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姚旭

作品数:10 被引量:106H指数:6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7篇土壤
  • 6篇油松
  • 4篇油松林
  • 4篇松林
  • 3篇有机碳
  • 3篇植被
  • 3篇土壤团聚体
  • 3篇团聚体
  • 3篇活性有机碳
  • 2篇演替
  • 2篇养分
  • 2篇油松人工林
  • 2篇植被演替
  • 2篇丘陵区
  • 2篇人工林
  • 2篇人工油松林
  • 2篇细根
  • 2篇细根分解
  • 2篇径级
  • 2篇黄土丘陵

机构

  • 10篇西北农林科技...
  • 9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10篇姚旭
  • 8篇王国梁
  • 6篇景航
  • 4篇刘国彬
  • 4篇薛萐
  • 2篇邱甜甜
  • 2篇孙利鹏
  • 1篇杨婷
  • 1篇张鹏

传媒

  • 2篇水土保持研究
  • 2篇应用生态学报
  • 2篇中国水土保持...
  • 1篇生态学报
  • 1篇草地学报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年份

  • 1篇2019
  • 5篇2017
  • 4篇2016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工油松林表层土壤团聚体活性有机碳含量对短期氮添加的响应被引量:11
2017年
大气氮沉降正在显著影响着森林生态系统的土壤碳循环过程。目前关于大气氮沉降如何影响土壤不同粒级团聚体内活性有机碳含量还不是十分清楚,制约人们对森林土壤碳循环的认识和有关碳循环模型的发展。通过近2年的林地梯度氮添加(0、3、6、9 g Nm^(-2)a^(-1))实验,研究了短期氮添加对人工油松林表层土壤团聚体中不同活性有机碳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短期氮添加对表层土壤(0—10 cm)水稳性团聚体分布无显著影响;随着氮添加水平增加,大、微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大、微团聚体中活性和高活性有机碳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规律,并在N6处理(6 g Nm^(-2)a^(-1))下上述各指标达到最大;同一处理下土壤大、微团聚体活性有机碳含量都表现为高活性有机碳>中活性有机碳>低活性有机碳;相比CK处理,N6处理大团聚体低、中、高活性有机碳含量分别增加115.06%、178.73%和79.61%,微团聚体低、中、高活性有机碳含量增加32.84%、166.79%和62.05%。大、微团聚体中活性有机碳含量增幅最大,表明团聚体中活性有机碳对氮添加响应最为明显。研究发现,短期氮添加主要通过影响表层大、微团聚体中的中活性有机碳进而影响土壤表层有机碳含量。主成分分析表明,N添加改变了土壤理化性质,进而导致根系生物量增加并促进凋落物分解,是表层土壤团聚体活性有机碳变化的主要原因。
姚旭景航梁楚涛谷利茶王国梁薛萐
关键词:氮沉降土壤团聚体活性有机碳油松
黄土丘陵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颗粒组成及其分形维数特征被引量:29
2016年
采用野外采样与室内分析方法,运用颗粒体积分形理论,研究了黄土丘陵区4种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颗粒组成及其剖面特征。结果表明,4种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理化性质差异显著,表层土壤除全磷外化学性质总体表现为天然林>人工林>草地>坡耕地,容重坡耕地>草地>人工林>天然林,50—100 cm土壤性质差异减小。土壤以粗粉粒为主,除粗沙粒外,土地利用对其余各粒级含量影响显著,层次性不明显,坡耕地和草地小粒级含量高于天然林和人工林。黏粒和粉粒含量与有机质、全氮极显著负相关,与容重极显著正相关;沙粒与有机质和容重极显著正相关,与容重呈极显著负相关。土壤颗粒组成分形维数为2.52-2.74,各层次坡耕地和草地之间没有显著差异,但显著高于人工林和天然林。随着土层加深坡耕地呈缓慢降低趋势,草地、人工林和天然林呈缓慢增加趋势。土壤分形维数与黏粒和粉粒和容重显著正相关,与砂粒、有机质、全氮显著负相关,与全磷无显著相关性。综上所述,黄土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颗粒组成差异较大,草地和林地相对于坡耕地大颗粒含量明显增多,小颗粒明显减少。
杨婷景航姚旭董昌平由政薛萐
关键词:黄土丘陵区土地利用方式
氮添加对油松不同径级细根分解及其养分释放的影响被引量:10
2017年
