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尹俊琦

作品数:8 被引量:18H指数:2
供职机构: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主题

  • 8篇玉米
  • 5篇抗虫
  • 4篇基因
  • 3篇抗虫性
  • 3篇基因玉米
  • 2篇亚洲玉米螟
  • 2篇玉米螟
  • 2篇玉米芯
  • 2篇山梨酸
  • 2篇田间
  • 2篇土壤
  • 2篇土壤动物
  • 2篇群落
  • 2篇转基因
  • 2篇转基因玉米
  • 2篇小麦胚
  • 2篇小麦胚芽
  • 2篇麦胚
  • 2篇抗虫性鉴定
  • 2篇抗虫玉米

机构

  • 8篇吉林省农业科...
  • 3篇吉林农业大学
  • 2篇哈尔滨师范大...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8篇宋新元
  • 8篇尹俊琦
  • 7篇武奉慈
  • 6篇王柏凤
  • 4篇王大铭
  • 3篇姜志磊
  • 2篇王云鹏
  • 1篇翁建峰
  • 1篇李新海
  • 1篇周琳

传媒

  • 2篇植物保护学报
  • 1篇玉米科学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 1篇生物安全学报...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土壤跳虫对转EPSPS基因抗除草剂玉米CC-2种植的响应
2018年
为研究转EPSPS基因抗除草剂玉米CC-2的种植对土壤跳虫群落的影响,探讨土壤跳虫对环境因子变化的响应,采用土漏斗法收集2014年5月至10月的转基因抗除草剂玉米CC-2及其非转基因对照玉米郑58田间土壤跳虫样品,分析其群落组成、形态特征值和群落多样性指数。在此基础上,采用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RDA)探讨了土壤跳虫群落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转基因抗除草剂玉米CC-2与其非转基因对照玉米郑58田间土壤跳虫群落组成基本一致。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两种玉米材料田间土壤跳虫群落形态特征值(眼睛数量、体长、体色、弹器发达程度、触角长度)均无显著差异;两种玉米材料田间土壤跳虫群落多样性指数(物种丰富度、个体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性指数)均无显著差异。冗余分析表明,玉米根部生物量和样地含水量对土壤跳虫群落产生了显著影响,而玉米材料则未对其产生显著影响。初步结论为,转基因抗除草剂玉米CC-2的种植对土壤跳虫群落无不利影响。
范春苗王柏凤周蕾尹俊琦尹俊琦
关键词:跳虫环境因子
一种利用农杆菌侵染玉米幼胚的遗传转化方法
本发明涉及植物组织培养及遗传转化,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农杆菌侵染玉米幼胚的遗传转化方法,具备包括如下步骤:(1)制备农杆菌侵染液:取农杆菌菌斑溶于pH值为4.8~5.6的侵染液中,室温慢摇3~4h,调OD<Sub>550</...
王大铭宋新元王柏凤武奉慈尹俊琦
文献传递
一种亚洲玉米螟田间人工接虫的介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亚洲玉米螟田间人工接虫的介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昆虫饲养和抗虫性鉴定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亚洲玉米螟田间人工接虫的介质,包括按重量份数计的如下组分:玉米粉200‑400份、多维葡萄糖100‑150份、...
武奉慈尹俊琦宋新元王云鹏王大铭王柏凤姜志磊
文献传递
转Cry1Ab-ma基因玉米CM8101对草地贪夜蛾1龄和2龄幼虫的抗性被引量:8
2020年
为明确转Bt基因玉米对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的抗性,采用室内玉米离体组织生测法测定取食转Cry1Ab-ma基因抗虫玉米CM8101心叶、花丝和籽粒后草地贪夜蛾1龄和2龄幼虫存活数量、存活幼虫的体重、蛹重、化蛹和羽化等参数,分析转Cry1Ab-ma基因抗虫玉米CM8101三种组织对草地贪夜蛾1龄和2龄幼虫的抗性。结果显示,转Cry1Ab-ma基因玉米CM8101心叶可完全杀死草地贪夜蛾1龄幼虫,2龄幼虫有存活,存活率为10.0%,但不能化蛹与羽化;花丝可杀死大部分草地贪夜蛾1龄幼虫,存活率为3.3%,并阻断其生活史,但对2龄幼虫杀伤力弱,存活率为73.3%,存活幼虫化蛹率和羽化率分别为20.0%和13.3%;籽粒可完全杀死草地贪夜蛾1龄幼虫,2龄幼虫有存活,存活率为13.3%,有少量可化蛹,化蛹率为3.3%、有少量羽化,羽化率为3.3%。表明转Cry1Ab-ma基因玉米CM8101在短期内对草地贪夜蛾1龄和2龄幼虫有良好的控制作用。
