤为主的特殊临床表现、皮肤病理及EBER原位分子杂交。外周血T淋巴亚群明显异常,NK细胞明显增多。病理的细胞分型多样。需个体化治疗。 郭海霞 高琴丽 詹丽萍 彭晓敏 黎阳 陈纯 方建培关键词:EB病毒 肿瘤患儿顺铂化疗前后DPOAE变化分析 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应用357Hz~5649Hz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测试对顺铂耳毒性进行临床分析,观察肿瘤患儿使用顺铂化疗后发生DPOAE变化的情况,探讨顺铂的耳毒性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2012年2月-2017年4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儿童肿瘤专科收治住院的25例使用顺铂化疗的肿瘤患儿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比较顺铂化疗前后DPOAE的变化,分析DPOAE变化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1)25例患儿使用顺铂化疗后,有3例(12%)出现耳鸣及眩晕症状。DPOAE检查发现有14例(56%)结果异常,DPOAE平均幅值对比化疗前在高频区(2822Hz、3991 Hz、5649 Hz)下降明显。(2)本组患儿累积使用铂类药物剂量为100~800mg/m^2;DPOAE首次出现异常时中位铂类累积量为500mg/m^2。(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年龄(≤10岁)、单疗程顺铂最大用量(≥100mg/m^2)是肿瘤患儿使用顺铂化疗发生DPOAE变化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儿童肿瘤患儿使用顺铂化疗可引起DPOAE变化,以高频段损伤最明显。年龄、单疗程顺铂最大用量是肿瘤患儿使用顺铂化疗发生DPOAE变化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年龄≤10岁、单疗程顺铂最大用量≥100mg/m^2的肿瘤患儿化疗时应加强听力监测。 熊稀霖 彭晓敏 黎阳 翁文骏 亓凯 刘利婷 郭海霞 蔡跃新关键词:儿童肿瘤 顺铂 生后不同时期神经营养因子家族血清浓度变化及与神经母细胞瘤关系 目的:测定生后不同时期三种神经营养因子血清浓度的变化趋势,探讨神经营养因子家族血清浓度变化与NB消长的关系.方法:设足月新生儿、学龄儿童、健康成年人、NB患儿四组,ELISA法测定各组NGF、BDNF、NT-3血清浓度.... 刘利婷 黎阳 熊稀霖 彭晓敏 翁文骏 黎嘉强 黄科 方建培关键词:神经母细胞瘤 自然消退 酪氨酸激酶受体 神经营养因子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神经营养素-3 儿童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临床分析 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儿童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后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PRES)的发病情况、病因、临床特点、高危因素及预后,提高对PRES的诊治水平,减少儿童HSCT后PRES的发生,降低发生神经系统永久性损害的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83例行HSCT治疗的患儿PRES的发病诱因、临床表现、影像学改变、实验室检查、治疗及转归。结果共7例次(8.4%)发生PRES,7例次均急性起病,抽搐7例次,意识障碍5例次,呕吐3例次,头痛、视觉异常各2例次,头晕、大小便失禁各1例次。7例次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血压升高,7例次使用细胞毒性药物,6例次伴有不同程度的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经及时治疗后7例次临床症状及影像学改变均完全消失,无遗留永久性脑损害。结论 PRES是儿童HSCT的常见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其发病与高血压、细胞毒性药物、GVHD等多种因素有关,早期预防、早期诊断、及时合理治疗是保证其良好预后的关键。 彭晓敏 郭海霞 陈纯 周敦华 黎阳 黄科 薛红漫 徐宏贵 方建培关键词:造血干细胞移植 儿童 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 儿童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血清炎症因子检测及其意义 目的:了解不同临床类型的LCH患儿治疗前后的免疫状态,探讨血清炎症因子检测在LCH病情预后及治疗方案选择中的意义.方法:分别在初诊和每个诱导化疗疗程后采集20例LCH患儿的外周血标本,应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其血清sIL-2R... 彭晓敏 郭海霞 黎阳 詹丽萍 熊稀霖 刘利婷 翁文骏 黎嘉强 黄科 方建培关键词: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免疫功能 儿童 儿童及青少年横纹肌肉瘤多中心临床研究——CCCG-RMS-2016中期研究报告 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总结中国抗癌协会小儿肿瘤专业委员会CCCG-RMS-2016方案中期研究数据。方法本研究为多中心前瞻性临床研究,对符合入组条件的新确诊RMS患儿,按照CCCG-RMS-2016方案进行治疗、评估及随诊,采集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213例新诊断的RMS患儿纳入研究,男122例(57.3%),女91例(42.7%)。中位年龄47.5(3~155)个月。低危组31(14.6%)例,中危组100(46.9%)例,高危组42(19.7%)例,中枢侵犯组40(18.8%)例。中位随访时间25(1~61)个月。4年总生存率为73.5±3.6%,4年无进展生存率为63.0±4.0%,其中低、中、高危组及中枢侵犯组4年OS分别为:100%、(80.9±4.5)%、(56.1±8.6)%及(32.2±15.1)%;4年PFS分别为:(93.5±3.2)%、(69.4±5.6)%、(39.5±8.8)%及(32.2±15.1)%。患儿的OS及PFS与原发部位、病理亚型、淋巴结转移、浸润程度及手术切除程度相关(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危险度分组及肿瘤浸润(T)程度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CCCG-RMS-2016中期报告数据反应了我国当前RMS的诊治现状。 段超 张伟令 孙青 刘江华 马典庆 徐艳丽 郭雪梅 彭晓敏 陈开澜 赵艳霞 徐娜 李静 孙立荣 李建新 黎阳 方拥军 袁晓军 屈丽君 刘炜 赵卫红 黄东生 倪鑫 马晓莉关键词:横纹肌肉瘤 儿童 青少年 儿童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儿童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后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PRES)的发病情况、病因、临床特点、高危因素及预后,提高对PRES的诊治水平,减少儿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PRES的发生,降低发生神经系统永久性损害的风... 彭晓敏 郭海霞 周敦华 黄科 黎阳 薛红漫 徐宏贵 方建培关键词:造血干细胞移植 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