采用4个梯度的林地氮处理(N_0、N_3、N_6和N_9依次为0、3、6和9 g N·m-2·a-1),利用分解袋试验,研究了N添加对油松不同径级细根分解及养分释放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细根分解过程分为快速分解(0~60 d)和慢速分解(60~300 d)两个阶段.0~0.4、0.4~1和1~2mm细根分解的质量百分数在第60天分别为7.6%、10.4%和11.4%,在第300天分别为19.8%、23.5%和30.5%,说明较细的根系分解较慢.N添加显著降低了0~0.4 mm细根的分解速率,但对0.4~1和1~2 mm细根分解速率无显著影响,与对照(N0)相比,N3、N6和N9处理试验期间分解速率分别降低2.1%、4.5%和5.8%.N添加显著增加了0~0.4和0.4~1 mm细根C和N残留率,但对1~2 mm细根C和N残留率无显著影响,且对3个径级细根P残留率无显著影响.与对照相比,N3、N6和N9处理分别增加了0~0.4 mm细根中8.1%、9.4%和4.5%的C残留率和5.3%、16.3%和16.7%的N残留率;同时增加了0.4~1 mm细根中2.5%、2.5%和0.9%的C残留率和0.9%、2.3%和3.9%的N残留率.0~0.4、0.4~1 mm细根C、N、P迁移模式总体表现为直接释放,而1~2 mm细根N为富集-释放模式.氮沉降可能主要通过影响0~0.4mm细根(主要为1和2级细根)的分解过程,从而降低细根的分解速率.
谷利茶王国梁景航姚旭
关键词:N沉降细根分解养分释放根径
氮添加对油松细根分解过程中酶活性的影响
2019年
探索细根分解过程中酶活性对氮(N)添加的响应特征,有助于阐明N添加影响细根分解的潜在机制,可为全球范围内大气N沉降持续增加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碳平衡和养分循环研究提供依据。采用分解袋法,研究油松不同径级细根(径级:0~0. 5 mm、> 0. 5~1. 0 mm和> 1. 0~2. 0 mm)分解过程中酶活性对N添加(0、3、6和9 g/(m^2·a)分别对应N0、N3、N6和N9)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细根在300 d的分解过程中,纤维二糖酶活性先增加后减小,后期又有增加趋势,碱性磷酸酶和半乳糖苷酶活性先增加后减小,在分解中期时最高。N添加显著影响纤维二糖酶和半乳糖苷酶活性(P <0. 05),但对碱性磷酸酶活性影响不显著。N3促进0~0. 5 mm和> 0. 5~1. 0 mm细根纤维二糖酶活性,N9促进> 1. 0~2. 0 mm细根纤维二糖酶活性。N添加抑制0~0. 5 mm细根半乳糖苷酶活性,N9抑制> 0. 5~1. 0 mm和> 1. 0~2. 0 mm细根半乳糖苷酶活性。在不同的分解时期,N添加对酶活性的影响会因为酶种类以及细根径级而有所差异。相关性分析表明:细根分解时各种酶不仅具有单独作用,同时也存在共性关系。3种酶活性与细根C、N、P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和N与P质量比呈显著负相关。不同种类酶活性与细根质量之间的相关性较为一致,而与温度和水分之间的相关性差异较大。N添加对分解酶活性有促进、抑制等多种作用,并且存在N添加与分解时间、细根径级之间的交互作用,使酶活性对N添加的响应有所不同。N添加能够通过提高养分含量促进细根酶解作用,在这个过程中环境条件如温度、水分对各种类酶的作用不同。
孟敏景航姚旭王国梁刘国彬
关键词:酶活性细根分解
人工油松林不同生长阶段深层土壤有机碳和活性碳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2
2016年
研究深层土壤碳库动态对了解陆地生态系统深层碳汇潜力、应对全球CO2升高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黄土丘陵区人工油松林为研究对象,以撂荒地为参照,分析了不同生长阶段的人工油松林地0~20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soil organic carbon,SOC)和活性有机碳(readily oxidizable carbon,ROC)动态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0~200 cm剖面上,不同生长阶段油松林SOC含量及储量较撂荒地显著提高。浅层(0~100 cm)SOC平均含量,成熟林为撂荒地的2.03倍,提高最大;其次是中龄林,为1.85倍;最后是幼龄林,为1.59倍。深层(100~200 cm)SOC平均含量,幼龄林、中龄林和成熟林分别较撂荒地提高了1.43、1.38和1.36倍。各生长阶段油松林浅层和深层SOC储量分别占0~200 cm SOC储量的61.0%~69.8%和30.2%~39.0%,不同生长阶段间浅层SOC储量差异显著,但深层SOC储量差异不大。浅层ROC储量,幼龄林、中龄林和成熟林依次提高了54.8%、82.0%和91.6%;深层ROC储量依次提高了32.4%、40.9%和58.1%,且深层储量占0~200 cm土层的31.2%~33.3%。不仅浅层SOC和ROC含量受多个因素的影响,而且深层ROC含量也与油松高度、根系生物量以及枯落物厚度、干重呈极显著正相关。因此,人工林建设不仅显著提高浅层SOC和ROC含量,而且对深层土壤的固碳能力有一定改善。
邱甜甜刘国彬王国梁孙利鹏姚旭
关键词:活性有机碳深层土壤油松林
恢复措施对皆伐油松林团聚体活性有机碳含量的影响——以黄土丘陵区松峪沟流域为例被引量:3
2017年
团聚体中的活性有机碳对土壤质量改善以及碳库动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为了研究皆伐后土壤团聚体活性有机碳的分布状况,本实验选取黄土高原典型油松林为对象,以未皆伐人工油松林为对照,采用高锰酸钾氧化法研究皆伐后不同恢复植被群落(幼林、撂荒、灌木)地表0~20 cm层土壤团聚体中活性有机碳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研究区土壤以大团聚体(>250μm)为主,自然恢复的灌木地以及撂荒地大团聚体质量分数显著增加(P<0.05)。2)有机碳质量分数随团聚体粒径的增大而增加,大团聚体是有机碳积累的主要场所,并且自然恢复的灌木地团聚体有机碳质量分数最高。3)研究区油松林团聚体低活性有机碳质量分数>中活性有机碳质量分数>高活性有机碳质量分数,大团聚体活性有机碳质量分数大于微团聚体。研究表明,皆伐会造成团聚体有机碳趋于活化,其中自然恢复的灌木地活性有机碳质量分数显著增加。本研究还进一步发现大团聚体中的高活性有机碳能更好地预测土壤碳库变化。