武奉慈翁建峰李新海尹俊琦宋新元
关键词:抗虫性室内生测
一种亚洲玉米螟田间人工接虫的介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亚洲玉米螟田间人工接虫的介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昆虫饲养和抗虫性鉴定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亚洲玉米螟田间人工接虫的介质,包括按重量份数计的如下组分:玉米粉200‑400份、多维葡萄糖100‑150份、...
武奉慈尹俊琦宋新元王云鹏王大铭王柏凤姜志磊
转基因玉米Bt蛋白降解规律及其与土壤动物互作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以转CryllAc基因玉米及其非转基因对照为试验材料,利用大、中、小不同孔径的凋落物分解袋,研究黑土区转基因玉米外源基因表达Bt蛋白的降解规律及其与土壤动物的互作关系。结果表明,第二年春天大孔径凋落物分解袋内转基因玉米残体Bt蛋白含量为初始含量的25.98%,至8月份Bt蛋白只剩下初始含量的0.35%。分解袋孔径对转基因玉米及其对照玉米凋落物分解率和Bt蛋白降解率均有显著影响,表现为大孔径〉中孔径〉小孔径,说明大型和中型土壤动物都可以促进凋落物分解和Bt蛋白的降解。与对照玉米相比,转基因玉米凋落物分解率和凋落物内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参数都没有显著差异(P〉0.05,t-test),说明导人助基因对玉米残体分解速率和土壤动物均无显著影响。
王柏凤范春苗姜志磊尹俊琦武奉慈宋新元
关键词:转基因玉米BT蛋白土壤动物降解规律
转cry1Ac基因抗虫玉米Bt-799种植对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被引量:1
2019年
为调查转基因抗虫玉米种植对非靶标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以转cry1Ac基因抗虫玉米Bt-799及其对应的非转基因对照玉米郑58为试验材料,于2014—2015连续2年在东北黑土区采用手捡法和干漏斗法分别调查大型和中小型土壤动物的类群和数量,比较分析转基因与非转基因玉米田中土壤动物群落组成和多样性,并利用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RDA)各环境因子在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形成中的作用。结果表明,郑58和转基因玉米Bt-799田中大型土壤动物总体群落组成相同,各类群多度无显著差异;2种玉米田间所有类群总体多度、物种丰富度、Simpson优势度指数、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均无显著差异,2014年其P值分别为0.949、0.867、0.751、0.998、0.985,2015年其P值分别为0.869、0.406、0.532、0.115、0.410;RDA分析表明玉米品种(系)在大型、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形成中几乎没有作用。表明中短期内转基因玉米种植对非靶标土壤动物无显著影响。
王柏凤范春苗尹俊琦武奉慈王大铭宋新元
关键词:转基因玉米土壤动物群落结构
转Cry1Ac基因抗虫玉米Bt-799对田间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安全评价是转基因品种研发的重要保障,为明确转基因玉米Bt-799在生物多样性影响方面的安全性,并为其在吉林春玉米区种植提供安全保证,开展了转基因玉米Bt-799对田间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影响的研究。【方法】综合利用直接观察法和地面陷阱法,以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优势度指数等参数以及主要种群动态作为评价指标,系统研究转基因玉米Bt-799对田间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转基因玉米Bt-799较之对应的非转基因对照郑58在田间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参数、主要种群动态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结论】转Cry1Ac基因玉米Bt-799在吉林省种植,不会对田间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造成显著不良影响。
尹俊琦武奉慈周琳宋新元
关键词:节肢动物种群动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