景航刘国彬王国梁薛萐姚旭梁楚涛
关键词:土壤团聚体活性有机碳油松人工林皆伐
黄土高原不同生长阶段油松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16
2016年
以撂荒地为对照,油松人工幼龄林(13~15 a)、中龄林(25~27 a)和成熟林(41~43a)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黄土高原典型油松人工林不同生长阶段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油松幼龄林、中龄林和成熟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分别为93.08、122.64和191.34 mg·kg^(-1),随发育阶段呈显著增加趋势,且显著高于撂荒地(42.93mg·kg^(-1)).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随土层深度呈逐渐降低的趋势,在0~20 cm土层油松幼龄林、中龄林和成熟林较撂荒地分别提高了134.2%、221.7%和375.7%,在20~40 cm土层分别提高了101.3%、164.3%和337.5%,在40~60 cm土层分别提高了103.1%、146.2%和303.0%.油松胸径、高度、根系生物量以及枯落物的厚度、生物量、全氮含量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呈显著正相关;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及土壤含水量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呈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表明,油松根系生物量、枯落物生物量和土壤有机碳含量是影响黄土高原油松人工林微生物特征的主要因子.油松生长过程中,枯落物和根系凋落物显著影响了土壤有机碳含量,提高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
邱甜甜刘国彬王国梁孙利鹏姚旭
关键词:植被恢复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土壤理化性质
不同演替阶段群落根系分布与土壤团聚体特征的协同变化被引量:23
2016年
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选取黄土高原丘陵区退耕地演替前期(茵陈蒿)、中期(铁杆蒿)和后期(白羊草)典型群落,研究了不同植物群落在不同演替阶段的根系特征、分布格局及其与土壤团聚体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群落根系主要为<2mm的细根,且多向土壤表层集中,根长密度、表面积,根系生物量以及比根长表现出随着直径的增大而减小规律。同时随着演替的进行,土壤团聚体稳定性有所增强,根长密度和根表面积也表现出增长趋势。对比群落根系分布与土壤团聚体的相关关系可知,表层0.5~2mm的细根根长、表面积与根系生物量和土壤团聚体稳定性极显著相关,说明了植物细根在群落演替以及土壤结构变化中具有重要作用。
由政姚旭景航谷利茶王国梁
关键词:植被演替根系特征土壤团聚体
退耕地植被演替过程对土壤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被引量:13
2017年
本研究采用以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探索了不同演替阶段植被多样性变化及其与土壤化学计量比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随着演替年限的增长,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碳氮比、碳磷比及氮磷比均呈增长趋势;在垂直剖面上,土壤有机碳、全氮、碳氮比及碳磷比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小。植被多样性指标与土壤养分之间相关性较弱,说明土壤养分及其化学计量比与植被恢复演替的关系较为复杂,仍需进一步研究。
由政张鹏薛萐王国梁姚旭
关键词:退耕地植被演替土壤养分
氮添加对人工油松林叶凋落物分解的影响
凋落物分解是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重要环节。目前持续增加的氮(N)沉降正在显著影响着森林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然而对于N沉降对凋落物分解的过程和机制还不是十分清楚。对此,本研究于2014年至2016...
姚旭
关键词:油松林凋落叶分解速率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